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联合起来,进行了跨地区跨国界的反法西斯战争。1943年10月,在初步可见的胜利曙光中,中、美、英、苏四国在莫斯科发表联合宣言,为了有效地遏止战争,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定,建议在战后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1944年8月,中、美、英、苏四国又在美国华盛顿的敦巴顿橡胶园开会,草拟了组织联合国的建议案。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的雅尔塔举行会议,决定于当年4月25日在美国的旧金山举行联合国成立大会,同时讨论和制订联合国宪章。中国是建立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将派出由10人组成的庞大代表团出席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2.
1945年3月15日,中、苏、英、美四国联合发表公告,向全世界宣布决定在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会议。关于中国代表团的成员问题,国民党政府曾想一手包办、垄断中国代表团。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认为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应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和民盟,否则,不能代表中国。经过多次交涉和争取,3月26日,国民党当局公布代表团名单,同意董必武作为中共代表参加联合国大会。4月1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决定,董必武率随员章汉夫、陈家康参加联合国大会。1945年3月29日,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蒋中正、代理院长宋子文联名签署特派状(派字第十八号),委派董必武为“中华民国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此特派状,纵41.3厘米,横50.7厘米,纸质,石印,毛笔写。盖有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印,信封有残缺(如上图)。这件珍贵的文献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在出席首届联大代表的组成问题上,蒋介石一开始就排挤中共人选1944年至1945年春,欧洲反法西斯战争以希特勒的灭亡而告结束。德国法西斯的崩溃,使日本法西斯陷入孤立绝境,中国解放区军民转入反攻。这时,由中、苏、美、英四国发起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和参加国参加的《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围绕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怎么组成问题,以中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势力和以国民党为首的反民主势力展开了坚决的斗争。1945年初,全国各界政治力量对出席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组成之事都很关注,在延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明确表态,没有…  相似文献   

4.
1945年,不可一世的战争狂希特勒在国际同盟军有力打击下,已走上穷途末路。5月2日,苏联军队攻占德国首都柏林。同月8日德国最高统帅部代表签字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彻底胜利,使日本帝国主义陷于空前孤立无援困境。同年7月,中、英、美三国联合发表促令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日本本土遭到毁灭性打击;我国也转入大规模的对日反攻。日本军国主义在招架无力的情况下,10日被迫由日本外相东乡通过中立国瑞士和瑞典政府,分别向中、英、美、苏四国乞降,转交日本政府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照会,表示愿意向同盟国投降。  相似文献   

5.
在出席首届联大代表的组成问题上,蒋介石一开始就排挤中共人选 1944年至1945年春,欧洲反法西斯战争以希特勒的灭亡而告结束.德国法西斯的崩溃,使日本法西斯陷入孤立绝境,中国解放区军民转入反攻.这时,由中、苏、美、英四国发起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和参加国参加的<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围绕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怎么组成问题,以中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势力和以国民党为首的反民主势力展开了坚决的斗争.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苏、美、英、中四国,宣告接受《波茨坦公告》,次日,宣布无条件投降。遭受日军侵害的国家纷纷按有关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向日本政府提出索赔。 战后初期,美国对于日本赔偿的态度还相当积极,还于1947年4月4日采取单独行动,发动了“先期拆迁”。可是鲍莱报告和“临时赔偿方案”发表以后,美、苏对立日益尖锐,再加上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7.
海云 《党史纵览》2001,(2):8-11
1944年至1945年春,欧洲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日本法西斯陷入孤立绝境。中国人民开始战略反攻。这时,中、苏、美、英四国发起在美国旧  相似文献   

8.
重庆为胜利狂欢(一)9月2日,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正式向同盟国签订投降书仪式。9月3日,重庆校场口广场举行了更为隆重的“陪都各界庆祝胜利大会”,会后10万人以上胜利大游行,队伍高唱“联合国歌”,推着飞机、坦克、军舰模型缓缓前进,市民夹道欢呼,盛况空前……1945年8月15日,日本广播以凄哀的声音,播出天皇裕仁向全国臣民的《终战诏书》:“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相似文献   

9.
为国家争得了应有的法庭位置1946年3月19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头版头条刊出新闻:“清算血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代表团首席法官梅汝璈今日飞赴东京。”根据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苏四国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对于在侵略战争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予以严厉的法律制裁。继同年10月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德国一批战犯开庭审判后,1946年3月,设于日本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法庭由美、中、英、法、苏、加、新、荷、印、菲10国的法官组成。中国的抗日战争历经了8年的浴血奋战始获胜利,如今要清算日帝对我国…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初,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1949)》第一卷校订重印。对于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的那一段历史,书中写道:“1945年8月9日,日本政府最后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0日,日本外务省通过中立国瑞士、瑞典政府,将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照会转交中、美、英、苏四国政府。  相似文献   

11.
史诚 《廉政瞭望》2005,(3):50-51
罗斯福提出“四警察”思想1943年10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举行外长会议,会上通过了由美国政府起草,经美、苏、英、中四国签字的《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言明确宣布,四国政府“承认有必要在尽速可行的日期,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所有国家无论大小,均得加入,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这是二战期间,四国政府第一次共同宣布,一致赞同要在战后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从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出发,提出了建立新的国际组织的设想。在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的苏美英三国首脑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提出  相似文献   

12.
50年前,联合国诞生了,这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制定联合国宪章的会议,并在宪章上签了字。 中共中央为和平 大业据理力争 1945年2月,苏英美三国首脑斯大林、邱吉尔、罗斯福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会议,发表了联合声明,决定,为建立一个一般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护和平与安全,定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中、苏、英、  相似文献   

13.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69年前的1945年8月15日正午12时,日本天皇的声音首次向日本公众播出,标志着日本正式接受中、美、英发表的《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的《终战诏书》,“玉音放送”传向日本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1945年5月8日,德国代表在苏、美、英、法四国代表面前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代表着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远离柏林2000英里外的北极地带的一个第三帝国前哨,还留有11名被遗忘的德军士兵,他们直到1945年9月4日才向一组发愣的挪威海军正式投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欧洲二战应该是到1945年9月4日才算“真正结束”!直到近60年后的今天,这一匪夷所思的故事终于被两名德国老兵披露出来。“腰刀行动”——11名德国士兵前往北极小岛81岁的德国老兵亨兹·斯奇奈德称,二战中,他原是德国海军中的一名下士,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15.
李勤 《学习月刊》2010,(15):28-29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至此.中华民族以伤亡3500万人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的巨大代价.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6.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了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根据7月26日发表的中、美、英、苏四国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对于在侵略战争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要予以严厉的法律制裁。为此,继1945年10月24日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德国的戈林、赫斯等22名战犯开庭审判后,1946年3月,由美、中、英、法、苏、加、新、荷、印、菲等10国法官参加的设在日本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至1948年11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相似文献   

17.
正"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69年前的1945年8月15日正午12时,日本天皇的声音首次向日本公众播出,标志着日本正式接受中、美、英发表的《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的《终战诏书》,"玉音放送"传向日本的各个角落。鲜为人知的是,在日本投降的最后时刻,仍有主战派追随者发动"起义",包围皇宫,搜查天皇录音。在狂热法西斯者的垂死挣扎被镇压后,《终战诏书》才最终得以准时发表。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改革问题是当前各国都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而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又是联合国改革诸多议题中尤为引人注目的一项内容。所以,急于“入常”的“四国联盟”(日本、德国、巴西、印度)同持反对立场的“团结谋共识”阵营(由意大利、韩国和巴基斯坦等国组成)就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展开了激烈较量。联合国应不应该改革,应该如何改革?这是联合国每个成员国必须面对的问题。联合国的历史和现状联合国已经走过60年的风雨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正在对德、意、日法西斯作战的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于1942年1月1日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  相似文献   

19.
1945年9月25日至10日上旬,世界职工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邓发作为中国解放区职工代表出席了大会,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出席世界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 这次世界职工代表大会,是1944年美、英、法、苏等国在伦敦召开的反抗法西斯职工联合会上决定召开的,旨在把世界进步的、保守的、中间的工会组织都吸收入会,以扩大反法西斯的力量。 世界职工代表大会筹备会决定于1945  相似文献   

20.
何蜀 《党建文汇》2002,(20):33-33
1945年2月12日,雅尔塔会议发表公报,宣布由美、苏、英、中、法五国共同发起召集旧金山会议,制定联合国宪章。毛泽东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说,中国共产党要派代表参加制定联合国宪章的旧金山会议。周恩来致电赫尔利,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旧金山会议中困代表团应由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三方面代表共同组成,各占三分之一。但是,国民党政府拒绝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