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但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比例逐年下降,且在城乡间、地区间和社会阶层间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为此需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健全完善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公共财政制度,并加强法制体系建设,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2.
户籍制度改革已经由社会呼声转变为国家政策。尤其是,中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最大,户籍制度改革必然促进中小城镇的发展。文章认为,当前我国户籍制度附加有较多利益,人口迁徙具有国际移民制度特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推力是农村功能减弱,不能再承担经济发展原始积累和就业“蓄水池”的作用;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拉力是中小城镇发展需要,这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将来中小城镇的发展竞争将由GDP转变到提升公共服务上来,中小城镇应坚持创新,分轻重缓急,逐步提升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梳理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困境,体育公共服务城乡非一体化特征明显在于发展路径的弊端。通过制度并轨路径可以有效实现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的资源整合;通过机制整合路径可以促进体城乡育资源的双向流动;通过伦理路径可以使公共服务精神内化于参与主体,进而提升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仍然是制约区域、城乡间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切实解决地区间、城乡间公共服务不均等,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在新时代,以广西为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着区域间财政收支不平衡、财政支出不足,区域间基础教育水平不均等,区域间医疗服务水平不均等,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均等,就业人数和社会保障分布不均等等问题及制约因素。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遵循加大财政投入,发挥市场活力等路径。  相似文献   

5.
财政保障机制与模式创新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环节。经济新常态下财政增速下滑将给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带来挑战。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普遍存在投入总量不足和结构性问题,区域、城乡、人群保障不均,财政投入效率不高。本文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浦东新区的实证分析,建议通过明确和细化基本公共服务类别和项目,鼓励政府保障向政府购买转变,分类确定基本公共服务财政分担机制,培育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组织供给主体等方式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保障机制与模式探索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把握其制约因素,才有可能找出实现的科学路径。就当前来看,其着力点是:破解供给中的悖论问题,努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破解运转欠佳问题,努力促进现有基础设施功能的发挥;破解供给主体单一问题,努力创新服务供给主体新模式;破解制度分割问题,努力促进相关公共服务制度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从政府公共服务特别是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温州市公共服务提供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为加强和完善公共服务。政府进行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与手段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略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当前推进教育公平的路径为:一要加大财政投入,使人民群众共享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果;二要进一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起点抓起;三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四要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造就大批杰出人才;五要培养大批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成人体育教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提高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对我国改革、开放前进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与作用。成人高等体育教育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各省、市、各高校发展亦不平衡;据调查:我国目前尚无一部统一的成人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纲要;尚无统一规定的体育教学时数与具体要求,师资队伍、教学场地、设备、教学方法等尚需改进和完善,这无疑制约着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影响了…  相似文献   

10.
"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十二五期间公共文体服务发展的重要目标。引入变异系数作为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工具,通过对济南市基本公共文体服务的实证研究,从城市之间、城市内部区县间、城乡间三个层面来评价均等化状况,并进一步揭示济南市基本公共文体服务供给的不均等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措施:提高市县财政对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筹资水平;加大公共文体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乡村文体基础设施发展;积极开展城乡重大公共文化体育拓展服务工程;重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公共文化体育发展等。  相似文献   

11.
区域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是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典型特征之一,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滞障.本文以跨界治理理论为依托,对武汉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展开实证分析,提出通过创建区域公共服务跨界治理体系、重构治理路径以完善区域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并促进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教育公共服务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广为社会公众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还不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因此,通过考察国外教育公共服务发展的有效做法及有益经验,分析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关于“公共财政性教育投入、教育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体系、进一步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对教育公共服务实施绩效评估,以及加强对教育公共服务的监管等主要问题,以有效探讨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目标、效率与公平、监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提高政府保障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由政府的本质特性决定的。从组织特性来看,政府具有公共性,政府职能的本质在于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从科学发展的视角来看,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塑造服务型政府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但是目前我国公共服务不均等现象十分突出。要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就要完善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调整转移支付的结构,同时研究新的可行的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行政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1.强镇扩权有利于坚持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增强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服务业,扩大农村就业,解决一系列农村社会问题。2.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政策的实施,迅速扩大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与乡镇政府职责权限过小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扩大乡镇职权,增强乡镇功能的呼声逐渐提高。3.强镇扩权应处理好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强镇与县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强镇与一般乡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绩效、促进乡村民主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农村党组织应抓住机遇,推进农村社会组织党建:坚持价值引领,实现党对农村社会组织的政治领导;创新组建形式,实现党的工作的有效覆盖;转变运作模式,促进农村社会组织发展。这是农村社会组织和党组织双方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乡村治理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7.
伦理关系是体育公共服务关系体系当中核心价值关系,是公共服务这一人类实践活动管理目标、制度生成及道德实践的基础;体育公共服务的伦理关系是指那些在提供体育公共产品满足公民体育公共需求过程中形成的、可以根据道德原则来加以判断的职业关系;体育公共服务伦理关系主体、体育公共需求、主体意识构成了体育公共服务伦理关系的基本要素;体育公共服务伦理关系具有开放性、具体性和张力有限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广西属于落后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获得国家批准后,进一步探究各种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全面开放开发营造良好的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核心要素是提升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合理构建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体系的路径选择,首先需要厘清公共服务能力与公共服务素质的区别,进而厘清公共服务能力各实施主体的区别;然后从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角度对公共服务能力进行梳理,并重点探析主要问题及成因;最后进一步强化与优化公共服务能力,要以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引领,以公共服务素质为依托,重点抓好公共责任能力、群众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现代行政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五大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0.
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与对策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状况始终存在,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其基本格局是东部地区的发展远快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教育资源最为匮乏。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政府教育经费投入、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因地制宜改革高等教育制度;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多渠道办学;充分发挥东部地区高校的科技创新与带头作用;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