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半年前,我的婚姻出现了矛盾,于是我与丈夫分居了。丈夫爱我,我也知道有时婚姻的责任是双方的,但我似乎已经对我们这种长久的生活厌倦了。我们之所以选择分居而不是离婚,是因为我们都无法确定离婚之后会不会后悔。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他———一个英俊浪漫、事业有成、爱好广泛的男人,那时他已经离异三年,有个儿子。我们谈得来,不知不觉地陷了进去。因为他的事业,因为他对过去家庭的责任感,因为他有自己的爱好,虽然我知道他非常爱我,但我更清楚,他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会限制他属于我的时间和感情。我的先生是我大学的校友,我们有…  相似文献   

2.
2000年 7月的一天,记者在长春市某看守所采访了杀害丈夫的犯罪嫌疑人汪美玉。其实,汪美玉和丈夫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她不断地受到丈夫蔑视。蔑视,也能杀人。   1970年,王宝山出生在青海省一个偏远的乡村,种田的父母一年辛辛苦苦干下来,打下的粮食常常不够家里吃用。王宝山从小沉默寡言,酷爱读书,《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深深地吸引了他,成了他的偶像。王宝山立志走出大西北,过上富人的生活。   1989年, 19岁的王宝山如愿以偿,考上了长春市一所大学,毕业后,就留在这所大学里工作。王宝山眉清目秀,文质彬彬,做什么…  相似文献   

3.
30岁的许惠和丈夫恋爱、结婚4年,表面上看起来这对生活在繁华城市的年轻夫妇过得很滋润,丈夫研究生毕业留在一所大学任教,32岁就担任副教授,惠在一家报社工作。  相似文献   

4.
30岁的许惠和丈夫恋爱、结婚4年,表面上看起来这对生活在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上海的年轻夫妇过得很滋润,丈夫研究生毕业留在上海的一所大学任教,32岁就担任副教授,许惠在一家报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45岁的女人,大学教师这个稳定的职业得以让我的生活平静而又悠闲,女儿已经上了大学,不用再操什么心了。丈夫在一家省级报社工作,虽然职务不高但收入相当可观,我们刚刚买了一套小复式房子,有足够的钱购物,有充足的时间去享受。心境被打破是在两个月前,丈夫的单位为职工们装了宽带网,刚开始,我只是到网上浏览一下我感兴趣的新闻和时尚资讯,偶然有一天,我进入了一个聊天室,遇到了“欢乐英雄”后,就再也离不开“他”了,一连串难以启齿的事情发生了。那天,我是以一个过客的身份进入这个聊天室的,没有任何性别和年龄特征,“欢乐英雄”一上…  相似文献   

6.
詹蒙 《今日广西》2007,(3):53-55
丈夫有了“婚外情” 我结婚两年了,丈夫胡伟光是大连市高校的一位老师,我们的婚姻平淡却美满。我的父亲是经商的,我是他们的独生女。他们并不满意我的婚姻,说他与我的条件相差得太远:父母从小离异,他的妈妈靠开小卖店含辛菇苦地把他送上了大学。结婚没有房子,还要养活自己的母亲。但第一次见面,他已经深深地吸引了我。那时候,他就把他家里的情况如实地跟我说了。他说,如果女方不能接受他的母亲,他绝对不会结婚。就凭这句话,我就决定跟定了他。结婚的房子是我父母准备的。结婚两年来,他对我父母毕恭毕敬,但是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他决定考研究生,但是两次都差几分而落榜。我发现两次落榜的打击对丈夫实在是太大了。这一年来,他跟我的交流越来越少,而沉湎于网络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多。有一次,他竟忘记了去给我妈妈拜寿的时间,害得我在公交车站傻等了一个小时。最可气的是,他的手机没电了,也不知道充电。家里电话线也被拔掉了。  相似文献   

7.
学问与人生     
当我们来到大学,生命中就有了一段宝贵的时光叫大学生涯。比起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四年很快就会过去,我们怎么来看待这四年的大学生涯?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我们都会很珍惜这段时光,但在今天,它却成了问题。因为今天,人们似乎把四年的大学生活看成是谋取好职业的途径和手段,大学俨然变成了一个职业培训所。这样一种大学教学的功利主义倾向到处蔓延,以至于遗失了大学教育的初衷。在我看来,“University(大学)”是一个民族的科学共同体,一个民族的精神中心。这里有一批人,守护着民族的精神家园,担当着推动科学进步的使命。一句话,这里是追求真理的地方。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在人生的青年阶段,能够有四年的时间来到这样一个追求真理的地方,应当是非常幸运的。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可以有一段暂时与现实社会的利益体系相脱离的平静时光。  相似文献   

8.
我身边有一些非富即贵的朋友,每次和他们在一块儿我就感觉比他们矮一截,我也想过上那种优越的生活,可没想到人一有贪心,这灾难人生也就开始了。1998年我和丈夫结婚后在娘家住了两年,2000年婆家给了4万块钱买房用。当时4万块钱买两室一厅是绰绰有余,但是我不满足,一心想和朋友攀比。就借了5万块钱,买了一个顶楼120平米的房子,住了三年又不满足了,我又借五万,换了一套在二层的、一百三十平米的房子,还带一个三十平米的车库,加在一起正好是一百六十平米。当时我还想,楼房是精装修,底下还有车库,这回这房子太好了,太随心了,我这一辈子都不换了,一辈子都不卖了,这一步都到位了。  相似文献   

9.
我和丈夫于1985年结婚。由于婚前缺乏了解,婚后感情一直不太好。1987年,儿子出生后,丈夫对我和孩子不管不问。1990年,丈夫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几年来不仅没往家里交过~分钱,还经常借口业务繁忙有家不归。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基本上是随我公婆生活。因我工资低,仅能维持自己日常生活开支,因此孩子上学的费用也是公婆帮助支付的。现在孩子大了,我打算和丈夫结束这名存实亡的婚姻。可丈夫说,如果离婚,他不要孩子,也不付抚养费。可是离婚后,我既没房子,也没有抚养孩子的经济能力。我的公婆均已退休,且无任何经济负担,况且孩子…  相似文献   

10.
我两次专诚拜谒一所旧去的大学,它被陈列在一座年轻的纪念馆里,暗发辉光。我有时其实就生活在这所大学的遗址上。我朦朦胧胧地感到,这所只存在过八年多的大学,千年间曾未有过,千年后也将军有(冯友兰撰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则言:“联合大学之始终,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  相似文献   

11.
问:我和丈夫一年前结婚。因婚前对他了解不够,婚后发现他经常在外不务正业,回到家中对我不是打就是骂,还欠下了10000元吃喝债务。我忍无可忍,就起诉到法院,要求和他离婚。丈夫同意和我离婚,但同时提出,他欠的10000元债务是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所欠,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要求我承担5000元。请问,我应承担在婚姻存续期间丈夫所欠的吃喝债务吗? ——读者一鸣 答:一鸣读者,首先,肯定地告诉你,你不应承担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丈夫所欠的吃喝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1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  相似文献   

12.
聋哑人,是在无声世界中生活的群体。听力正常的人住住体会不到聋哑人内心的苦痛与孤独。 今年我26岁,刚刚结婚。我新婚的丈夫是我大学同学,他是后天性聋哑。 在此之前,我从小到大一直都觉得很孤独,大家说我内向,其实多半因为我是聋哑人听不见,不会说话。我在聋哑学校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家庭妇女,家里的日子靠我丈夫打零工维持。前年他病倒了,我们的生活极度困难,念大学的两个孩子差点失学,家里差点揭不开锅。这时居民委帮了我们的大忙,经与有关部门联系给我安排了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岗位。做小区广场的卫生保洁员。工作累点,工资也不高。可有了这份工作,  相似文献   

14.
陆逸佳 《台声》2013,(12):94-94
初到台湾总会有一些担心和顾虑,担心同学是否会用异样的态度对待我,担心老师是否会因为政治敏感等因素对我另眼相看,担心若是和台湾同学一起住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的不同会不会造成不和睦……各种担忧充斥着我紧张的心。但是经过在台湾学习生活的这一年,很多顾虑和担心都是大可不必的,反而我很庆幸当初能选择来到台湾度过我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5.
笔耕的快乐     
唐英 《云南人大》2008,(4):44-44
师范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郊区中学任教。大学期间,我的学习成绩是班里五个优秀生之一,而且我还是学校各项活动的积极分子,论成绩,论品德,哪一点都不比别人差。为什么我就要到这么落后的学校来,而那些有家庭背景的同学,纷纷走进了各大机关,难道就因为我没有一个有权有势的好爸爸吗?想到这些,心情沮丧到了极点,我觉得命运对我太不公平了。  相似文献   

16.
孙颐 《当代思潮》2012,(7):27-31
一、我为什么要批判现行高考制度新中国的高考制度,开始于1952年,到今年刚好是一甲子。其问,因为“文革”,被强行中断十余年。我们曾经受益于高考制度的恢复。1977年,如果不是重启高考制度,我和许多同代人就难以迈进大学的校门,当然,改革开放所急需的各层次人才,也不会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广袤的国土上。从情感上说,我不愿意批判它。长时间的思考之后,我不得不承认,30多年来,高考制度逐步僵化、异化,所造成的问题,早就超越了教育的边界,成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沉重包袱。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儿子:听说你已经接到今秋上圣·安多流斯大学念书的入学通知,但是你对于这所优秀大学并不热衷,真使我感到惊讶。为父并不希望将你推到不愿意去的地方。因为,我看到过太多生活中备受干涉的儿子,他们活得并不快乐,我想对你说的是──人生只有一次。儿子,你应尽心竭力地面对人生。就我所知,许多人年届35岁、45岁,甚至55岁的时候,依然感叹:“时运不济。”其中,90%的人以各种借口为自己的人生一无所获、事业一无所有作辩白;而剩余的10%的人,则坦承年轻时对于人生的挑战并未全力以赴。我深为这些人感到惋惜。我想,这些人刚…  相似文献   

18.
陆陆续续编了一年的《黑洞》,先是被上来就先声夺人、继而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尔后,终于被文中主人公直率、执著的性格所打动,就像许多迷恋这部作品的读者一样。  老实说,起先我并不太欣赏刘振汉这个人物。我问自己,也冒昧问过作者张成功,难道忠于职守的刑警队长就该是这副样子:瞧谁不顺眼就横眉冷对,老婆孩子朋友概莫能外;碰到问题硬邦邦就撞将上去一点弯也不会拐?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为女性,我尤其不赞成刘振汉在妻子面前的那种毫不通融,就仿佛他面对的是又一个可恨的腐败堕落分子,而不是生活上处处迁…  相似文献   

19.
我不是给你们讲在国外的感受的合 适人选,因为我已经在国内生活了。虽然我在国外生活了11年,但我没有加入美国国籍。因为在中国做律师必须是中国公民。 经常有人问我,现在有一种趋势,留学生侧重于“留”而非“学”,你在美国拥有良好的职业和生活条件,为什么还回来。朋友教我一句最简单的答案——“爱国”。我是为了回来而离开的。从1986年到美国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想在那儿呆着。当然回来的时间却整整耽搁了8年半。 小时候,我家住在国务院宿舍里,当时有一个“摘帽右派”,他是原北平朝阳大学毕业后到山东开办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相似文献   

20.
细想想我这个人从小就是一时一刻脑子不闲着,从学习走路就想着我能跑,跑几步就想跳着跑,学戏了就想上台,上了台能演个小零碎角色,又想好好唱,当主角成大角儿。一个欲望接着一个目标,不敢说孜孜不倦,就是不闲着向前奔。唱戏的艺人在那时地位低,生活苦,同行是冤家,好嫉妒,我都不放在心上。你嫉妒我,我不嫉妒你,嫉妒是对自己失去信心的表现。到了1950年我的事业已有了成绩,在全国甚至国外有了名气,也成家立业了。正当一路顺风,青云直上的时刻,不想在新中国却遇到一场大灾难。最可怕的是政治上抬不起头来,看上去是我失败了;可我内心自信更要好好练功,戏唱得更好。我蹩足了一定要"翻身"的劲头!最苦的日于是1958年,那时因为我不答应跟错划右派的丈夫离婚,也被戴上右派帽子。戴着右派帽子我不背包袱。尽管那时我上有父母和公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