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走向市场,是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需要,是农业步入高产优质高效轨道的需要。贫困山区的农业如何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是当前我们湘西自治州扶贫攻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用决温饱问团是贫困山区农业走向市场的前提条件。省委17号文件要求我州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把扶贫开发、发展经济作为中心任务,力争在199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本世纪末稳定脱贫。我州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目前还有60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毫无疑问,我们地区R有首先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才有可能实现由…  相似文献   

2.
白大海 《党课》2008,(4):18-19
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强烈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发展经济和抵御各种风险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3.
金秋十月,新中国迎来了60华诞。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人民群众经过了从脱离贫困、解决温饱,到迈向小康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4.
李虎军 《共产党人》2004,(11):30-30,35
固原仍属贫困落后地区,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进一步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适应新形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及时探索发展思路和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固原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状 固原市长期以来是一个贫困落后地区,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发展态势。2003年,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粮、经、饲比例逐步趋于合理,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草畜产业有了新突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全市农村在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目标后开始由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生活迈进。  相似文献   

5.
郭如才 《前线》2012,(10):21-25
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解决了温饱,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对于文化消费有了更多期许与渴望。同时,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也更加频繁。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农村小康及其量化标准小康的概念及特征就内涵而言,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国家整体经济实力进入世界中等水平,居民生活质量在温饱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殷实但还不够富裕的一种状况。从动态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05,(22):28-29
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中河村自然条件恶劣,十年九旱,五灾俱全。农民一年辛苦劳作,要么遭旱灾,要么遇雹灾,粮食生产不是歉收就是绝产,不少农民温饱得不到稳定解决。为生计问题而发愁的马志力.一直在寻求种地以外的致富之路。1991年他开始带人外出打工,不但自己一家完全解决了温饱,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买了彩电、拖拉机、汽车,过上了小康生活,而且带领和帮助近百名农民通过劳务输出解决了温饱,有的正向小康生活迈进。  相似文献   

8.
1.新中国成立50年,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建国初期经过三年恢复,1952年为679亿元,到1998年已增加到79553亿元。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增长9.8%,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2.自力更生基本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粮食占有量低。到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已达到4000亿公斤,全国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到1985年“六五”计划结束时,我国终于实现了自力更生解决温饱问题的宿愿。经过改革开放20年,我国粮食生产已形成年产约5000亿公斤的综合生产能力。在我国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贫困  相似文献   

9.
1.新中国成立50年,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建国初期经过三年恢复,1952年为679亿元,到1998年已增加到79553亿元。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增长9.8%,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2.自力更生基本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粮食占有量低。到1984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受住了严重低温雨雪冰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考验,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我们也高兴地迎来了宁夏成立5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整整经历了30个年头。这30年,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大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会不会闹粮荒赵修森我国曾经闹过粮荒。长期困扰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直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才逐渐得到解决。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8000多亿斤,人均占有粮食接近800斤,从此全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我们达到的温饱是个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弹指一挥间,走过了60年的辉煌历程。这60年间,天津经济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历史性变革,城市居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生存环境持续改善,生活质量逐年提高,生活水平由温饱奔向小康,当前正向富裕阶段迈进。新中国成立60年,天津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9.3倍,消费性支出实际增长14.1倍。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展之快,成效之大,为世界所瞩目。20多年间,全国有2.18亿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贫困问题在我国依然存在,跨入新世纪之后,我们仍然面临着艰巨的扶贫开发任务。一、新世纪初叶扶贫开发的客观必然性扶贫开发仍是我国21世纪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面之一。党中央明确指出,扶贫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只是  相似文献   

14.
民之所欲,政之所出。198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87年的2.5亿人减少N8000万人;1994年,我国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力争用7年时间,解决这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经过7年攻坚,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万人,仅占农村人口的3%。丰衣足食是千百年来仁人志士的理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才把这个久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5.
海原县是全区土地面积较大和人口较多的大县,也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一个县。可以说,贫困落后是海原县目前最大的县情。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穷一定不和谐。今后五年,是海原县由基本解决温饱向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海原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今后一段时期,海原县要紧紧结合自身实际,抢抓机遇,扎实苦干,集中力量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稳定解决群众温饱,为实现新一轮高速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云南与上海,一个江之头,一个江之尾,时差一小时,相隔三千里。如果时光倒回10年,你看到的时代变迁中,云南和上海竟然有着截然不同的如此色块:一个飞速发展融合世界现代文明,另一个却一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发展与贫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1996年9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定上海与  相似文献   

17.
从1952年建州至今,凉山已走过了60个春秋。 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凉山,60年是收获,是辉煌,是巨变。 一条60年的道路,一头连着贫穷、落后、守旧、封闭,一头连着富裕、领先、文明、开放;一段60年的时光,有彝区人民“一步跨千年”的厚重历史,也有“经济跨千亿”的时代风采;一幅60年的画卷,让世界见证了一个美丽富饶的凉山,一个开放发展的凉山,一个跨越腾飞的凉山……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就是搞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使新中国有了一个安全的战略后方,同时也形成了一定威慑力。建国60年来,我们国家能有几十年的安全,不能不说是享受了三线建设的好处。三线建设,在世界军事史和经济史上也是前无古人的。  相似文献   

19.
夏飞 《党建》2009,(9):54-55
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就是搞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使新中国有了一个安全的战略后方,同时也形成了一定威慑力。建国60年来,我们国家能有几十年的安全,不能不说是享受了三线建设的好处。三线建设,在世界军事史和经济史上也是前无古人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1978年-1995年,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加了3.91倍,年均增长9.28%,大大高于世界平均3.6%的水平。与此同步,居民收人、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我国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的比例已经由70年代末的四分之一减少到现在的二十分之一;从1978年到1995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了四分之三,约1.85亿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社会总体收入水平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