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学良先生病逝的噩耗,使国人深为悲痛,人们怀念这位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千古功臣”的历史老人。张学良先生之所以被誉为“千古功臣”,第一,是1929年的东北易帜,张学良的这一决定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分裂中国、吞并东北的阴谋,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宣告了中国自清朝末年以来分裂、割据、混乱的结束,至少实现了  相似文献   

2.
秦九凤 《传承》2003,(6):44
●秦九凤1994年夏季的一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来到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她手捧一束红色、紫色等搭配组合的鲜花,虔诚地站在纪念大厅周恩来汉白玉坐像前,眼含泪水,深情地凝望着,一边一次又一次地鞠躬,一边轻声地念叨着:“姑父,我代表爸爸、妈妈看您来了,您老人家听到我叫您了吗?……”随后,老人把她那束从千里之外带来的鲜花恭敬地捧放到周恩来坐姿塑像前。我们把老太太扶进接待室与她交谈。从交谈中我们得知,这位老太太名叫赵忠绮,是我国早期教育界著名人士赵光宸的长女。赵光宸,字丹文,1918年进天津南开学校读书,1919年和周恩来等一起投身…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中南海,至今仍按原样陈设摆放的原周恩来、邓颖超生活工作过的西花厅后客厅,悬挂有两幅国画。一幅是国民党民主派著名领袖、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香凝为周恩来、邓颖超银婚纪念绘赠的。另一幅就是现在仍健在的全国政协委员郭秀仪老人于1982年赠给邓颖超同志的。 这幅国画长103.5cm,宽37.5cm。整个画面由最上部的红枫、中部盛开的海棠花和下部怒放的芍药花组成。画的右上方有郭秀仪的题诗一首:“芍药心丹枫叶红,海棠如火共春融;此花此叶情无限,溶入亿人心坎中。”诗末还有“郭秀仪画呈”、“邓颖超大姐并属留…  相似文献   

4.
三、慷慨陈词1976年天安门诗抄 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病逝,9日清晨广播这个噩耗惊动了亿万中国百姓,政协直属学习组的老人们自然不能例外。9日上午正好是学习组学习的时间,9时前学习组成员纷纷提前到会,召集人赵朴初、于树德、王芸生、程思远商定,学习会从即日开始,暂时中止批判“三项指示”为纲(实为稍后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学习内容,改为悼念周恩来总理,并要我和另一位小组秘书向学习办公室报告,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自此至1月15日周总理追悼会,又延至一月下旬,全组二十余人几乎人人发言,追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间特殊的“教室”。不到20平方米的地方坐着30来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师”是讲台上的一台电视机,电视机旁还坐着一位老人。当电视里的“空中老年大学”节目开始后。所有老人的目光都投向电视机旁老人的手,他快速地打着手语,将节目主持人的话翻译给大家“听”。  相似文献   

6.
《传承》2006,(Z1)
在长期对外交际中,周恩来以机智幽默一次次地巧解人意,化险为夷,深受众人的敬佩。—次,周恩来接见了一位美国记者,对方不怀好意地问“: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恩来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却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叫马路。”—次周恩来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我国建设成就。一个西方记者问“: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略微思索后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吗?有18元8角8分。”众人一头雾水的样子,他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l元、5角、2角、l角、5分…  相似文献   

7.
“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这是开国总理周恩来逝世后,出现频率极高的话语,因为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周恩来与人民水乳交融的关系。周思来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光辉典范,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年始终佩戴的一枚纪念章,其图案就是毛泽东的手迹“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周恩来一生唯一的宗旨。周恩来心里总是装着人民,他心系群众的故事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是我们党内最了解知识分子 ,最善于做知识分子工作 ,又最为知识分子所爱戴的一位卓越领导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周恩来对于知识分子有一种一贯的、特殊的、难以割舍的情感 ,即“知识分子情结”。这种“情结”在周恩来的言谈举止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是使他能够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 ,并与知识分子们达成共鸣的初始源泉。  相似文献   

9.
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在《周恩来和他的世纪》一书中写道:“周组建的精干的袭击队把他们的行动命名为‘伍豪之剑’。而伍豪的剑是十分锋利的。”“伍豪”是周恩来的化名,“伍豪之剑”是指周恩来创建与领导的中央特科的“红色行动”。中央特科是10年内战前期中共中央的情报和政治保卫机构。1927年11月,周恩来在与南昌起义部队离散后绕道香港辗转至沪,自此至1931年离沪去中央苏区,除两去苏联历时一年外,在隐蔽战线的主战场上海共战斗生活了3年左右。在险恶的秘密斗争环境中,周恩来率领中央特科与敌斗智斗勇,为保卫中共中央安全和发展中共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周恩来多党合作理论的若干问题朱新镛周恩来是新中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开拓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理论的奠基人。本文拟就有关周恩来多党合作理论的若干问题作一些探索一建国前夕,周恩来指出,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时代既然有阶级的存在,就会有各党派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李立 《两岸关系》2003,(2):42-46
罗青长,周恩来总理生 前最后接见的人。在 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从事对台工作。在两岸50多年波谲云诡的历史中,他曾经参与过一些鲜为人知的涉台事件。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初冬的一个上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讲述了周恩来生前的最后时刻以及后事处理的那段催人泪下的往事。  相似文献   

12.
人们说,毛泽东是三峡工程的“总设计师”周恩来是三峡工程的“总工程师”。在三峡工程这一跨世纪的世界巨型水利工程中,周恩来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为三峡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最终上马建立了不朽功勋。尤其是在三峡工程的决策过程中,周恩来以一代伟人高度的科学精神和民主风范,为三峡工程的科学决策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一、20年和牵梦京,根治长江水患,这是周恩来科学决策三峡工程的们感基础早在建国之初,周恩来就很关注长江的综合治理。1950年成立长江水利委员会时,他就准备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1956年成立长江…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九龙坡区“三建立十举措”试点关爱农村空巢老人工作。“三建立”即:建立村关爱空巢老人行动领导小组,建立以村老年协会为基础的帮扶队伍、“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和“志愿者帮扶空巢者”帮扶机制。“十举措”即:一是教育引导空巢老人儿女依法赡养:二是分类关爱,将家庭困难的高龄、失能、半失能的独居或夫妻空巢老人送镇敬老院或老年公寓实行机构养老:  相似文献   

14.
阮直 《当代广西》2006,(24):19-19
“难得糊涂”,国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成了“国粹”名言或“官箴”,其著作权人是清代大名鼎鼎的郑板桥。郑板桥是怎样写出所谓“四字真言”的呢?相传郑板桥被贬官后回乡,有一天赶路已晚,借宿山间一户人家,主人是一位儒雅老人,自称“糊涂老人”,茅屋中陈列着一块方桌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堪称宝物。老人得知郑板桥是书画名家,便请他题字,以便刻于砚背,永作纪念。郑板桥见老人言谈不凡,必有来历,就题了“难得糊涂”四字,并掏出刻有“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大方印盖在落款处。因砚台比较大,尚有余地,郑板桥请老人写一段跋…  相似文献   

15.
报载,某地一老人在公园散步时,遇到一个自称是他老乡的人,并通过提及老人的几个熟人取得了老人的信任。该“老乡”称自己正在买车,但钱没地方放,要求放在老人家中,老人便信以为真。这时过来一个“傻子”,拿着一沓钱在老人面前晃  相似文献   

16.
郭春生 《群众》2023,(10):57-58
<正>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诞生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近年来,淮安区医疗保障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传承周恩来崇高品质,把“温暖”作为加强医保公共服务的品牌内核,从建设温暖组织、凝聚温暖合力、落实温暖待遇、提供温暖服务、营造温暖环境五个方面,提炼形成医保公共服务参考标准15条,彻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走出一条医保公共服务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结婚前夕,爱人王耆告诉我一个秘密,他父亲王贶甫是周恩来的表弟。婚后回到绍兴,父亲王贶甫即对我进行了“家史”教育,随后取出一叠与周恩来有关的照片,其中一张是周恩来与王贶甫兄妹等人的合影。照片的片头上写着:“翔宇表兄返乡扫墓之暇,承其过访,与贶及大姊夫章问渠兄三弟远甫三妹逸鸥内子建珍大儿慕向合摄一影于槐荫庭畔藉留鸿爪。廿八年三月卅日贶识”。由这张珍贵的照片引出了周恩来与王家的一段情  相似文献   

18.
路蔷 《八桂侨刊》2005,(1):57-58
日前,笔者采访了周恩来当年的勤务员李学文老人。当问及在周恩来身边工作的情景时,今年已77岁的李学文老人沉默良久,他凝视着窗外,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见当年的一幕一幕……突然,在他饱经沧桑的脸上显露出难以抑制的激动,对人民领袖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于是,老人的回忆把我们带到了那久远的年代。  相似文献   

19.
一些国家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开办了各种有趣的老年服务项目。老人乘车帽 :匈牙利海泽士尔市向每位年迈的老人颁发了一顶精制的老人帽。老人们外出时戴上这种帽子 ,可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老年“幼儿园” :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出现了专为65岁以上的老人准备的“第三年龄幼儿园”。“入托”的老人分早班和下午班 ,由工作人员负责接送 ,每天早晨上课前 ,老人们在一起吃“团结饭” ,上课时学习老人身体保健操。老人大学 :瑞士纳沙泰尔大学应老人的要求开办了一所老人大学。前来学习的老人最“年轻”的60岁 ,最老的80岁。学员自…  相似文献   

20.
徐焰 《现代领导》2014,(6):43-43
从1949年春进入中南海开始,周恩来便是中央领导人中最忙的一个.当时被毛泽东等人比作古时的周公旦。史称周公“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意思是吃一顿饭和洗一次澡都要中断几次接待来访者。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则称他是“全国睡眠最少的人”。自称“只是一条小毛驴” 1940年代在延安筹备“七大”时.周恩来因坚忍耐劳被党内同志称为“革命队伍里的一头骆驼”。他自己却说:“不,我只是一条小毛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