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投资和出口动力逐渐减弱,消费需求相对处于平稳上行的通道,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趋于上升.2014年,国内三大需求结构中,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为51.2%,消费成为拉动经济最主要的动力.新常态下,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网络消费、服务消费、大众消费和绿色消费成为新亮点.如何把握扩大内需过程中的消费新热点,捕捉浙江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促进浙江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7,(12)
<正>创新能否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解决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问题尤为关键。大力推进江苏股权投资发展,是破解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适宜的金融安排是江苏实现创新和引领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国消费需求对GDP贡献已经发挥主导作用,2016年贡献率为64.6%。相比之下,投资对GDP的贡献作用在逐渐降低,2016年贡献率为  相似文献   

3.
为刺激消费采取的各种消费政策 近三年来中央银行连续7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并出台了许多刺激消费的政策,但运行的效果并不明显。1998年最终消费需求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多,已跌到了历史最低点。目前我国的居民消费率约比世界水平低14%左右。 从增长速度看,1998年消费水平仅增长55%,比人均GDP增长67%慢了1.2个百分点,1999年全年预计的趋势大致与1998年相同。由此可见消费不足是当前的主要矛盾。 一、第七次降息、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开征利息税。自1996年5月1日开始第一次降息至1…  相似文献   

4.
消费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但是,2006年以来,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态势继续扩大,内需不振。2006年前三季度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9.9%,消费仅为35.7%。纵向比较一下,2005年,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是38%,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9,(2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通过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消费需求平稳增长,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2013年至2018年,消费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50.4%提升到65.8%,提升了15.4个百分点,并连续六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和重要支撑。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要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半年报”近日出炉,在进出口增长压力仍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背景下,消费这驾“马车”跑出了靓丽的成绩.三大需求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4%,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 在经济学家看来,由新业态、新产品构成的新消费持续快速扩张,是消费领域“澎湃动力”的主要构成因素.新华社记者近期调研发现,日益活跃的新消费更像是一组由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组成的消费革命,正成为我国供给侧改革进程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相似文献   

7.
李远莉 《岭南学刊》2009,(5):119-124
逻辑与数量分析表明消费、投资年口进出口需求是深圳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均说明:消费和投资共同主导深圳市长期和短期经济增长,两者贡献度合计达到80.2%,并且为规模收益递增型经济增长;从紧货币政策主要影响投资进而不利于深圳经济增长,因而促进消费提升深圳经济增长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运行已转入需求约束时期,有效需求不足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刺激有效需求将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和较长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一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持久的拉动力量,对国内生产总值拉动率或曰贡献率达60%左右。经济发展的终端在消费群的扩大和消费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市场销售不畅,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本文拟就我国消费不足形成的原因与对策谈谈粗浅的看法。(1)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是造成消费不足的基本原因。收…  相似文献   

9.
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在2001年的关键年头里又一次显出效果,鼓励消费的政策持续推行,增大了力度,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稳步上升,成长为内需扩大的主体力量,减小了外部冲击的不利影响,支持实现了7%以上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家樊纲认为,投资需求的大小仍然是决定中国整个需求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谈需求绝不能仅仅谈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是比较稳定的部分,投资需求占到40%左右,它已经是经济最活跃的部分,它高了经济就高,它低了经济就低。  相似文献   

11.
聚焦     
《政协天地》2014,(8):12-15
前言2013年,福建省民营经济增加值1.47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到6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民营企业提供了全省60%的税收。解决了85%的就业,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1.4%。  相似文献   

12.
宫琳 《人民论坛》2014,(7):99-101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造成了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高负债的不良后果,而消费则贡献率偏低。文章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探究我国消费不足的原因,阐述我国金融支持消费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支持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政策瞭望》2009,(8):51-51
一是坚定不移贯彻保增长促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增强消费投资的支撑作用。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引领一起抓、城市消费与农村消费一起抓、收入型消费与信贷型预期性消费一起抓,着力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造成了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高负债的不良后果,而消费则贡献率偏低。文章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探究我国消费不足的原因,阐述我国金融支持消费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支持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信息动态     
《北京观察》2002,(5):63-64
中国经济仍有不少问题。从宏观上看,中国经济以7.4%左右的速度增长,可谓“风景这边独好”。但从深层来看,还有不少问题存在:1、投资疲软。缺乏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投资增长率下降,去年1至10月增幅为17.4%,比1至9月降低0.8%,西部地区下降更大。一些上市公司筹集的资金80%没有用于投资,而是回过头来买股票。2、消费不振。目前的消费率仅为61%。3、资本市场的现状也让人担心。半年之内,股票市值蒸发了1万多亿,税收减少几百亿。4、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连  相似文献   

16.
四、“十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一)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 ,实行投资消费双启动扩大内需是“十五”时期的战略任务。“十五”时期要采取有力措施 ,逐步把扩大内需的重点转到扩大消费需求上。以扩大消费需求为主来扩大内需 ,以加快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来推动投资需求结构的调整 ,使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两者更好地结合 ,才能持续稳定地扩大国内需求。就扩大投资需求而言 ,要更加注重提高投资效益 ,优化投资结构 ,注重以政府投资带动和引导社会投资 ,增强企业自我积累能力 ,使企业成为最主要的投资主体 ,并鼓励和支持非国有经济投资。…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浙江经济运行实绩好于全国的成因分析2001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预计可达1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2.5个百分点以上。投资、消费、出口、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09,(3):93-94
姜作培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撰文认为,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思路。大量事实表明,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正确处理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城市消费需求与农村消费需求、物质消费需求与精神消费需求、个人消费需求与公共消费需求、远期消费需求与即期消费需求、消费数量需求与消费质量需求、潜在消费需求与现实消费需求、扩大消费需求与节约消费需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岩庄 《创造》2002,(1):48-51
2001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州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采取积极措施,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了全州经济的稳步发展。一、2001年经济运行情况(一)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1年,全州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2001年完成国…  相似文献   

20.
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我们在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收效不大,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对症下药,抓住扩大消费需求的牛鼻子——调节收入分配制度,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进而提高其购买力。让老百姓的腰包迅速地鼓起来,才有可能实现扩大内需的预期目标。一、扩大内需,重在扩大消费需求,在提高购买力上下功夫在投资和消费两个需求中,消费需求具有决定意义。投资拉动如果得不到消费的导向和支持,这样的情况将在所难免:消费品大员积压、消费品生产能力大量闲置、生产资料生产的投资和扩大无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