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易 《群众》2009,(11):34-34
30年前,“碧溪之路”作为一种模式.开始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全新尝试.揭开了苏南乡镇企业蓬勃兴起全面发展的辉煌序幕。30年后.我们重提“碧溪之路”,既不是单纯的怀旧式的回顾和总结,也不是简单的模式运作上的倡导和传承.而关键重在深刻地认识和确立“碧溪之路”的理念特质,并予以全新概念上的意义和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闵勇 《群众》2009,(11):59-60
上世纪80年代,作为“草根工业”的乡镇企业在常熟、在苏南蓬勃兴起,碧溪农民勇于开拓,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亦工又亦农”的“碧溪之路”,成为常熟发展乡镇工业的典型,成为“苏南模式”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张俊华 《群众》2009,(11):50-52
改革开放以来,碧溪人民闯出“碧溪之路”,并在实践中持续探索发展,不断丰富发展内涵,使“碧溪之路”越走越宽广。其中一个重要保证,是碧溪镇历届党委班子,都能专心致志抓党建,凝心聚力谋发展,用党建工作的成效保障决策的科学性、执行的高效性,为碧溪改革发展导航、助推。  相似文献   

4.
谢建刚 《群众》2009,(11):31-33
在上世纪80年代初,碧溪人民开创了在全国引起很大影响的“碧溪之路”。如今.这条“碧溪之路”走得怎么样?碧溪人民在新世纪又有什么新的创举?城乡一体化的实践难题如何破解?农民市民化路在何方?碧溪人民30年来的开拓实践,为“新苏南模式”着上了浓烈的色彩.为经济发达县市的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新鲜的经验。本文从理性的角度,对“碧溪之路”的创新发展问题,作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5.
唐晓 《群众》2009,(11):61-64
在上世纪80年代初,碧溪人民开创了在全国引起很大影响的“碧溪之路”。如今,这条“碧溪之路”走得怎么样?碧溪人民在新世纪又有什么新的创举?城乡一体化的实践难题如何破解?农民市民化路在何方?碧溪人民三十年来的开拓实践,为“新苏南模式”着上了浓烈的色彩,为经济发达县市的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新鲜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序言     
周毅之 《群众》2009,(11):4-5
碧溪,在上世纪70年代.还是苏南长江边一个封闭落后的穷乡村。80年代初,碧溪农民敢为人先.大胆发展社队企业.闯出了“离土不离乡,亦工又亦农”的“碧溪之路”,在全国引起极大影响,《人民日报》曾经在头版专门报道了碧溪农民的创新实践。当时到碧溪参观的各级领导与媒体记者达十几万.对推进我国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7.
《群众》2009,(11):F0004-F0004
碧溪镇,国家级常熟经济开发区、常熟港、常熟出口加工区和正在崛起的常熟市滨江新城所在地、苏通大桥南桥头堡。镇域面积113.7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5万人。昔日的碧溪,曾经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碧溪之路享誉全国;  相似文献   

8.
李兰芬 《群众》2009,(11):21-23
走进碧溪,农村城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惊叹于这个“人均不到八分地”的偏僻小乡村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修筑了一条以“消除贫穷、共同富裕、改善民生”为理念诉求的“碧溪之路”。  相似文献   

9.
赵洪生 《群众》2009,(11):13-14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和常熟市委党校、碧溪镇党委联合召开《碧溪之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与思考》研讨会,回顾总结“碧溪之路”的时代背景、实践经验和历史贡献,着重罔绕”碧溪之路“的传承和创新各抒己见,建言献策。这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商中尧 《群众》2009,(11):57-58
25年前,在全国人民的眼中,常熟碧溪乡以繁荣的乡镇企业和精致的小城镇建设而名闻天下。1984年2月,《人民日报》、新华社先后对碧溪乡发展社队工业的做法予以肯定。“碧溪之路”由此声誉鹊起,成为苏南模式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徐伟荣 《群众》2009,(11):26-27
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的今天,重新对当年名闻遐迩的“碧溪之路”进行回顾总结并探讨未来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定向,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旭章 《群众》2009,(11):28-30
常熟碧溪人开创的“碧溪之路”是在我国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资源,从一个传统的农村走向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道路。三十年的巨大变迁,碧溪人实现了由农业经济为主导向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移,由封闭分散的农村经济向开放集中的城镇经济的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相似文献   

13.
蒋忠友 《群众》2009,(11):24-25
“碧溪之路”、“碧溪新路”有不同之处,但不是两条路。也不是对立的,而是一条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同样一条路,前者着眼弘扬,后者则着手开创。这是我在碧溪镇学习和感受后的两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莫君伟  刘长城 《群众》2009,(11):55-57
碧溪,一个美丽的名字: 碧溪,一个响亮的名字! 1984年初,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视察江苏常熟市碧溪镇,对碧溪发展乡镇企业、建设新型集镇、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当年《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各大媒体都以显要位置予以报道,指出碧溪农民离土不离乡,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09,(11):6-12,30
在上世纪80年代初.碧溪农民开创了在全国引起很大影响的“碧溪之路”。碧溪农民30年来的持续开拓创新,为“新苏南模式”着上了浓烈的色彩.为经济发达县市的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新鲜的经验。如今的碧溪镇,已经成为常熟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镇域典型.苏南地区农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生动例证。  相似文献   

16.
陈忠 《群众》2009,(11):18-20
碧溪镇的实践给人们多方面的启迪。其中,对我国城镇科学发展也启示良多。碧溪走了一条从“城乡一体化”走向“有特色的城镇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赵强 《群众》2009,(11):47-49,54
一、碧溪之路:苏南模式的早期开创者和实践者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受不同经济发展条件影响的差异化经济发展实践催生了众多经济发展模式。其中,位于长三角的苏南地区,基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以及深受吴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产权体制、以乡镇企业为生产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8.
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是信息化,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走城乡统等新型工业化之路是提升中西部地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西部地区要紧紧围绕以信息化改造乡镇工业、传统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与高附加值农业来改变农村信息化相对滞后的状况,最终通过城市、农村新型工业化的互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平昌县以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以资源优化配置为突破口,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新的机制为重点,以一项领军、多项并进的改革方式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为解决“三农”问题探索一条体制“瘦身”和机制创新之路,从某种程度上进行了破解乡镇机构改革难题的尝试。改革动因:“四难”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乡镇区划不合理,资源优化配置难。区划调整前,平昌县辖10个工委、13个办事处、61个乡镇。幅员40平方公里以下的乡镇35个,占57%;无集市的乡镇8个,占13%;人口2万人以下的乡镇多达54个,占89%。城乡分割、工农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十…  相似文献   

20.
正站在富川瑶族自治县碧溪湖边,湖畔变身"梳妆台",白鹭翩翩照镜来,漫山遍野披绿装,一年四季果飘香。这是有"瑶乡明珠"之称的富川瑶族自治县生态美的生动写照。从富川白沙镇往县城方向走,进入莲山镇,公路左边是华润循环产业园,右边是绿浪滚滚、一望无际的万亩脐橙果园,这是富川瑶族自治县近几年坚持走生态立县之路结出的硕果。生态农业蓬勃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是大势所趋,希望所在。富川瑶族自治县坚持产业发展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