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民众是维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体力量。不断加强两岸基层民众交流成为新时期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任务。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与台湾进行的创新合作,为两岸基层民众交流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也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但两岸民众交流的长期性、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点,对构建两岸民众的社会认同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2.
<正>一、海峡百姓论坛的基本概况2010年5月1日,在台湾省台中市隆重举行"第二届海峡百姓论坛"。本届论坛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是首次在台湾岛内举办的大  相似文献   

3.
第三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既为海峡两岸民间自发,更是闽台两岸两地百姓创举。论坛自2007年以来分别在福建福州、台湾台中和福建泉州成功举办。第三届海峡百姓论坛与历届相比,规模空前,亮点纷呈,成效突出,实现多项新的跨越,形成一些新的学术观点。本次论坛凸显了“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主题,彰显了“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的理念,蕴含着“两岸同心,共谋未来”的精神,提供了应用现代科学来验证闽台同根同源的佐证,首发《闽台百家姓》把两岸姓氏学术研究提高到新起点。论坛的民间性、草根性与广泛性充分体现了血融于水的亲情,展示了海峡两岸宗亲姓氏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交流的亲和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溯源追宗,敬祖爱乡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木必有本,水必有源,此万古不易之常道也。不明其始,何以知祖之所自出;不晰其流,何以知派之所由分。”正是基于这种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与文明自觉,两岸民众共同打造了旨在促进两岸宗亲交流的重要平台——“海峡百姓论坛”。“论坛”秉承“两岸同根闽台一家”宗旨,敦睦亲情,认祖归宗,传承文脉,建设文明。  相似文献   

5.
正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的第六届海峡百姓论坛,2014年6月20日至26日在台湾高雄市隆重举行。论坛由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华文化学院为指导单位,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台湾百姓文化交流协会、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和台湾百姓文化交流协会承办,福建省海峡百姓书画院等有关社团协办。来自两岸有关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29日-10月6日,"2008年两岸民办高校(私立大学)论坛"在台北举行.论坛以"追求卓越·永续经营"为主题,就两岸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和考察.通过交流研讨和考察,大陆民办高校代表了解了台湾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和改革趋势等问题,同时也从台湾私立大学的办学和管理中获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同胞携手共创的"海峡百姓论坛"迎来了第四届盛举,论坛自2007年以来历时四届,分别在福建福州、台湾台中和福建泉州成功举办,推动近百个姓氏的30多万人寻根谒祖。6月23日,"第四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在台湾南端的高雄市举办,与历届相比,盛况空前,亮点纷呈,成效突出,实现多项新的跨越。研究、探讨了台湾原住民与福建历史渊源关系,提出了台湾原住民和汉族都来自中国大陆的学术观点,应用现代科学来验证闽台同根同源。虽然台湾有本土化的质变,但源头始终跟大陆脱离不了关系。论坛始终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主题,以地对地、以姓对姓、以民对民,论坛的民间性、草根性与广泛性充分体现了血融于水的亲情,展示了海峡两岸宗亲姓氏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交流的亲和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两岸当局重启协商大门之际,如何建立起两岸食品安全的合作事项,已经成为两岸当局协商的重点。2008年11月4日,两岸当局签订了《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一共九个条文,总计717字,作为两岸当局在食品安全合作的第一个协议,以期有效保障两两岸民众的健康权益。根据协议,两岸当局不仅必须就涉及两岸贸易的食品安全信息相互通报,而且应该就影响两岸民众健康的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及突发事件,进行实时立即的通报。不过,协议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两岸民众应该如何救济,另外,诚信沟通的问题也考验着两岸当局的互信机制与协议的成效。若两岸当局能在协议的基础上,扩大两岸的联系和交流,建立起两岸食品安全制度化处理机制,提升管理效能,落实"反黑心、严把关、有保障"的食品安全管理目标,才能维护两岸民众的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9.
各位同胞、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今天,第五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在台湾同胞的重要祖籍地——漳州隆重举行,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对第五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前来参加论坛活动的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各界乡亲致以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0.
<正>两岸同根、闽台一家,姓氏源流、一脉相承。2007年,我们在海峡西岸的福州市成功举办"首届海峡百姓论坛暨闽台族谱展",邀请两岸专家学者和各姓宗彦贤达欢聚一堂,溯姓氏之源流,传  相似文献   

11.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是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方针,而由台湾急剧的社会变迁与台独势力的“国家”构建所带来的台湾民众在国家认同上的混乱,使大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和平统一之路更趋艰难。如何不断增加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国家认同,务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为解决两岸政治难题创造条件已成为现实面临的重大课题。两岸经济交流由于其自身特点而被赋予重大使命。本文在分析了两岸经济交流的必要性及其所彰显出来的积极效果、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对全面认识两岸经济交流与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统筹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乡镇治理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J省L市P镇为典型案例,详细梳理了近年来P镇在城乡统筹建设方面的成就和不足。从政府治理和民众需求两个角度总结了以P镇为代表的"后发赶超型"乡镇治理的基本特点,即在推动经济发展的目标指引下,地方政府通过书记挂帅、规划先行、资源整合、招商引资等措施实现了体制内"上下共谋"式运作,在短期内取得了卓越的经济和社会绩效。但与此同时,在发展式导向的指引下,基层民众的需求只能被动输入,存在民意表达缺失的状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常态下,"后发赶超型"的乡镇治理模式将会暴露其脱离实际和滋生腐败的潜在弊端,难以具有可持续性。因此,需要从观念、制度和组织三个方面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基层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港澳台交流作为两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曾有效地促进了三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三地民众带来福祉,同时也对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基石作用的"九二共识",20年前在香港达成。澳门1995年建立的"一机到底、飞行两岸"的航班模式,在2008年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实现之前,是两岸交流的最便捷渠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港澳台交流深入发展,应该聚焦关键的着力点:一是要相互尊重包容,共襄民族复兴盛举;二是要相互学习借鉴,造福三地民众;三是要相互关心呵护,铲除不合时宜的交流限制;四是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对方。  相似文献   

14.
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时刻,"青年踏寻孔子行脚"活动为两岸青年克服认同障碍、深化文化交流开辟了崭新道路.进一步加强两岸青年文化交流,一是要强化组织规划,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二是要强化文化纽带,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三是要践行社会责任,培育青年优秀品格;四是要树立国际视野,推动青年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梦与谱牒文化”为议题的“第五届海峡百姓论坛”于2013年6月15日至17日在台湾同胞的重要祖籍地——福建省漳州市隆重举行。论坛由中华海外联谊会、中华文化学院为指导单位,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海外联谊会、漳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漳州市海外联谊会、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高雄市百姓交流协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6.
两岸在社区领域的广泛交流日渐成为推动两岸社会交流及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社区领域交流与合作既包括两岸社区之间展开的交流互动,亦包括台胞所驻祖国大陆社区中的同胞交流,二者均已形成丰富多元的交流合作模式。要寻找到两岸同胞对接融合的方法途径,探寻民众意愿“最佳结合点”,提高两岸社区之间的粘合度和融合度,着力把交流成果转化为争取人心融合发展实效。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1月23日,我国政府正式宣告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并颁布了相应的识别规则。从国际法的角度看,"防空识别区"的提出,最早是源于国内法上维护沿海国防安全的需要。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发展,该领域仍然缺乏可遵循的国际法规范。目前,接受这一规则的国家逐渐增多,但由于国际通例的形成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防空识别区"制度本质上仍是一种正在形成之中的国际习惯。对中国来说,如何从国际规则的参与者转变为规则的制定者,进而通过对规则的把握,实现和维护我国国家利益是我们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防空识别区"的设立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应当从国内法上对"防空识别区"进行严格规范,并重视与海峡对岸的合作与沟通,建立"防空识别区"的两岸合作长效机制,更好地为我国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服务。  相似文献   

18.
闽南文化是海峡两岸闽南人共同创造的优秀地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海峡两岸、港澳同胞以及世界各地闽南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共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发展及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以闽南文化研究为突破口加快海峡两岸文化共同体的研究,对于发挥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两岸民众的心灵沟通,更好推动两岸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为进一步弘扬岭南文化,加强粤台文化交流,开展文化统战工作,以文化艺术为平台,通过文化软实力来增强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凝聚两岸共识,2013年9月下旬,广东中华文化学院"两岸同心?书画同源"书画摄影文化交流团赴台湾进行交流和考察。参加此次文化交流的人员基本上是第一次到台湾,在此之前大家对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情况只有间接认识,了解不深。通过交流考察,看到了一些实际的情况,认识  相似文献   

20.
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的首届“海峡百姓论坛”暨闽台族谱展于2007年9月20日在福州举行。论坛吸引了两岸和港澳及海外专家学者270多人参加,其中台湾专家学者100多名。福建省领导和有关单位负责人都应邀出席论坛并做了重要讲话。本次活动是由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福建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