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一论坛》2004,(1):27-27
我会一致强烈谴责、坚决反对陈水扁推动所谓“公投制宪”的分裂祖国的行径。近期,在祖国宝岛台湾,又一阵“台独”逆流甚嚣尘上。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与李登辉等“台独教义派”台上台下此呼彼应,一唱一和,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极其危险的一步。岛内“台独”分裂  相似文献   

2.
“文化台独”及其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必松  颜君烈 《台声》2001,(4):16-17
长期以来,岛内分裂势力一直将“文化台独”作为制造分裂的一种重要手段,企图割断台湾与祖国的文化联系,进而改变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和“统独”心态。民进党上台执政之后,在祖国大陆、岛内民众及国际社会反“台独”的强大压力之下,不得不调整其“台独”策略,由“急独”、“硬独”、“明独”变为“缓独”、“软独”、“暗独”,将争取“实质台独”作为推行“台独”主张的主要策略 ,并鼓吹“台湾的前途必须由台湾人民自己决定”,企图为其“台独”主张披上“民主”的外衣,以此迎合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实际是想以“民…  相似文献   

3.
台湾新当局上台之后,大力推行“软性台独”,一方面发表“四不一没有”、“统合论”等言论,另一方面在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同时,利用“文化台独”割断台湾与祖国的文化联系,进而改变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和“统独”心态,扩大分裂主张在岛内民众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墨 《两岸关系》2001,(11):3-4
冠以所谓“台湾独立”之名的分裂活动,从一开始就是在台湾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领域中同时进行的。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台独”势力的发展,台湾文化领域中的分裂活动趋于猖獗。李登辉背弃一个中国原则后,同样也在文化领域进行分裂活动。去年5月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上台后,分裂活动已经遍及台湾各个文化领域。有人称之为“文化台独”,也有人称之为“去中国化”或“脱中国化”。两种概括,都指的是服务于“台独”政治目的的文化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近二三十年来,台湾的分裂势力在多元文化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旗号下利用语言文化问题推行其“台独”主张,对两岸文化“同中求异”“同中显异”“化同为异”,试图切断两岸的文化连接纽带,误导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再到蔡英文都图谋推动文化“排中性”的加剧演进,路线图是由“语言台独”过渡到“文化台独”再迈向最终的“政治台独”和“法理台独”。  相似文献   

6.
1998年秋天,天津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姚同发所长来我所访问,他谈到岛内“台独”势力活动猖獗,其一是企图割裂两岸文化渊源,为此,他表示要赴岛内作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来批驳“台独”宣扬的种种谬论。承蒙台湾《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襄助,他的研究计划得  相似文献   

7.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但这个本不成问题的事实从李登辉时代,到今天陈水扁执政三年来,台湾当局和“台独”势力极力推行从文化上“去中国化”,且愈走愈远,越来越荒唐。他们妄图从历史上与文化上把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开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警觉“文化台独”对台湾民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中华五千年  相似文献   

8.
曹骏 《统一论坛》2006,(6):25-28
以“法理台独”为基本政治诉求的民进党自成立至现在,炮制了诸多旨在改变台湾政治地位,使台湾脱离中国的“台独”谬论。在这些“台独”论调中“,台湾地位未定论”则被民进党奉为“法理台独”的理论基础。陈水扁上台后所鼓吹的诸如“公投、自决、制宪、修宪、宪改”等等“台独”主张,无一不与这个违背逻辑常识、罔顾法理的奇谈怪论相联系。因此,弄清此论的出笼背景,揭露其荒谬以及建立在此论基础上的“法理台独”的违法性极有必要。“台湾地位未定论”出笼的背景几十年来,“旧金山和约”、“华日和约”一直被“台独”鼓吹者宣扬为“台湾地位…  相似文献   

9.
刘红 《台声》2006,(12):15-16
长期以来,“台独”和反“台独”的斗争十分尖锐、复杂,斗争的结果之一是促使台湾民众对于这一关系台湾前途的问题,进行理性、务实思考,“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维持现状”成为台湾主流民意,也是岛内广大民众和有识之士的共识。在这一基础上,“台独”的挑衅在加剧,反“台独”力量在逐渐增长。“维持现状”主流民意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台独”的嚣张和衰败。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分子的煽动下,“台独”由非法变合法,由合法变嚣张,由嚣张变执政。“台独”演变的过程,一方面是“台独…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华民族已跨入伟大复兴的新世纪,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成为国家和民族的头等大事。“一国两制”的伟大方针已有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成功实践,对解决台湾问题作出了成功的探索,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乃为最佳模式。尽管当前台湾的“台独”分子气焰嚣张,并且鼓吹“文化台独”,企图从文化上割断台湾和祖国的关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每当选举或危机来临,陈水扁当局的“台独”梦呓就会发作。2007年和2008年是台湾选举的重要年份,各界对陈水扁当局的“台独”蠢动早有心理准备。果然,3月4日,陈水扁在出席海外“台独”组织“台湾人公共事务会”成立25周年晚宴的过程中,抛出了“四要一没有”的主张,即所谓“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台湾要发展、台湾没有所谓左右的问题,只有统独的问题”。陈水扁的言论再次表明,他是一个毫无诚信的“台独”政客,  相似文献   

12.
王建民 《台声》2013,(8):50-51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社会全方他交流与关于两岸政治对话的热烈讨论,近一时期台湾岛内掀起新一波两岸论述尤其是“统独”论述的大讨论,并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一方面,“台独”主张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挑战,“台独建困元市场”与“台独不可行”逐步成为新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国 务院台湾事务办公 室新闻发言人就“台 独”分裂势力举行所谓“台湾正名”游行发表如下谈话: 9月6日,在台湾当局支持下,“台独”分裂势力策划在台北举行了所谓“台湾正名”游行。这是近年来“台独”分裂势力进行“渐进式台独”活动的步骤之一。李登辉等“台独”分子提出的所谓“台湾正名”,旨在图谋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违反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台湾主流民意,严重破坏两岸关系,违背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分裂不得人心,“台独”没有出路。我们相信,广大台湾同胞会明辨是非,反对一切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中国最终走向完全统一的历…  相似文献   

14.
蔡子民 《台声》2001,(4):14-15
80年代初以来,执政的蒋经国为巩固国民党政权而推行政治“本土化”,党外人士接过“本土化”口号,开展党外运动。“本土化”以台湾意识为基础,对群众有号召力,很快就从政治层面扩展到文化各方面, 90年代达到高潮。“本土化”蜕变为“台湾主体性”,从而使得从台湾意识中异化出“台独”意识,形成了“脱中国化”、“文化台独”的分裂主义思潮。 台湾“本土化”思潮的由来   台湾光复后,国民党政权代表中国接收台湾,以去台官僚垄断台湾的政治经济资源,压制台湾人,因而台湾民众于 1947年起来反抗,史称“ 2· 28”事件。台湾民众…  相似文献   

15.
去年,死硬“台独”分子吕秀莲鼓吹“台湾地位未定”、两岸是“远亲近邻”;今年3月18日,“台独资政”金美龄等人又利用岛内外“台独”分子举行所谓“世界台湾人大会”的机会,疯狂叫嚣“用公投方式,将中华民国国号改为台湾国”。这是赤裸裸的“台独”叫嚣。但历史史实、政治现实和国际法理论都证明,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不容改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台湾问题的逐步升温,台湾意识再度引起两岸人民的高度关注,某些台湾的政要或学者可谓言必称“台湾意识”,使它成为岛内一些政治势力获取选民支持和政治资源的宣传符号,成为“台独”分子推行“台独意识”的思想基础。但台湾意识并非“台独意识”,正确理解和对待台湾人民由于特殊的历史因素形成的台湾意识,是争取台湾民心归向祖国,实现统一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7.
毕松 《台声》2002,(2):1-1
台湾当局领导人在上台之初曾经口口声声要让台湾百姓“放心”,并作出了“不会宣布台独”等承诺。这说明,台湾当局领导人心里明白,广大台湾民众希望安定、希望和平,反对“台独”,担心推行“台独”分裂路线会挑起两岸关系紧张甚至冲突。然而,一年多来,台湾当局领导人是怎样遵守当初的“承诺”的?又是如何让台湾百姓“放心”的呢?最近,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在海外“台独”组织“台湾人公共事务委员会”(FAPA)的大会上公开宣布,他已批准在台湾居民的护照上加注英文“台湾”字样,并且声称这是给FAPA“最好的礼物”。此言一出,舆论…  相似文献   

18.
鞠海涛 《两岸关系》2003,(10):14-15
9月6日,在台湾当局的支持下,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在台北举行了所谓“会师总统府、前进联合国”的“台湾正名大游行”,李登辉再次鼓吹“建立以台湾主权为主体性的国家”。这是近期来“台独”分裂势力推行“渐进式台独”的又一严重步骤。这一明显具有危险性和挑衅性的举动,是“台独”分裂势力在岛内掀起的新一波恶浪。  相似文献   

19.
刘红 《台声》2007,(10):10-13
陈水扁当局的执政及其疯狂进行的“台独”活动,特别是近期“人联公投”和制订“正常国家决议文”等一系列“极端台独”活动的推行,以及“台湾本来就是‘台独’”,“一个新而独立的国家已经诞生,这个国家就是台湾”、“‘台湾国’要出场了”等“极端台独”主张的喧嚣,提醒人们“台独”已经成为现阶段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突出因素,反对“台独”的铤而走险,成为现阶段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肖剑 《两岸关系》2001,(3):14-16
吕秀莲是“台独”急先锋,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她成为“副总统”。她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即领头闹“台独”,九十年代,她又跑到日本发表《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是台湾人的大幸,幸亏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等厥词,上台后并在台湾鼓吹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遭到海内外中国人的一致谴责。 新世纪伊始,惯讲“台独”惊人之语的吕秀莲又在台湾民众面前上演了一出“好戏”,折射出了台湾某些政客令人忍俊不禁荒唐可笑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