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鼓县注重弘扬老区政治优势江西省铜鼓县是一个有名的革命老区县,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为了让子孙后代牢记革命历史,发扬光荣传统,尤其是始终保持一股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铜鼓县委十分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革命传统宣传、教育。他...  相似文献   

2.
仪陇治水     
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一批批热血儿女从这里走出,献身中国革命;这是一片令人自豪的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朱德同志从这里走出去;这是一块贫瘠的土地,这里的水资源比百姓的泪水还要吝啬;这里有着不屈不挠的群众,在党的恩情普照下,他们又展开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相似文献   

3.
(一) 毛泽东同志在《五四运动》一文中曾经指出: “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①这里所说的“觉悟”就是指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中国的革命问题。眼光远大,思想进步的革命知识分子,在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中,起了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4.
变“输血”为增强“造血”功能是脱贫致富的根本大计─—吕梁老区扶贫工作调查王挺靠“输血”摆不脱贫困面貌吕梁山区是我国著名的晋绥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贺龙、关向应、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从事过革命活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相似文献   

5.
《黄埔》2016,(1)
正在黄埔军校这座摇篮,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的军政人才,同时也走出了一位悬壶济世、泽被苍生的一代名医,他就是中国著名岳氏胃药第四代传人——岳国瑄。中医世家1916年9月12日,近中秋时节的北国大地——辽宁省开原县庆云堡一带的山川,田野一片金黄。人们期盼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1933年11月下旬的才溪乡调查,是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次著名的社会调查。在才溪乡调查中,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才溪人民的革命斗争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周密的调查和科学的总结,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毛泽东的才溪乡调查,为我们树立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7.
(一) “文化大革命”被毛泽东视为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毛泽东的阶级观与革命观。这一阶级观、革命观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毛泽东1926年3月发表于“中国青年》第116—117期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时作了重大修改。不少在建国初期看来不大合适的论点被删削了。然而,从毛泽东本人后来的言论与行动可以看出,这些被删削了的论点事实上仍然继续潜藏在他的思想深处,而且不断地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说起黄埔军校,人们自然想到它在广州。其实武汉也办过黄埔军校,虽为分校,其规模一度与本校相当,这里也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华儿女,值得人们永远怀念。孙中山先生首创的陆军军官学校穴后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雪,校址在广州东郊的黄埔长洲岛上,一般人习称它为黄埔军校。东征时期,黄博军校两度在潮州办分校,后在南宁建分校。北伐军光复武汉后,又在长沙、武汉创办分校。在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邓演达和著名共产党人恽代英的领导下,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穴后亦改称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雪继承和发扬了黄埔军校的革命传统,不仅成为当时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  相似文献   

9.
于杰  ;栾英育 《前沿》2014,(17):214-215
毛泽东诗词是我国诗词宝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不仅蕴涵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更突破陈规,推陈出新。毛泽东在他的诗词创作中,将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使其作品更具民族性、大众性和实践性,对于目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古城长沙出发,沿弯弯浏阳河东上,进入湘赣边界大围山南麓,即到达了浏阳市张坊镇。这里四面环山,森竹蔽日,小溪河曲曲绕过,地势极为险要,是湘东著名的革命老区。秋收起义时期,毛泽东曾在此处的七溪坳机智脱险,后又率起义部队途径此处去文家市会师。也就是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了我党我军第一代无线电工作者,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派驻上海设置秘密电台,并任该台负责人,从国民党统治要地发出串串红色电波的英雄李白。  相似文献   

11.
《江西政报》2007,(11):I0001-I0001
吉州古称庐陵,位于江西省中部,素有“江南望郡”、“吉州福地”、“文章节义之邦”之美誉;吉州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培育出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大文豪欧阳修、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永乐大典》主编解缙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吉州还是一座红色名城,是通往“革命摇篮”井冈山的天然门户,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并写了“十万工农下吉安”等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投身革命、领导革命的开端是以他主编《湘江评论》为重要历史界地的。 第一,以主编《湘江评论》为标志,毛泽东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毛泽东的推动下,湖南学生联合会于一九一九年六月三日宣告成立,七月九日,学生联合会邀集工商各界正式成立了湖南各界联合会,开展罢课,抵制日货,维持国货等活动,以声援北京的学生运动。在这些活动中,毛泽东是主要的组织者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清荣 《传承》2014,(11):4-7
湘江战役前后的毛泽东在中国革命这段特定的历史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他对中国革命的实践探索、理论创新以及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证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有关思想、政治、组织、军事等问题方面的正确主张,在思想认识上产生了新的飞跃,其主要标志就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核心领导地位暨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得到全党全军的最终认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历史和理论表明 ,毛泽东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以及政治学、军事学、外交学、历史学、文艺学等诸多领域 ,都有划时代的重大贡献。毛泽东的理论 ,内容非常丰富 ,而涉及的领域也极为宽广 ,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和理论宝库。毛泽东是古今中外的大思想家和无产阶级的理论大师。他和马克思、列宁 ,是世界公认的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和革命旗帜。在这里 ,着重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几个问题 ,供同志们研究参考。一、社会主义两个发展阶段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毛泽东和列宁把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5.
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梅州,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在这块土地上,先后走出了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叶剑英元帅,著名实业家张弼士、曾宪梓,爱国诗人黄遵宪……这里还是先后出任泰国总理的他信、英拉兄妹的祖籍地。在当代中国,令世人瞩目的是梅州足球运动。这里是中国足球运动的源头,是中国"足球之乡";这里拼出了世界球王李惠堂,是培育中国足球运动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16.
邵坤  蔡畅 《江苏政协》2023,(11):2-6
<正>十月的韶山,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在这片土地上,红色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交相辉映,秋叶丹枫与鲜红底色交织出一幅浓墨重彩的醉人画卷。“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韶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故乡,是他青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工作的地方,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时值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式拉开序幕之际,省十三届政协第三期委员培训班在此隆重开班,更显意义特殊、旨味隽永。  相似文献   

17.
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辛未易最近再次重读了毛泽东同志于全国解放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所作报告的最后一段,深刻感到一个伟大思想家对于历史发展的预见性。他在这里指出:巩固中国革命的胜利,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花费很大的气力,路程更长,工作更艰苦。他...  相似文献   

18.
江西吉安市青原区的东固乡和富田镇,如今在江西是两个极普通的乡镇,然而,对中国革命史稍有了解的人,对这两个地名一定不会陌生。前者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创建的较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毛泽东在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所说“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李文林式”红色割据中的“李文林式”,指的就是李文林等创建的东固根据地;后者则曾是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1930年12月这里发生了由肃反所谓“AB团”而诱发的富田事变,而富田事变又引发了中央苏区的大规模肃反。  相似文献   

19.
赵可 《湖湘论坛》2003,16(5):26-27
吴玉章同志是我党久经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是深受全党和全国人民敬重爱戴的革命老人。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吴老的革命功绩与革命品德 ,盛赞他“始终为革命奋斗 ,无论如何不变其革命节操” ,并号召全党同志向吴老学习 ,“特别要学习他对于革命的坚持性”[1 ] 。考察吴玉章的一生 ,他之所以能够具有顺应潮流、与时俱进的伟大品格 ,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对中国传统道德坚持批判继承、激浊扬清的正确态度有密切关系。一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道德教育 ,追求高尚至善的道德品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目标之一。吴玉章自小在家教中就受到中国…  相似文献   

20.
革命老区——江西省兴国县,苏区革命时期,8万儿女参军参战,被毛泽东同志誉为“苏区模范县”。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兴国这块红土地孕育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在全县所有的长征老干部中,培养造就了肖华、陈奇涵等54位共和国将军,被人们誉为“将军县”。将军县里将军多,将军人生故事多,其中少将毛会义、魏洪亮的战斗事迹被当作原型搬上了新中国的银幕,少将谢立全吹号时那勃发英姿更随《西行漫记》走遍中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