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和欧阳先生的交往始于三年前,一次,我一位朋友说,他和欧阳先生很熟,想介绍我们认识一下。欧阳先生是著名学者。书坛巨擘,名振华夏,能与先生知识,正是我求知不得的。在朋友的介绍下,我与欧阳先生通了电话。当时,我还在武警总部办公室当主任,  相似文献   

2.
汪曾祺先生写过不少与美食有关的文学作品,地道,有滋味,久读不腻。汪先生写吃的文章大概有两类:一是专门写吃,譬如,散文《四方食事》、《故乡的食物》、《手把羊肉》等等;一是在小说或散文里涉及到了吃,譬如,散文《老舍先生》,汪先生写在老舍先生家吃到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过的,瓷钵芝麻酱炖黄花鱼。  相似文献   

3.
《国际交流》2006,(4):23-24
尊敬的铃木恒夫先生及各位日本朋友,尊敬的各位中国同仁:首先.热烈欢迎铃木恒夫先生率领日本超党派政治家和专家学者访华团来京参加新世纪第三届中日亚洲形势与和平问题座谈会。这个座谈会历时20年。已举办12次。在张香山先生、宇都宫德马先生、鲸冈兵辅先生、河野洋平先生、土井多贺子先生、铃木恒夫先生等各位朋友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许多中日政治家和专家学者参加了这个座谈会。这个座谈会已经成为两国政治家通过民间渠道,就发展中日关系.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坦诚交流,增进了解,扩火共识,加深友谊的重要平台。希望这次会议继承和发扬传统,为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中日关系向更新更高的阶段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下面我想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魅力永存   杨绛先生近年过得不容易。 1997年 3月 4日, 59岁的独生女儿钱瑗不幸病逝。钱瑗是北师大博士生导师教授,先前,每逢节假日,她都会回到爸妈身边,陪二老享受那充满温馨的天伦之乐。女儿病逝,“老年丧子”,甚是难过,痛苦之后,钱钟书先生便常常生病住院。更不幸的是, 1998年 12月 19日,钱钟书先生驾鹤仙去。更大的痛苦压迫着杨绛先生。   今年 90岁高龄的杨绛先生与她的丈夫钱先生一样学贯中西。她是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最令人感佩的是,她对名与利及其他身外之物,看得淡淡泊泊,始终与纸笔和书本…  相似文献   

5.
“纪念李苦禅先生诞辰110周年作品展”前不久在北京画院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徐悲鸿先生夫人廖静文、李可染先生夫人邹佩珠女士等老一辈艺术家出席了开幕式,李苦禅先生夫人李慧文女士共同为画展开幕剪彩。  相似文献   

6.
1923年春,寿石工先生陪同陈师曾先生走访张志鱼,畅谈北派刻竹艺术,并由寿石工手书七绝一首于筵边,另一边由陈师曾画山水,经张志鱼先生刻后送与陈先生,陈、寿二人大加赏识,认为张志鱼先生竹刻阴雕均能显示书画的神韵,并赞誉其作品为雄健、明快、形真、传神。对书画笔调的干湿浓淡处理得体。并倡议应请时贤书画名家运笔于竹器之上,刻之则更能显示北派刻竹艺术的风格。同年陈先生在上海还致函张志鱼先生叮嘱要提倡时贤书画于篷边,发扬北派刻竹艺术之长,以迥别南派的刻法。  相似文献   

7.
与孙穗芳博士相遇,是在人民大会堂那流光溢彩的香港厅,虽然,北京正值凛烈寒冬,香港厅内的贵宾们却如在温暖的香江。在一片华丽灯光的映照下,一位身穿红色上衣的女子端庄亮丽地坐在主席台上,那么引人注目,当我和她的眼神相遇时,不禁心生惊异,那面容与气质竟和我们常见的天安门悬挂的孙中山先生的照片那么相似,特别是她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那高高的鼻子,简直就是孙中山先生的翻版。心想她莫非是孙中山先生的后人 ?随后得到了证实,她正是孙中山先生最小的嫡亲孙女,孙科先生的亲生女儿孙穗芳。   孙穗芳博士看上去神采奕奕如…  相似文献   

8.
认识年红     
我认识年红先生已经十二个年头了。   1988年 8月,我应新加坡作家协会、新加坡歌德学院的联合邀请,出席在狮城召开的第二届华文文学大同世界国际会议。下榻于狮城半岛酒家的当晚,年红先生带着张慎修先生来酒店看望我们,虽是第一次见面,却是一见如故,谈得很多。那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人生于世,在茫茫人海,每年萍水相逢而遇的人何止万千,但能在记忆中永不淡忘的,毕竟是少数;由相识而相知的,更是少数中的少数。我和年红先生由相识而相知,友谊历久弥新。我想这是与年红先生的人格力量分不开的。从我们多年来的交…  相似文献   

9.
1999年11月18日上午,以莫桑比克驻华大使Ulorais先生为团长的南部非洲发展共同全体(SADC)驻华使节团访问我所并座谈。使节团成员还包括毛里求斯驻华大使Janhangcer先生,博茨瓦纳驻华大使Dube先生,南非共和国驻华大使Dlamini先生,纳米比亚驻华大使Lpinhr先生,莱索托驻华大使Moktio先生等。我所对“萨达克”驻华使节团的访问极为重视,杨成绪所长、邢骅副所长率我所8名学者、研究人员同驻华使节团进行了友好、广泛的座谈及交流。在座谈会上,客人们介绍了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历…  相似文献   

10.
段黎蓬书法     
没有因缘,也许不会认识书法家段黎蓬先生。已故的书法家贾诚隽先生在生前几次提起他,但一直无缘相识。而相识却在贾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上。这之后,与段黎蓬先生始交往,去岁秋日在香山半山茶座上,始得一观他的楷书。段先生1956年生于北京,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工作,很早就加入北京书协。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交流》2008,(1):26-27
应日本长野县日中交流协会邀请.交流协会代表文德盛先生于2008年2月20-23日赴日参加了在长野县举行的“日本浮世绘艺术珍品展总结会”。在东京期间,文德盛特意拜会了日本自民党众议员二阶俊博先生、小坂宪次先生和江崎铁磨先生的办事处,向他们介绍了2007年11月在北京成功举办“日本浮世绘艺术珍品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国际安全研究》1996,(1):28-28
香港知名人士陈玉书、凌锋先生等来访1995年12月6日晚,香港知名人士陈玉书、凌锋先生等光临我院,作了讲座并赠书捐款。陈玉书先生给我院学生作了题为《大中华文化与东西方合作》的讲演。全场爆满,气氛活跃。他的讲演和讲话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诙谐幽默,赢得了同...  相似文献   

13.
美洲史研究的开拓者——纪念罗荣渠先生逝世一周年林被甸罗荣渠先生1996年4月4日与我们永别了。1949年7月,罗荣渠先生从北大史学系毕业并获得了最后一届文学士学位。他被分配到新成立的中苏友好协会总会。1956年,经当年北大杨人木便教授推荐,罗荣渠先生...  相似文献   

14.
杨世勇山水     
大约十多年前,举办纪念李可染先生的画展,做为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也有机会系统的看了他的一些精品原作。最深刻的印象是:仅看李可染先生画作印刷品是难入其境的,只有看到原作方可领略巨匠的大手笔和胸中丘壑。这一印象多年萦绕于心而挥之不去,前些时与可染先生弟子、山水画家杨世勇偶一提及,他亦表赞同。  相似文献   

15.
先生哲君     
哲君老师是我中学语文老师。腋下夹本书,布底鞋轻轻踩过校园的林阴小道,恍若从久远的岁月悄然而至,丝毫不为周围的一切所惊扰。先生哲君带给我们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清逸。只是那时候,我们还小还很顽皮,在他背后说一些很淘气很孩子气的话,先生听了,总是宽容地笑笑。我们的胆子就更大了,暗笑他的迂,常在课堂上做些小动作。先生就抿了嘴无可奈何地看着我们,幽幽地发出一声叹息。在我的记忆里,先生从未责骂过我们,仿佛我们没犯过任何错误。有时我们也向先生借书,他眼里便射出光彩,忙不迭地引了我们去。先生的家是学校分配的一间小…  相似文献   

16.
不群画选     
《海内与海外》2010,(3):F0003-F0003
不群,原名张东伟,师从李苦禅先生关门弟子邓锡良先生,专习大写意花鸟。后毕业于浙江美院,潜心研习八大、石涛、吴昌硕诸大家,颇有心得,所作不俗,则愈见其精湛云.  相似文献   

17.
相识苏烽先生,是在一次与几位书法家的聚会时。大家侃侃而谈,苏先生却始终在那里倾听、微笑,或回答一两句专门提给他的问题。先生的穿著也相距时髦甚远,但平整干净利落,皮鞋上不挂一丝污痕。惟有眉宇间流露一股英武之气与印象中的书法家接近。拜见先生书法作品,古人那句“书如其人”就显得格外准确。  相似文献   

18.
张虎 《海内与海外》2011,(12):32-32
2011年秋末,余与沈鹏、刘艺等先生参加了由中华文学基金会在澳门举办的“同根文明——中国作家艺术家水墨丹青大展”活动。期间,余还造访了澳门书法家协会主席连家生的工作室。沈鹏先生还将他近日出版的书画论文集及书法作品集委托我带给连家生先生。  相似文献   

19.
狮城喷水图 得知市政府代表团赴新加坡访 问考察,新加坡的水果大王、复发 中记集团的总裁,也是我市的荣誉 市民余大中先生,热情地承办了一 应事务。为此,先生在收获季节 里,放下繁忙的业务,从中国专程 飞回新加坡,在我们到访的当晚设 宴欢迎。之后,先生说:“各大宾 馆的自助早餐,大同小异,没多大 意思,还是肉骨茶有些味道,不妨 去尝尝”。 第二天清晨,先生因故不能前 来,让他的助手、同年好友黄先生 和曾在泰安合作企业里任过 职的符先生,还有全程陪同 的薛先生相陪。于是,我们 一行走出下榻的濠景大酒 店,穿街过巷,前往…  相似文献   

20.
一位住在解放军总医院病房的高龄老人,时时牵挂着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灾情和受灾民众,他就是97岁的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至少有三次,季先生合上双目,眼泪大滴大滴地滚落,”季羡林先生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