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需要突出廉政文化建设的大众性,加强基础建设,其中廉政文化"五进"活动.体现了"三贴近"原则,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廉政文化建设是促使廉政文化建设走上正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润明 《先锋队》2011,(22):23-24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中纪委等六部门不久前又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作为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廉政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顺势而动,进一步开拓文化建设的崭新局面,我们必须摆脱就廉政文化建设搞廉政文化建设的传统思维,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巩固社会主义核  相似文献   

3.
从人类第一次用树叶遮身,羞耻之心便已萌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耻历来被视为立人之第一要义,也是关系民族和国家兴亡之大节。自古以来,荣辱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已经形成一股不同凡响的激流,尚荣知耻、弃恶从善,成为世人所称颂的优良美德。儒学的经典《论语》里,有一句  相似文献   

4.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政文化建设是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的治本之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加大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应看到腐朽落后文化的消极影响,使廉政文化建设任务更为艰巨。本文对影响廉政文化建设、诱发腐败的腐朽落后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是剖析了传统文化糟粕中封建"特权"思想、"官本位"思想、臣民文化思想的深刻影响;西方腐朽思想中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深度渗透;官场"潜规则"中以"圈"划线之风、行贿受贿之风、庸俗之风的严峻冲击。  相似文献   

5.
周占斌 《共产党人》2007,(19):19-20
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银行系统反腐倡廉中亟待研究的新课题。呆板地刻守传统文化,沿用传统观念和死板地教育方式,会使廉政文化的作用不同程度地弱化。  相似文献   

6.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目的和内容,以"文化"为载体和形式的有机统一,是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是认识和预防腐败滋生的重要视角,深刻认识廉政文化的内涵和功效,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在新形势下用文化的力量来促进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廉政文化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保证,是形成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动力源泉,有利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当前,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着"圈子文化""公权私用""懒政怠政""新官僚主义新形式主义"等现实问题。吸收借鉴优秀文化资源、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建强制度保障和监督体系、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根本举措。近年来,我国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还有许多缺失,如对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法制不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单一、廉政文化广泛传播的社会氛围不够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传统文化的制约,加之廉政文化建设教育有失偏颇。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增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加强制度建设,奠定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基础;创新教育形式,形成高效的廉政文化建设格局;整合资源,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建设氛围。  相似文献   

9.
廉政文化的提出为廉政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廉政文化在传统文化中主要强调的是不贪、不妄取等廉洁思想。在新时期,廉政文化有导向、批判、规范和舆论监督等作用,我们建设廉政文化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和党的优良传统,促进党内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城管局多措并举,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廉政文化内涵,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健康发展。把握内涵,积极培育先进廉政文化理念,使廉政文化"内化于心"。石城县城管局廉政文化建设以城管文化为核心,以石城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为结合点,以"城管服务似水"为核心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下,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气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日益牢固。要使拒腐防变成为人们内心的价值准则,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势在必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既要厘清当前的建设现状,更要在挖掘其德性原则的基础上从制度上梳理出其现实路径。注重以人为本,坚定理想信念,倡导明荣知耻、注重制度建设等有效路径,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所谓廉政文化,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在特定的社会群体活动中形成并崇尚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反映了人们对制度约束力、纪律强制力的认同.在对当前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笔者对建设廉政文化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3.
陈苓 《理论导报》2011,(4):15-16
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特定文化上的一种体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可以使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认识会更加统一。一、核心价值观对基层建行廉政文化建设的统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相辅相成的一种关系。联系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就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从以下三方面谈点初浅认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创新廉政文化建设方式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以多样性的活动为抓手,在搞好结合上做文章,真正让廉政文化走进基层,形成反腐倡廉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一是让党风廉政教育从文件走向文艺,创作典型作品,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原型进行创作,做好“大廉政文化”文章。要力争创作一批符合不…  相似文献   

15.
《红旗文稿》2012,(5):45
为更好地服务税收中心工作,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与时俱进,2011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地税局提出以"廉政心理文化"为抓手,构建以"畏"、"敬"、"乐"逐层递进的地税廉政心理文化体系,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打造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仪征地税廉政文化"品牌。该局先后被江苏省纪委授予"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称号,被扬州市表彰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6.
《先锋队》2007,(4)
在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为廉政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空间,党和政府反腐决心的不断加大与反腐力度的不断增强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具光明前景。培育和发展廉政文化,必须要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不断丰富、创新和完善廉政文化的内涵。在这方面,借鉴西方现成的经验不啻为一条捷径,但是,本土文化中所蕴藏的积极因素和促进作用更不可小视。因为,我们社会中的方方面面,毕竟与我们传统的历史文化有着更密切的联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在对传统历史文化的研究中,积极探索本土文化与廉政文化的相关性,尤其是将已被世人普遍认知的晋商文化与廉政文化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在此,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广大读者,相信会给我们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论廉政文化的理论内涵、历史传统及实践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思考廉政文化的理论内涵及其实践方向.作者认为,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根本内容的文化传统、文化形态与文化精神,主要是指赖以建立公正廉明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氛围的思想、精神、制度、风俗与人文素质.廉政文化是传统儒家礼乐文化的重要一环.当代廉政文化的实践方向,应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从思想建设、道德教育、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四大方面着手进行,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综合创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廉政文化建设是治蜀兴川根本大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的重要保障。以赵抃清廉事迹为研究载体,深入挖掘"清白文化"资源,分析赵抃与"清白文化"的内在关联,评估基地建设的现实基础,丰富青白江区廉政文化底蕴,推动青白江廉政教育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9.
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共青团的性质、工作任务及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都赋予它应该主动担负起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责任。高校共青团应当充分发挥其内部组织、外延空间和活动载体等方面的优势,在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坚持做到文化建设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媒介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文化认同与践行传播相结合,努力提高廉政文化的引领力、创造力、渗透力和辐射力。  相似文献   

20.
卢奕华  汪育新 《求实》2013,(Z1):42-43
<正>廉政文化是以廉政思想为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廉政文化建设是以"廉政"为主题,围绕"廉政"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以德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