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部生活》2004,(3):5-5
始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至今已经历26年风雨。针对改革不同时期面临的问题和阻力,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6个“一号文件”,顺应和指导了农付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7,(1):46-47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坚持和完善土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并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们要认识到“三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解决“三农”问题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 ,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5.
杨燕芳 《唯实》2004,(7):31-3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苏中地区的“三农”问题如何解决,沿江开发是一个极好的机遇。一、沿江开发要从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来理清思路,拿出办法沿江开发的本质是沿江两岸利用稀缺的长江岸线资源承载国际制造业和国际国内扩张资源的转移。这就决定了沿江地区必然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引进关联度大、牵引力强、产业链长的战略性投资项目上,形成特色冶金、粮油仓储、修造船业、能源工业、化工业、旅游业等临江重化工业产业群。临江重化工业的发展固然…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早已有之 ,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 ,“三农”问题发生的背景是不同的。现阶段的“三农”问题是在我国已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的“三农”问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是新阶段“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核心是农民增收。因此 ,围绕农民增收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当今中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入世后形势最为严峻的问题,更是我们实现现代化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从深入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角度,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解决“三农”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是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直接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共和国不会忘记,战争年代我们党靠江西农民的红米饭南瓜汤,陕北农民的小米饭延河水,靠中国无数农民母亲送儿、妻子送郎,才战胜艰难、打败强敌,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建立后,我们也是靠几亿农民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才使国家的工业化得以推进。可以说城市漂亮的高楼大厦,天上的飞机,地上火车,无一不是受惠于农业乳汁哺育。然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改变,广大农村发展严重…  相似文献   

9.
我国将于2013年底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最近从水利部获悉。到2013年底,国家将全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农村发展继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3年开始农村税费改革之后,迎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重大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时期中国农村建设的方向,势必会掀起中国农村发展的第三波高潮,加速农村可持续发展,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其长期革命和建设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创新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思想。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始终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出发,将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纳入到实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构想之中。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邓小平的“三农”思想与他所设计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是水乳交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徐福珍 《共产党人》2004,(13):13-14
十六大报告明确了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十六大报告关于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重要论述,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03,(8):57-58
黄波在2003年6月26日的《南方周末》上发文指出,著名学者秦晖先生从黄宗羲著作中概括了一条“黄宗羲定律”,提出了历代农民税赋积重难返无法根除的怪圈。闲来读书,我惊奇地发现关于“三农”问题,明清之际的另一位思想巨子王夫之也曾提出过一条“定律”,他在《读(通鉴)论》中因“魏诏守令  相似文献   

14.
马晓河撰文认为,当前“三农”问题主要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问题,二是农村市场消费问题,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其他问题要么是由这三个问题引发出来,要么与其紧密相联。在现阶段,归结起来“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越来越大。同城市相比,农村发展落后首先体现在投资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供给明显滞后,同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城乡投资差距不仅反映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且还反映在民间投资方面。农村投资增长慢,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也慢,进而农民收入的增长也不会快。受  相似文献   

15.
白雪秋 《新长征》2007,(4):25-2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目前“三农”工作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党重视“三农”问题一贯战略思想的最新体现。这一历史任务的提出,既立足于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实际,又直面我国农业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的现实,总揽全局,高瞻远瞩。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是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6.
解决“三农”问题,一靠政策,二靠人才。说到底,就是要吃科技饭、走人才路。要做到这一点,抓好大规模培训是最现实、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基于这个现实,在人才培训工作中,我们注意抓了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支部生活》2005,(3):14-14
一,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文件突破了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二,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三,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四,1985年1月,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8.
刘振清 《唯实》2006,(1):39-41
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既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是一项务实的战略选择。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目标和要求的实现,将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江西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以及江西小城镇建设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阐述,并为如何加快江西小城镇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面临的任务比城市要艰巨得多,当前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