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于邻 《党建文汇》2002,(13):42-42
甲说:“一年又过去了,在我的生命历程中,又少了一年。”乙说:“新的一年来到了.在我的生命历程中.又拥有了一年、”又一个人说:“甲用的是减法思维,所以越减越少;乙用的是加法思维,所以越加越多。”而我们,是该用“减法原则”,还是该用“加法原则”?  相似文献   

2.
国旗再次为遇难同胞而降.同样深重的哀痛,但传递着更多的信心:国家对生命的尊重已经形成了制度性安排。这一次的举国哀悼.是一种自觉.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众望所归。是政治文明的制度结晶。国家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势必更加激发国人的向心力和创造力.投入到整个国家的建设当中。  相似文献   

3.
方才  李夏 《新湘评论》2006,(4):47-49
有一种英雄.他用尽生命的力量只为一次比鲜花还绚烂的绽放——他沐浴阳光.是为了换取人世间更灿烂的笑脸;他承纳雨露.为了更有生命张力的开放。  相似文献   

4.
《福建党史月刊》2013,(21):34-34
1997年2月,全体政治局常委都接到通知不要出京,留在家中待命。邓小平走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医院的报告说他已经病危。自从1994年春节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公开露面了.境外的媒体就像那个总是高喊“狼来了”的孩子,至少100次说他“病危”.他却在京城里自己那个四方形的院落中,过得既舒适又洒脱。这一次没有谁说什么.可是“狼”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5.
1.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2.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3.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4.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5.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6.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7.生活若剥去理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相似文献   

6.
刘玉民 《求贤》2011,(7):17-17
多少年的风雨沧桑, 多少年的奋斗拼搏…… 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 已过半百的我. 面对党旗. 又一次追寻, 又一次思索。 这并不是心血来潮. 而是用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7.
卫强 《党史纵横》2001,(6):22-31
上篇 1 1975年10月,周恩来总理病情急剧恶化,生命已进入最后时刻.他在病床上又一次会见了经常来探望他的叶剑英元帅.  相似文献   

8.
李瑞琴 《求贤》2008,(7):22-23
一场四川大地震,让我又一次感受灾难骤然间降临时灵魂中渺小与悲壮间的碰撞,如同海浪冲到沙滩上的贝壳,让人在玩味中领悟平凡生命的光辉。因为,32年前,我作为天津列车段的教导员好像捉迷藏般地躲过了唐山大地震的劫难。而16位天津列车乘务员却永远地埋在了唐山的土地上。如今.已很少有人记起他们的名字。因为.即使在他们生前的工作中,他们也显得那么平常。  相似文献   

9.
杨如岭  李铁军 《求贤》2009,(9):37-38
在“迎奥运”和新一轮市容环境整治工程中.他曾拖着受伤的臂膀昼夜奔波,不辞辛劳,创建了一个又一个的靓丽景观;在尘土飞扬的拆违现场,他亲临一线,坐镇指挥,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无违章社区:面对生活窘迫的困难群众,他慷慨解囊.帮他们闯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活难关。  相似文献   

10.
杨义 《党史天地》2008,(7):59-60
在抗御今年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洪水的斗争中,各地水利专家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为各级领导出谋划策.和广大抗洪军民一道.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洪峰.筑起了一道摧不垮的钢铁长城。水利专家,你们辛苦了!  相似文献   

11.
韭菜炒鸡蛋     
清明节回家,已不见了冬日的冷清萧条,地里已经绿了。正是浇苗水的日子,我搬了个凳子坐在菜园的北墙根边,看着汨汨而来的水流向前涌动,漫过地皮,漫过每一根韭菜,浸透一行行鲜绿的生命,心中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快意。随着水的流动,我的目光一次次地掠过那鲜活的生命——韭菜.随之那些被岁月风干了的往事也就如这浇足了水的韭菜一样渐渐丰润起来。  相似文献   

12.
正毛泽东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成就辉煌,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地奉献了毕生精力。这位闻名中外的外交战略家,在其生命画上句号之前的一年时间里,又写就了怎样的撼动人心和耐人寻味的外交活动上的若干"最后一次"?最后一次会见美国时任和前任总统:为冤家干一杯  相似文献   

13.
万象百态     
《党的建设》2011,(1):58-58
好支书救火 被压墙下献出生命 2009年4月12日上午9时许,高台县巷道乡果园村一农户家发生火灾。村支书高明听到呼救声后,一边向县消防队打电话求助,一边带领村干部和群众洒水灭火。大火被扑灭以后,高明又带领干部群众到受灾衣户家中抢救财产,并几次到火灾现场检查.以防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14.
他最喜爱的名言是——“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将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相似文献   

15.
风云 《学习月刊》2012,(23):31-32
如果有人问当下这个星球最火爆的流行歌曲,那答案是毫无置疑的:《江南Style》。这首由35岁的韩国歌手朴载相PSY(鸟叔)演唱的韩国神曲于7月15日推出后.只有一句英文歌词的韩文歌正在世界乐坛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全球超过6.5亿次的网络点击.一次又一次地刷新吉尼斯世界记录,包揽了英国、美国、巴西、比利时等35个国家iTtuties单曲榜第一名。  相似文献   

16.
激情人生     
人最可怕的是没有了激情。没有激情的人生是趋于平淡、空洞的人生,生命很容易在麻木中被风干或脆折。我们可以千万次地跌倒,可以经受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打击,可以几次犯下同样的错误,可以顾不上“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脸面,找个空荡无人处独自品位那份大  相似文献   

17.
一 1997年是张瑞芳生命中辉煌的一年,她这年79岁了。辉煌,不是她又得了“电影世纪奖”那样的最高荣誉奖,而是在牛年当中,又奋力做了几件大事。 张瑞芳是一位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文艺工作者。为迎接九七香港回归,还在1996年12月间,她就找到84岁本想封箱搁笔的剧作家杜宣,一次又一次地要求他写一部反映香港百年沧桑的剧本。善于调侃的杜宣眯缝着眼睛  相似文献   

18.
生命意识是作为一切事物的来源和基质的生命本体的外在化和客观化,是一种对于生存和生存价值的体认和感悟。人的个体存在是最为基础的,而对生存价值的考究又是深一层次的探讨。当代大学生对待生命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影响着他们对人生、对他人以及对社会的看法.所以形成科学的生命意识观对每一位大学生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事故灾害频发,2008年的南方雪灾、5.12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以及今年南方多个城市的特大暴雨、上海11.15火灾等,造成的社会危害不断加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受到威胁。这些灾害一次又一次向人们敲响警钟,警示我们:消除和防范各类风险因素是实现公共安全的更基础、更深层次的要求。我们只有站在敬畏生命  相似文献   

20.
王烨 《学习月刊》2009,(6):16-17
上世纪90年代.大陆新移民文学掀起了北美华文文学的又一轮高潮.并日渐成为这一文学的主流。这批大陆新移民作家群以女作家群体为主力军.她们有着女性独到的观察世界的眼光及生命体验。本文选取新移民作家中有代表性的女作家为研究对象.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声音”理论.分析她们尝试建构不同声音形式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