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莉  邹云 《瞭望》1990,(43)
亚运会圣火已经熄灭,竞赛的硝烟也已散去。然而,亚运会带来的许多启示仍令人回味。 第十一届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新中国4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证明了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崭新面貌。毫无疑问,北京亚运会是改革开放结出的硕果。 北京亚运会何以能胜利举办?世界舆论各有评述。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评论是:中国能够争取到第十一届亚运会主办权,并使之圆满成功,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产生的巨大影响是决定性因素。可以  相似文献   

2.
阿源 《瞭望》2006,(51)
“中国、中国、怎么还是中国”,这是有的境外舆论对中国健儿在多哈亚运会上一再夺得金牌的“抱怨”。中国是否能让出部分金牌给别人?这是我国有人对中国亚运夺金计划的建议。从亚运会刚开始时国人看自己健儿夺冠时的欣喜若狂,升国旗、奏国歌时的激情澎湃,到对中国健儿夺取金牌的习以为常,人们对中国健儿夺金的热情似乎在逐步降低。那么,中国健儿金牌拿多了真有什么不好么?究竟该如何看待中国健儿夺得的金牌?  相似文献   

3.
亚运会头一回在中国举办,咱们的开幕式,大鼓小锣一出场,就把中国观众和老外们都给“震”了。邢芬和其他中国选手,又把头一天比赛中的第一块金牌和前八块金牌全给捧了回来,这成绩可是太令人振奋了。要说我们这些老体育工作者不激动、不自豪,那不可能。您瞧,这两天有人问我,中国代表团在这届亚运会上能摘回多少枚金牌,依我估算,得超出130枚,说不定还能超出140枚呢! 咱们中国人头一回办亚运,真是花了大本钱,下了大功夫,可依我说,这值。中国是世界大国,人又那么多,体育事业要是总也上不去,那就与大国的身份不相符。您让我说说亚运?那我就结合着我的职业和工作来说说。咱们的选手在亚运会  相似文献   

4.
当举世瞩目的亚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当由“亚运热”掀起的集资热、捐献热、宣传热、练兵热犹如一阵阵春潮扑面而来的时候,每个中国人或许都在想一个问题:“亚运会能给中国带来什么?” 是的,举办亚运会要花钱,要花25亿元巨款。在目前我国经济还存在暂时  相似文献   

5.
到6月14日,是距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100天的日子。作为东道主,中国体育代表团将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出现在亚运会上?我们有实力蝉联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吗?这是目前海内外普遍关心的问题,看看近期中国亚运集训队所参加的一系列国际、国内热身赛,有助于人们寻求对这一问题的答案。 今年以来,中国举办了一系列洲际或全国性的单项比赛,其中有的属于亚运会选拔赛,有的则纯粹是热身赛,并颇繁地把队伍拉出去,参加国际比赛。从这些比赛看,经过几个月的冬训,中国亚运会集训队各路大军的整体实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说不清,是亚运会向我们走来了,还是我们正走向亚运会。反正它近了,近得仿佛第11届亚运会开幕的辉煌时刻就在明天。 最近,北京开放部分亚运场馆供人们参观,观者如潮。看到大家那么喜欢新建的亚运设施,我和我的  相似文献   

7.
第11届亚洲运动会将于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大型综合性国际运动会。办好这届亚运会,不仅是中国人民和中国体育界进入90年代的一件大事,也是亚洲人民和亚洲体育界瞩目的一次盛会。 亚洲运动会是第2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各国获得民族独立、经济发展的产物。第1庙亚运会于1951年3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中国派观察团出席了运动会。但是中国在亚运会中的合法席位迟至1973年才得到恢复和确认。之后,我们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了第7、8、9、10届亚运会,并积极参与了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筹建工作。在此期间,亚洲体育界的朋友多次希望中国作为亚洲的大国能为亚洲体育事业作更大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把亚运会当作“中考”, 为雅典和北京奥运会这两 次“大考”锻炼队伍、培养新人的目的,中国参加第十四届釜山亚运会代表团的体育健儿们,在各自的参赛项目上奋力拼搏,捷报频传。涌现出了一批好苗子,赛出了一批好成绩。总体来看,在本届亚运会上,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基本保存优势,急需突破的项目取得突破,这使中国在亚洲体坛的“盟主”地位越来越巩固,“一枝独秀”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如果说亚洲体坛是一座不断发展夯实的金字塔,那么,中国这金字塔的“塔尖”已显露“疯长”的态势。透过釜山展望两年乃至六年后的奥运会,国人心中升起的是希望与期待。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0,(42)
中国体育要向世界目标看齐 中国文坛耆宿夏衍:这次亚运会办得很成功。举国上下一致努力,各项工作都很出色,这是国内外人士都称道的。 中国运动员能在这次亚运会上拿多少金牌?事先我曾经根据《羊城晚报》透露的规划,逐项进行过计算。现在看来。有的看对了,有的没有看对。 中国金牌数第一,这看对了;但中国最后得到的这么多的金牌,出人意料。我事先估计,中国能得115至125块金牌,结果拿了183块。这说明,我对中国运动健儿  相似文献   

10.
第十届亚运会将是中国在游泳项目上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出发点。日本游泳界上层人士分析,如果亚洲第一游泳强国日本在汉城拿不到二十五枚金牌,那么中国队步步紧逼的势头便无法扼制。 日本人的这种担忧并非没有根据。今年四月在成都举行的全国春季分级分区赛上,中国选手在全部二十九项中,十四  相似文献   

11.
第十一届亚运会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朝着申请主办2000年第二十七届奥运会方向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国申办这届世纪之交的奥运会的努力能否成功,成了时下的一个热门话题。 中国有能力主办规模比亚运会大得多的奥运会吗?与其它国家希望主办奥运会的城市相比,北京的条件有竞争力吗?国人应如何看待中国申办奥运会?日前,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  相似文献   

12.
10月7日晚。北京工人体育场。在《今夜星光灿烂》专场文艺演出隆重、热烈的氛围中,燃烧了16天的第十一届亚运会主火炬缓缓熄灭。经历了14天激烈角逐的亚洲各路健儿,收获了奖牌,也收获了友谊。他们欢笑着告别,相约广岛再见。 本届亚运会圆满成功,创下了一系列“更快、更高、更强”的新纪录。概括中国和亚洲在本届亚运会上之所得,或可以说有三;而展望中国和亚洲未来之  相似文献   

13.
第十一届亚运会是历届亚运会规模最大的一次体育盛会。它场馆多、分布广,对道路、交通、电信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要求很高。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能不能承受这个任务?一直是关心亚运会的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编者寄语     
《瞭望》1990,(24)
北京城里,喜迎亚运的气氛越来越浓。商店橱窗里、公共汽车上,迎亚运的宣传口号、亚运会的吉祥物和标志旗随处可见;大街小巷,飞扬着《亚洲雄风》那激扬优美的旋律…… 赛期日近,人们的关注之情愈切。作为东道主,中国体育代表团将以何种精神风貌出现在亚运会上?他们能否连取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的桂冠?这无疑是令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期发表的《厉兵秣马迎亚运——从热身赛看中国亚运集训队》一文,传出了这样的信息:经过几个月的刻苦冬训,中国亚运集训队各路大军的整体实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国的优势项目继续保持旺盛势头,一些落后项目也在迅速崛起,在这届亚运会新设的项目中,我们仍占明显优势。当然,还有弱项,仍有不足,需要我国选手奋力拚搏。  相似文献   

15.
第11届亚运会的筹备工作在步履维难而又成绩斐然中度过了1988年。 今年,将是中国亚运会各项筹备工作决战的一年。 场馆工程建设紧迫进行 新年伊始,北京连日大雪纷扬,银装素裹。北郊土城亚运会工程工地上,三万名建设大军在日夜奋  相似文献   

16.
编者寄语     
《瞭望》1990,(19)
漫步北京街头,迎接亚运会的气氛越来越浓了,首都人民怀着期待和兴奋的心情迎接这一天的到来。商店里,印有亚运会标记的玩具和其他纪念品在出售,广播里,“亚细亚的太阳”、“亚洲雄风”等歌声在回响,大街小巷,到处可以见到本届亚运会的吉祥物——盼盼的身影,亚运会工地上,更是一片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办好亚运会、为国增光彩”、“我为亚运做贡献”已经成为首都人民的心声,也正在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第11届亚运会的举办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  相似文献   

17.
路阔 《瞭望》1990,(19)
即将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主任、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面对困难重重的亚运会准备工作,曾立下了“自杀”誓言:如果因为亚运会工程建设耽误了亚运会召开,就找北京最高的建筑、208米高的京广中心,从那里跳下去,向天下谢罪! 现在亚运会的准备工作已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看来已成定局。我想,不正是因为有了张百发这样不速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和决心,有了参与亚运会组织工作的人们辛勤的劳动,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才有亚运会准备工作时顺利进行么? 由此,笔者浮想联翩:假如我们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单位的干部办每一件事、干每一件工作都能有这种“豁出去”了的拼命精神,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可  相似文献   

18.
在亚运会中国游泳队的教练员中,有一位身材高大、理着寸头、凹眼睛的中年男子,他名叫克劳斯·鲁道夫,民主德国人。 “我不作预测,但我敢肯定中国队此次大赛成绩会比历次都好。” 这是鲁道夫在担任了八个月中国游泳队一个组的教练之后,对中国游泳健儿在亚运会上的表现所作出  相似文献   

19.
安明 《瞭望》1990,(42)
第十一届亚运会结束之时,中国健儿夺得金牌的数量、打破亚运会纪录和亚洲纪录以及世界纪录的次数,无疑引人注目。而作为主办国,我们又将在组织能力、管理水平、优质服务、文明修养等方面,给各国来宾留下难忘的好印象。成功地举办好北京亚运会,可喜可贺,却不容陶醉。盛会之后,寄望将来,人们自然会引发出一些新的期待。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8,(52)
正如人们赛前所预期的那样,出征泰国曼谷第十三届亚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更像是去参加一次例行的加冕仪式:当12月20日第十三届亚运会降下帷幕之时,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29枚金牌雄居各代表团之首,实现了亚运会上金牌和总分的“五连冠”。这再一次印证,中国在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