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萌萌 《法制与社会》2010,(13):109-109,142
在当代法制发达的国家,用新闻媒介来监督司法的运行已成为一种成熟的监督模式,但是二者间对立合作的关系却不容忽视。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新闻监督在司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新闻自由与法治国家必备要素的司法独立与公正之间的关系日益重要,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自由与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将会被损害。  相似文献   

2.
隐私权是一项基本人格权,新闻自由是言论出版自由等宪法权利的延伸,两者存在天然冲突。晚清民国时期开始讨论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冲突的问题,囿于法文化差异,政府长期将隐私权限缩在特权阶层专属的"阴私"范围,无视普通民众权益;在法制层面政府以阴私或名誉保护为借口实行新闻专制,并没有形成具有确定性的隐私保护法规;在实践层面新闻业滥用新闻自由忽视新闻法规,肆意践踏公众隐私权。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法制取得长足进展,未来我国法律对隐私权无论采用直接保护还是间接保护,都必须考虑新闻法规处置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冲突的制度惯性。  相似文献   

3.
<正> 1989年2月2日,中国新闻法制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召开了该中心自去年9月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新闻立法座谈会。该中心的部分顾问、正、副研究员共五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就新闻立法所涉及到的重要问题各抒己见,呼吁加快新闻立法,保障社会主义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4.
法制新闻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产物。短短 2 0年 ,法制报刊如雨后春笋 ,法制新闻工作者队伍迅速发展 ,是全民法制教育的主力军。法制新闻已成为党的新闻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与之极不相称的是人才培养的滞后 ,由此而表现出 2 0年来层出不穷的新闻官司 ,法制新闻理论研究的空白等等。法制新闻是一门新兴学科 ,它处在法学与新闻学边缘的交叉地 ,亟需培养既懂法律又懂新闻兼及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改善现状 ,建设这门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5.
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历来被认为是现代法制社会的两大支柱。新闻自由是宪法所规定的一项公民基本的权利,它是司法公开的重要形式,保证司法公正的有效途径。司法独立是一项被社会公认和普遍遵循的原则,它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为司法公正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护墙。但是现实社会中,由于媒体或者司法机关的原因,二者的冲突不可避免。本文在阐述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基本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二者冲突的现象及缘起,了解国外处理二者关系的先进做法,为我国协调二者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法制新闻有重要的、现实的积极价值:由于宣教目的的潜在性,可以有效消除受传者的逆反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对公众实现法制宣教价值。同时,法制新闻还有另外三个积极价值:1.舆论监督价值;2.社会预警价值;3.法律服务价值。当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所致,法制新闻不免存在某些负面效应。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法制新闻在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司法部法制宣传司主办,法制日报社、中共黑龙江省委依法治省办公室、中共哈尔滨市委依法治市办公室承办的2009年度全国法制新闻研讨会于8月17日在哈尔滨召开。司法部副部长、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会长张苏军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司长、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常务副会长肖义舜、法制日报社社长、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副会长贾京平分别主持了会议。会议主题为:“法制传媒创新与发展”。全国各地的学者和法制新闻工作者8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张晓蕾 《政府法制》2009,(17):51-51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新闻舆论监督成为社会良性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的新闻界在走向法制化的同时面临着重重困难:新闻“权力”的异化、正义与良知被遗弃、部分新闻工作者没有社会责任心、假新闻泛滥、有偿新闻屡禁不止、新闻官司倍增……在保持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天平上,我们应该向哪一方倾斜,或者是怎样才能保持双方平衡呢?新闻活动中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9.
司法独立涵盖司法权独立、法院独立与法官独立三层含义;新闻监督是媒体所享有的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新闻监督的对象主要集中于社会公共领域尤其是公共权力所涉及与延伸的范围;司法独立与新闻监督的内在统一源于其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司法独立与新闻监督的实质冲突是公民权利冲突的外在表现;秉持现代司法理念、加快新闻立法与坚持法律至上是平衡二者关系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司法独立与新闻自由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独立与新闻自由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和谐与冲突并存。二者内在价值的冲突在特定的情景下不可避免引致司法活动与新闻舆论关系的紧张。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标准和措施寻求新闻自由价值与司法独立价值之间的平衡,使二者各得其所才是构建民主社会和法治国家的长久之策。  相似文献   

11.
新闻立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煜虹 《行政与法》2003,(12):87-89
新闻传播活动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涉及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任何国家都需要通过适合本国情况的新闻法规范这一重要领域的活动。我国新闻法制建设历史悠久,特别是建国后进行了大量修订和补充工作,但是始终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的新闻法,这与我国日益蓬勃复杂的新闻传播事业,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情况不相适应。我国新闻立法进程缓慢的问题主要在于认识上的偏差,要适时、顺利的出台和实施新闻法,必须从法制意识和对新闻自由的理解方面寻找原因,弥补不足。  相似文献   

12.
司法独立是法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法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从理论上探讨具有司法与行政合一传统的中国如何实现司法独立,进而推进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证、中西方比较等视角对司法独立的提出与确立、司法独立在中国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司法独立的结构要素、司法独立的社会条件与法制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揭示司法独立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新闻法制走着各自不同的历程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新闻法制以义务为本位,侧重限制,西方新闻法制以权利为本位,侧重规范,从法律规则的角度讲,中国新闻法律规则属于义务性规则,西方法律规则属于权利性规则。"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限制的思想根源,"天赋人权"则成为规范的思想武器。限制是基于对后果的防范,规范是基于对过程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法制新闻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制新闻工作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认清形势、明确职责、找准定位、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公正有利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5.
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追求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以普及法律知识为重要特色的法制新闻在中央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和普法教育的宏观背景下,应该成为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力量,承担起宣传法治、推动法治、实践法治等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6.
我国法制新闻学研究已有30年历史,本文主要收集了近5年关于法制新闻研究的成果和活动事件,旨在通过整理归纳分析法制新闻的研究现状,并梳理出研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赵中颉 《现代法学》2003,25(1):117-119
本文概述了新闻法制的现实社会背景,在此基础上,就新闻立法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思考,既肯定现行新闻法规对新闻传播活动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但同时指出现行新闻法规不能完全有效地适应当代新闻传播活动,强调建立和完善新闻法制的条件已经成熟,呼吁尽快完善社会主义新闻法制。  相似文献   

18.
法制新闻作为一种专业性新闻,是以1980年《中国法制报》的创刊为标志的。1985年开始的向全体公民普及法律常识的活动,是中国向社会主义法制迈进的一个创举,同时也促进了法制新闻的快速发展。近20年来,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基本树立起了契约观念、诉讼观念、依法办事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法制新闻报道的内容也早已涉及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作为对这个现实进行反映的法制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形成了独特的媒介文化景观。目前的法制新闻报道与早期报道相比,出现了一些值得肯定的新特点,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的媒体审判现象愈演愈烈,"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之间的冲突和平衡"已经成为传播学界和法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立足我国司法制度和新闻制度的特殊情况,通过分析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相冲突的原因和我国媒体影响司法的特殊表现形式,参照国际准则和国外具体做法,提出了理顺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之间关系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公共新闻:崛起的背景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新闻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美国新闻界兴起的一个社会运动,是新闻界面对社会的批评和信任危机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公共新闻理念诞生是对全球传媒体系、新自由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的综合作用的反叛,是从传媒消费主义时代向媒介公民时代的回归与转向。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媒体的反民主趋势正在加剧。公共新闻则致力于公民知情权的保障与新闻自由的捍卫。因此,公共新闻理论及其实践是"社会责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在媒体民主功能式微的历史条件下社会责任论演进的新阶段。但是,公共新闻依然无法从根本上真正解决保持(媒介的)利益与联系社会公众的现实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