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凝望蔡元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勇 《北京观察》2001,(5):45-47
蔡先生就是蔡先生。这是北大同人的共感。言下之意似乎含有无限的爱戴尊敬,也似乎说天下没有第二个蔡先生。别人尽管可有长短处,但是对于蔡先生大家一致,再没有什么可说的。所以也没人称他为蔡校长。做北大校长也好、中央研究院院长也好、教育部长也好,总是给人心悦诚服的。一个国家有这么一个老成人,大家总觉得兴奋一点。何以这样?因为他是蔡先生。论资格,他是我们的长辈;论思想精神,他也许比我们年轻。论著作,北大教授很多人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他比任何人大。可惜他过去在我们战乱时期中,到现在还没有个纪念碑。这回百年寿诞,大家以口为碑,以心为碑,以文为碑,是应该的。  相似文献   

2.
企业诸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而人是由心支配的。因此,如何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用搞企业的说法是搞好人心经营,就成为企业家的第一任务。 重视人心 《封神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商纣王挖了比干的心以后,比干并没有死,他骑着马出了城,看到一个卖空心菜的人,便问:“菜没有心还能活  相似文献   

3.
就腐败的主体而言,有两种人的腐败:一种是“大人物的腐败”,另一种是“小人物的腐败”。官大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算是“大人物”,没有定论。所谓“大人物”,总是相对而言的,像陈希同、王宝森这样部级以上的官自然算是“大人物”了。有一些地区性的属于处级、科级的官,他们的官按级别来算,实在是不大的,但是,在当地来说,却权倾一方,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领域对资源有绝对的支配权,因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贪什么就贪什么,权力实在是大得很,谁都惹不起,谁都想巴结他,这样的官也可以列为“大人物”。不过这样的人属于“地方级的大人物”。  相似文献   

4.
余海 《新东方》2006,(2):31-32
王阳明是继朱熹之后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然而他的学说在某种程度上与禅宗思想也有着特定的关联:既有对禅的吸收,又有对它的排斥。可以说正是受禅宗的影响才有了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一)“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而就在其核心思想上,对禅的吸收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先来看“心即理”。《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空论》中说:“心是道,心是理。则是心外无理,理外无心。”《祖钦禅师语录》:“事不自立,因理而显,理亦心也;……事本无名,因理而得,心即理也。”而“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1…  相似文献   

5.
古诗今画     
有一个富人很富,每天回家下车时,都见一个穷已至极的要饭人,守在路边。那富人开始理也不理,邻人就说这富人心不慈善。富人说我这样恰是慈善,他站在这里要饭越是要得着,越不想去致富,因为他还活得下去,富招儿都是被穷逼出来的。邻人摇头,说富人站着  相似文献   

6.
任国斌是北京市通州公安分局的刑警、高级工程师,熟悉他的人说他有三手绝活儿:破案、摄影、学方言。论破案,他是通州分局第一个因破案荣立个人二等功的人;谈摄影,他在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反腐败思想初探郭红霞本文以邓小平关于腐败危害经济建设目标实现的论述为开篇,顺次对其反腐败实行两手并重思想、监督防腐思想、依法惩腐思想诸方面概括为“四论”,进行一些理论探索。一、腐败危害论邓小平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以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略家的锐利眼...  相似文献   

8.
杨德嗣是一位连续担任两届的闵行区人大代表,说他普通。因为他已经从吴泾化工厂党总支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回家了,从此再没有工作上的那份牵挂;说他不普通,是因为他人退休了心没有“退休”,而且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当好一位兼职的“专职代表”。  相似文献   

9.
备课卡片     
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有志气的人。他曾经对人说:“一个人如果不能读书,立大志,即使能吃饱喝足,生活舒适。也没有多大意义。”由于家境贫寒,范仲淹上不起学,他就一个人跑到一间僧舍中去读书。他每天晚上,用糙米煮好一盆稀粥,等到第二天粥凝成了冻以后,就用刀划成四块,每天早晚各取两块吃;没有菜,就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关于农业社会化的思想,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49年6月,毛泽东就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科学地予见到,中国革命胜利之后,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在集体化的基础上向社会化方向前进。他强调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并根据当时中国  相似文献   

11.
张栻的工夫论是一个完整的、前后相续的动态系统。在思想及生命的成长历程中,他不断地“省过矫偏”,从而对前说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提出察识与涵养相须并进的思想。这标志着张栻工夫论思想的成熟与确立。“己丑之悟”,是朱熹思想转变的一个起点和标志,朱熹思想的转变并不能说明和代表张栻思想的转变,“己丑之悟”与张栻思想的变化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己丑之悟”的真正内涵和精神。本文集中探讨张栻工夫论思想确立之历史过程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琴论》看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健  张国花 《求索》2007,(5):168-170
李贽“吟其心”的琴论是以他的童心说为美学基础的,他的琴论是对正统儒家重“禁”重“中和”的音乐思想的一种反叛,表达了新兴市民阶层重“真声”的音乐美学理想,而且关注到音乐风格多样与意境深远的问题,具有值得重视的历史进步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七月“流火”。就是在这个“流火”的季节,《市场经济导报》社将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腐败”拉到了一个松散的论坛上。而且,我们谈的是司法腐败。 是的,再没有比司法腐败更使人关注了。国家、政府、官员、民众……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叹“东风无力”,或说“山高皇帝远”,或论“小和尚把经念歪了”。好在舆论的闸门开着,老百姓逢着了盛世,否则如若万马齐喑,那可就真的连希望的份儿都没了。  相似文献   

14.
细读《西游记》,一个有趣的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深思。唐僧师徒四人,在条件艰苦、环境复杂、财色引诱的情况下,没有一人腐败堕落,且最终取回真经,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师徒四人不腐败,各有各的原因:唐僧为人师表不想腐败;悟空头戴金箍不敢腐败;悟净老实胆小不会腐败。可八戒生性贪吃贪色,大到妄娶四位菩萨为妻,小到偷吃两块西瓜,几乎常人具有的毛病他全占了。就是这样一个最可能腐败堕落的主儿,到关键时刻总能悬崖勒马,原因何在?掩卷深思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有个同学曾对我说:“你现在对腐败现象嫉恶如仇,大加挞伐,是因为你没有条件腐败;等你将来手上有了权,当了官,很难说你就不腐败。”他还举例说,某人原来没掌权时清正廉洁,可当了一把手后就变成了一个贪官。我听后深思良久。老百姓最痛恨的腐败现象之一是以权谋私。许多人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领导班子,把自己的亲戚朋友、知心人安排到重要部门。假如我掌了权,会不会这样做呢?我家里有个哥哥高中毕业后在外打工,有个姐姐在水泥厂当了下岗工人。我会不会给他们安排个好单位?如果不安排,怎么向父母亲交待?如果安排了,那些七姑八姨,同学好友…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人当上了官。他高兴得好几天没睡着觉。几天以后,他的心情才平静了下来,才睡着了。可是,他却做了一个梦,一个他认为是个不吉利的梦。因为他在梦中梦到了一口棺材。莫非是这几天要有灾 ?想到这,他那当官的喜悦没有了。于是,他就叫了个算命的给算一下。刚把那个梦说完,算命的就笑了,连声说:“这是一个好梦,这是一个好梦。”他不解:“怎么是一个好梦呢 ?”算命的不紧不慢地说:“你肯定是当官了。”他听了,没说是,也没说不是。算命的马上说:“‘棺材’就是‘官财’。你当官了,就有财了。这不是好事吗 ?”果然,没多久他的…  相似文献   

17.
锐词     
《群众》2018,(22)
正大海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以大海为喻,纵论中国经济。他说,"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这一精妙的比喻,蕴含深刻哲理,引发了海内外人士的强烈共鸣。"大海论",也瞬间成为网络热词。  相似文献   

18.
海子如果活到今天,应该有四十岁了。四十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而他却长眠在地下。虽然没有人知道他确切的死因,但我却隐隐感觉到他那颗柔软的心承受不住痛苦的重负,终于绝望, 而后选择死亡。我一直持有这样一种观点:一个有思想的人,尤其是一个有思想的诗人,他比常人有着更为敏锐的神经,因而, 他也比常人更能感觉到一种来自个人、社会以及人类的困扰,那困扰越来越重,重到他的心无法承受的时候,也就是达到他承受  相似文献   

19.
李奎收起你的老拳□方春光杨圣泉乡治安员李奎说他从来没打过人也从来没有使用过手铐对﹃工作上﹄的事从来都是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然而他没有想到法官有足够的证据认定他打了农妇唐述芝按下葫芦浮起瓢挨过李奎打的人岂止唐述芝一个一位目不识丁的农妇在...  相似文献   

20.
最不像警察的警察   户丑只说,如果谁要选一个最不像警察的警察,他有信心“光荣当选”。   户丑只的确不是在夸“海口”,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有三个“硬条件”:一是名字老土;二是成年累月的着装打扮跟警察根本就不沾边;三是一天到晚灰头土脸的净往人多的地方挤,一点儿都没个警察的样子。有一次,在公交车上,老户曾专门为自己做了一次“民意测验”——请车上的乘客猜猜他的职业。有人说他像个机关门卫,有人说他像个炸油条的,有个小伙子显然想夸他,说他“怎么看怎么像个退休的工人师傅”,一车人硬是没有一个人说他像警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