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许多国家为了促进出口都采用了多种促进手段,出口保险就是其中之一。在过去的十年中,韩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出口信用机构——即韩国出口保险公司。无疑,通过减轻出口商面临的风险,韩国出口得到了发展。韩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及联合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成员,其出口保险项目受其管制。本文的目的首先是介绍韩国出口保险体系的机构性质和实质功能;其次,作为世界上的贸易大国,希望我国的出口信用机构能从中得到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发展迅速,但由于出口结构单一、技术壁垒日益苛刻等原因,导致企业在农产品出口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风险。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一种通行手段,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有效地规避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当前,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矛盾,必须进一步优化宏观政策环境、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力度、全面提升农产品出口企业的风险意识,切实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资金的需求,专利权质押融资是中小企业现实的融资方式。专利权具有价值、使用价值和可转让性,然而,由于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大,融资难,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目前的制度不足以化解风险,鉴于中小企业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有必要利用自己在信用、资金以及信息方面的优势,通过规范专利权评估、健全产权交易市场、提供信用担保,进行收益控制等手段,化解专利权质押风险,以促成中小企业融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我国保险市场的一些不规范行为造成的保险纠纷、保险投诉日益增多,中资保险公司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不佳,信誉度普遍不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诚信,中资保险公司的发展需要建立中国保险信用体系,这是因为:入世后,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外资保险公司与中资保险公司享有同等的待遇,中资保险公司与有着良好信誉的外资公司竞争的前提,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有权威的保险信用体系;另外,建立保险信用体系,也是中国保险业监管、中国保险企业自身发展、客户自主选择中国保险企业市场的需要。那么,怎样建立中国保险信用体系呢?这就需要加强政府监管和失信惩罚管理、建立和发展我国的保险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公众监督和行业自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开放中国保险企业的信用数据。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具有价值、使用价值和可转让性,可用来担保融资。知识产权担保融资不能转移占有、知识产权价值易变以及侵权可能性造成知识产权融资的内在风险,我国目前的法律和制度不能在较高程度上消弭这种风险,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困难。分析以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收益以及第三人信用担保三种融资担保模式,文章认为采用政府担保企业融资及企业知识产权反担保策略,具有可取性。  相似文献   

6.
保险市场的信用环境直接关系到保险业的长远发展,信用作为保险产品的特殊性,决定着保险主体的利益得失。保险人的“隐蔽”失信,投保人的道德风险与逆选择,信用监管的失缺构成了当前保险市场的信用现状。维护保险市场的信用环境有助于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针对保险主体为了自身利益而博弈信用,规范市场加,大惩处“稀释”保险合同、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创建诚信信息平台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国际市场买家拖欠、拒收账款和破产的现象明显增多,从而导致我国企业出口收汇所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大。文中针对这一问题,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出口收汇风险加大的原因,提出了企业应加强对进口商资信调查、选择合理的国际结算方式以及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等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珠江三角洲的一个产业集群为案例,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内分析了我国沿海产业集群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创新的过程。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是推动企业融资制度创新的行动主体,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是现阶段成本最低的制度创新方式,而产业集群环境所具有的一系列特征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效率,降低经营风险,有力地保障了这种制度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河南省的投资担保行业近年来供需两旺,但担保机构的运行却屡屡出现问题.为了进一步减少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使担保体系健康平稳运行,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有效的担保资金供给机制,完善风险分散和控制机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配套法律制度,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等.  相似文献   

10.
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担保机构的建立对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起了积极作用。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健全,存在着中小企业诚信风险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完善担保机构法律制度、风险识别机制、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等措施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市场化企业融资机制的形成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源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资金供给环境更为宽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的发展,使企业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全面化、市场化,创新机制不断形成。与此同时,当前的融资机制还不完善,存在着诸如企业融资缺乏信用,直接融资体制尚待完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缺乏制度保证等一系列问题。企业融资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目前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第一要通过深化商业银行制度的改革,推进民间金融的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加企业融资选择机会;第二要以制度建设为中心,不断规范和完善直接融资体制;第三要树立良好的企业信用,以多种方式利用金融资源,保证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小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障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构建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广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外部环境、担保体系建设、担保机构发展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政府、担保机构、担保协会及中小企业各方协调配合,采取健全法规、强化风险分散机制等措施完善广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以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含量低,风险相对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行业。其利润水平低,存在着资金供给渠道狭窄,内源融资规模有限,直接有效的资金供给不足,风险投资渠道不完善,商业信用不发达,以及贷款供给期限过短等障碍。中小企业融资效率主要受融资成本、资金到位率、资金利用率、企业清偿能力、融资机制规范程度、融资主体自由度等六方面的制约。为此应重视内源融资,优化资本结构,多种融资模式结合;强化现代企业制度,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选择符合企业长远利益的好的投资项目,保持对企业的控制权;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证券市场,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为企业直接融资效率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宏观条件。  相似文献   

14.
及时搜集情报,迅速控制犯罪嫌疑人,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强化取证工作,及时发出通报,做好布控工作和查明是否存在真实的交易记录和信用卡套现给银行造成的损失,是预防和打击信用卡套现犯罪的有效侦查对策。为防范信用卡套现犯罪案件的发生应加强立法,完善信用卡法律制度,大力拓展中小企业和个人贷款融资渠道,强化信用卡管理制度,完善发卡和收单机构管理机制,建立信用卡风险防范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战略转型风险免疫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一家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其战略转型风险因素的识别结果,从组织免疫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其系统免疫、功能免疫和辅助免疫对其战略转型风险的应对机理,并尝试构建出中小企业战略转型风险免疫机理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6.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创造社会财富、增加税收、促进科技进步、缓解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蕴涵着创新精神。然而,在实际经营中却处于融资弱势的不对称地位,融资约束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各种原因,对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了各种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金融融资较高的准入条件,迫使众多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正规融资渠道,从而走向民间融资道路。但不健全的法律制度促使金融融资案件频发,尤其动辄入罪的高风险使民间企业生存空间越发窄小。针对我国刑法条文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威慑,有必要在理论路径中对诸多疑难点解释清晰,真正区分出民间合法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我国保险业经营实践中,诚信缺失风险是影响保险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诚信问题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已成为中国保险业面临的严峻挑战。诚信缺失风险的成因主要是保险合同双方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它对保险公司的营利活动构成巨大威胁并产生诸多影响。为此,应建立与完善被保险人信息库与信用评级制度,加强金融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银保”深化合作;推进保险经营电子化与网络化进程,防范诚信缺失风险。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ti-economic globalization trend initiated by the private sector as a new feature promoted by the government, bilateral or regional free trade agreements began to dismember the multilateral trade and investment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rules with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s the core. China's OEMs not only face the pressure of rising prices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brought about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economy and the decline of their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but also face the marginalization and exclusion of the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and value chain due to the possible intra-regional reorganization of the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and value chain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t is foun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policy guidance and market mechanism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Chinese export agent enterprises to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ies they encounter under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anti-economic globaliza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government can improve the enterprise ecosystem through the innovation of laws and policies, management means and financing channels. On the other hand, OEMs should also play an entrepreneurship role and make use of market mechanism to upgrade within the egg-laying chain, send the old to welcome the new, cross-chain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fer strategies from east to west. Strengthe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by practicing internal ski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