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孙中山与苏俄联合的原因及目的,不难发现孙中山实行联俄政策,不仅出于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更主要是自身及苏俄之间存在相互需求的利益关系,即孙中山希望借此换回英美对其的支持及借助苏俄力量完成统一中国目标,而苏俄也希望借此完成自己的"世界革命"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与苏俄结盟后,再次进行了争拨关余的努力.此次关余事件自始至终受到了苏俄的深刻影响.苏俄与孙中山的结盟,鼓舞了孙中山和广州政府的斗志;苏俄援助的既少且迟,促使广州政府因窘迫的财政再次争拨关余;鲍罗廷的到来帮助孙中山稳定了广州的局势,推动了事件的进展;苏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的政治宣传和群众运动,提升了争拨关余...  相似文献   

3.
俄国苏维埃革命给正处于革命绝境的孙中山带来了鼓舞和动力,在通过与苏俄使者的通信、会谈中,孙中山逐渐萌发了联俄思想,但是由于双方都有所顾虑,他们的联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陈炯明叛变之后。孙中山才开始转向苏俄。双方进入实质的磋商阶段,在找到利益平衡点后,孙中山和苏俄逐渐走向联合。  相似文献   

4.
"陈炯明叛变"使孙中山遭遇了政治生涯中的又一次失败,孙中山处于一生中最低潮的时期,由于列宁对孙中山革命精神的赞赏,以及苏俄在十月革命后面临国内国外反对势力包围、封锁的严峻局势,使得孙中山成为苏俄寻找中的盟友。由此,孙中山和共产国际建立了联系,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扩充了军队,实现了国共合作,对国民党自身以及与共产党的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很早就认识到宣传的重要性,并以之促成了辛亥革命的成功。但民国建立后,他把更多精力倾注于军事,无暇顾及宣传。在屡屡受挫后,孙中山终于在苏俄的启发下重新拾起了宣传这一利器。1923年蒋介石率领"孙逸仙代表团"的访苏之行,推动了孙中山对国民党的改组,而改组后的国民党明显加强了宣传工作,很快便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卢刚 《红岩春秋》2014,(1):64-67
20世纪初期,中国革命和俄国革命之间的联合反帝斗争深远地影响了世界历史。作为当时两国革命的最高领袖,列宁和孙中山之间的私交也为后人津津乐道。据说,列宁将孙中山于1918年发给苏俄政府支持其反帝斗争的电报视为“东方的光明”,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苏俄及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真诚的帮助下,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正如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所指出:“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为本党的最低纲领而奋斗和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三民主义即新三民主义而奋斗,在基本上(不是在一切方面)是一件事情, 什市  相似文献   

8.
<正>十月革命胜利,列宁创建的苏维埃政权还处在西方世界的诅咒和包围之中,根本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为此,列宁派出使者游说各国,以期国际社会的承认。孙中山在领导国民革命中四处碰壁,而十月革命成功的经验和苏俄愿意施以援手的允诺,使孙中山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曙光。正是在此背景下,孙中山才组成以自己姓名命名的"孙逸仙  相似文献   

9.
广州设立“鲍公馆”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宣布同情和支持世界各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废除了沙俄与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孙中山对此十分赞赏,逐渐倾向于列宁领导的苏俄。1923年8月,孙中山派出以蒋介石为团长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学习,并寻求援助。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初期,中国革命和俄国革命之间的联合反帝斗争深远地影响了世界历史。作为当时两国革命的最高领袖,列宁和孙中山之间的私交也为后人津津乐道。据说,列宁将孙中山于1918年发给苏俄政府支持其反帝斗争的电报视为"东方的光明",而孙中山也曾经称列宁为"革命圣人"。就在2010年,台湾政坛还曾就列宁是否嘲笑过孙中山"如少女般天真"而争得不可开交。这都给人一种错觉:列宁和孙中山之间的私交一定非常好。事实果真如此吗?通过仔细梳理和甄别史料可以知道,列宁和孙中山  相似文献   

11.
英花 《党建文汇》2001,(7):39-39
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访晤了孙中山。得出了应该实行国共合作的结论。他回北京向苏俄第一个驻中国使团团长巴意凯斯汇报工作后.便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对此完全赞成。  相似文献   

12.
根据列宁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理论,共产国际积极实施东方战略,推动与其相邻的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高涨,企图建立一个有利于苏俄的东方反帝联合战线,缓解苏俄在远东地区紧张的安全压力。共产国际积极在中国寻找盟友,与中国各派政治势力的选择中,最终把孙中山确定为中国国民革命的唯一代表,给予其支持和帮助,促进其改组,指示并说服中国共产党实现党内合作,推动国共合作,促进民族联合战线的建立,加快了北伐和大革命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特别是他晚年在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和苏俄的帮助下,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找到新的革命道路以后,更焕发了昂扬的革命精神和斗争勇气。他坚定地坚持国共合作、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的这种精神和勇气。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政策是在1922年夏陈炯明叛变之后才确定的。在此之前,他虽然同苏俄和共产国际的代表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有过接触,但还没有下定联俄、联共的决心。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就在共产国际及其代表马林建议下,表示愿与国民党合作,共同反对帝国…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军队中实行党代表和政治部制度,是孙中山"以俄为师"推进政治建军、建设新型军队的重要举措,在中国军队历史上是新生事物. 中国军队最早的党代表制度的产生 苏联红军党代表是什么样的?黄埔军校苏联顾问斯他委诺夫在讲演中介绍: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1918年春天苏俄红军成立,此时差不多苏俄全境都被帝国主义包围着,形势非常严峻.新成立的红军以旧军人为主要成分,加上混进了许多坏分子,所以,"从火线上逃走的很多很多"."苏俄政府见俄国又将陷帝国主义者勾结反革命派联合进攻的战争中,所以想出一种特别办法,对付此种困难情形.马上组织了一个非常委员会,派代表到各军队中间,又设立了一个革命审判厅——这即是苏俄红军中党代表制度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军校建立之初,积极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支援群众运动、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  相似文献   

16.
十月革命爆发后,苏俄的严峻形势和敌对势力的反苏宣传主导了时人对苏俄的认知,进而生成并强化了苏俄的负面形象。但随着苏俄政权稳固、马克思主义传播、无产阶级革命兴起和苏俄真实信息播散,苏俄负面形象逐渐消解。尤其是五四运动爆发后,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迎合了中国民众的反帝情绪及爱国热情,在各派的鼓动宣传下,其形象达到"高光时刻"。苏俄形象的演变,其实是各派系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塑造形象的过程,也是在苏俄现实、苏俄信息、时人思想理念和国家权益四个要素互动参与下渐进发生的。  相似文献   

17.
(一)在知、行范畴上,孙中山超过了封建社会哲学家的眼界但仍明显表现出民族资产阶级局限性,毛泽东在清算中国历史上包括孙中山在内的关于知行范畴遗产过程中完成了孙中山不能完成的使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改造了知行范畴,把它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靳燕凌 《湘潮》2015,(2):5-6
延安时期,中共对孙中山的纪念包括忌辰与诞辰纪念,中共通过报纸、纪念大会等形式表达了对孙中山先生的无限缅怀,也通过纪念活动表达了中共是孙中山事业的继承者,将致力于完成孙中山未完的事业。同时,通过理论阐述与观点表达,形成了延安时期我党对孙中山先生的基本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孙中山的纪念和评价.以孙中山逢十诞辰为契机,隆重举行孙中山纪念活动,其程序和仪式已成定制,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纪念活动,中国共产党充分肯定孙中山的伟大功绩,全面总结孙中山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隆重举行孙中山纪念活动,目的是表达政治主张,实现力量整合,适应时代需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正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人在孙中山革命事业遇到挫折之时伸出援助之手,毅然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帮助孙中山完成了思想上的转变,改组了中国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高涨。孙中山视共产党人为改组国民党的新鲜血液,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以实现两党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