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月要事     
(2002.8.1——8.31)台港澳和华侨华人同胞强烈谴责际水扁“一边一国”言论8月4日,新华社电: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昨天在向极端台独组织“世台会”发表讲话时,公然声称“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鼓吹“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陈水扁的讲话在台湾、港澳引起舆论和有关人士的强烈谴责;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也纷纷发表声明或讲话,强烈谴责陈水扁分裂祖国的“一边一国”言论。  相似文献   

2.
纪欣 《台声》2004,(9):10-12
台湾2004年“总统”大选,陈水扁赢得再难看,还是在“5·20”就任了,自此,两岸和平统一之路就将更艰难了。然而,从陈水扁2000年胜选次年,岛内支持统一及“一国两制”者曾达到空前新高来看,民进党继续执政,不必然使民意往独立倾斜。遗憾的是台湾的政党及政治人物为一党及一已之私,不愿严肃面对两岸问题,反而制造假民意,以骗取选票。选举结果虽对台湾今后之政治版图有关键性的影响,却不见得代表台湾民意未来的统独走向。  相似文献   

3.
在各界施压下,台湾当 局同意春节包机,但 又坚持大陆飞机不能飞往台湾、包机须在港澳落地。台湾当局到底算计着什么呢? 陈水扁在2000年竞选的时候,出于反国民党和吸纳中间选票的需要,开出了推动两岸“三通”与直航的支票。然而当选后,陈水扁沿袭李登辉  相似文献   

4.
在港澳“一国两制”实践中,出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港澳同胞参与国家管理等“共治”现象,作者基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及统一后有效治理的考量,尝试将“共治”概念引入到“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探索之中,以期拓展“一国两制”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现将文章发表如下,以供学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国家统一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香港和澳门的胜利回归充分显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之路,为港澳的繁荣稳定奠定了政治基础。在新世纪里,我们“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在“一国两制”构想下,尽快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6.
一、统一问题≠恢复行使主权问题 众所周知,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都属于祖国统一问题,但统一问题并不都是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教材在解释“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时指出:“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我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和台湾与大陆统一后都将分别设立特别行政区,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但同时也告诉我们,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是有区别的,即港澳问题是我国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台湾问题则是台湾与大陆的统一问题。对于台湾,中国不存在再恢复行使主…  相似文献   

7.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的重要论断;实现了港澳的成功回归,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成生动现实;阐明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系列方针原则,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这些,是对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和平统一理论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如果以1982年邓小平接见客人时正式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作为"一国两制"构想形成标志的话,那么已整整30年了。30年来,海峡两岸乃至全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国两制"提出的时空背景已迥然不同于以往,"一国两制"构想不仅在港澳回归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和发展,也在用于解决台湾问题时遇到了挑战。值此之际,回顾一下这30年来围绕解决台湾问题的各大因素的变化,对于我们全面  相似文献   

9.
近期以来,台湾当局领导人反反复复地对国际传媒说,反对以“港澳模式”或“一国两制”与大陆进行统一,而且还加大了对“一国两制”方针的攻击力度。究其原因,一是台湾当局坚持分裂立场、阻挠统一进程;二是“九六”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即将由构想成为现实,“‘一国两制”对祖国和平统一的好处看得见、辩得清了,对台湾将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也是台湾当局惧怕的因素。的确,香港回归后,台湾当局在抵制“一国两制”方针对台湾的直接影响方面遇到了难以化解的压力。首先,香港回归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事实,将使台湾当局再也难以…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九七”、“九九”的临近,也就是中国政府将按照“一国两制”原则,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台湾当局对未来台与港澳之间的关系格外重视起来。台“总统”李登辉今年3月22日接见“港澳台湾同乡会”代表时称,1997年后,台当局绝不会撤退驻港地区的机构;“行政院长”连战同时透露,台当局正在考虑以“特别立法”方式来规范港澳之间的关系,“九七”、“九九”之后,台与港澳的各方关系仍会维持直接往来  相似文献   

11.
李刚 《两岸关系》2002,(11):27-28
8月10日,台湾“退休老兵自救会”等团体发给陈水扁及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的公开信中,强烈谴责陈水扁“一边一国”、“公投立法”等“台独”言行。指出陈水扁的言行将台湾2300万民众引向灾难,将数十万将士送上“断头台”。  相似文献   

12.
浩斯 《台声》2001,(2):4-5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这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中国政府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式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问题。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已经历史地摆在所有中国人的面前。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一国两制”是否也适合台湾问题的解决,是很多人都在深思的问题。前段时间,全国台联组织内地台籍知名人士访问团赴港澳访问,考察“一国两制”在港澳地区的实施情况。就此,笔者采访了访问团团长、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杨国庆先生。  杨国庆会长首先介绍了此次访问的目的。他说,中国统…  相似文献   

13.
近日,陈水扁在向极端“台独”组织“世台会”发表讲话时,公然声称“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鼓吹“公民投票”,气焰十分嚣张。陈水扁的讲话在台湾社会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和不安,更受到全世界华人的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14.
祁红 《台声》2004,(10):16-17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张铭清10月13日在此间指出,陈水扁在10月10日的讲话中鼓吹“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这种赤裸裸的“台独”言论,是对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又一次严重挑衅。事实充分说明,陈水扁讲缓和是假,搞“台独”是真。  相似文献   

15.
李立 《台声》2006,(2):12-12
陈水扁元旦讲话一出,岛内各界同?谴责,李敖甚至骂陈水扁的讲话是“放屁”。陈水扁大放“独”言,其两岸政策不是进步,而是倒退。且让我们看看陈水扁元旦都放了哪?“独”话。陈水扁重谈“台湾主体意识”。 说什么“台湾是我们的国家,土地面积3万6千平方公里。台湾的国家主权属于2  相似文献   

16.
<正>不管陈水扁是主动放权还是被动放权,其下放的权力都是非正式权力。而放权本身所具有的刚性必然在民进党内部造成新的利益整合。陈水扁的女婿赵建铭内线炒股案取得关键性进展之际,台湾政坛突爆新撼。陈水扁召开“当政高层会议”,宣布“下放权力”。在这之后,陈水扁亲信马永成、林锦昌辞职,预计新一轮的台湾政局调整只是开端。陈水扁为何突然宣布“下放权力”,这一举措之后的台湾政局走势如何,对两岸局势有何影响,这无疑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香港一家刊物说:“今日台湾政治中的陈水扁现象,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荒诞一页。”(香港《广角镜》2006年6月号)笔者认为,陈水扁确是中国台湾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现象,他在台湾已经走向两个任期的“尽头”。台湾“立法院”6月份的“罢免案”虽未过关,但陈水扁的创伤仍然是严  相似文献   

18.
从“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谈两岸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澳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成功可行的,从香港回归5年、澳门回归2年多的情况来看,“一国两制”在港澳的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可从以下几方面看:  相似文献   

19.
李立 《统一论坛》2012,(6):16-19
港澳回归祖国,表明了"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切实可行的,它同样适用于解决台湾问题,依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模式。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本文试就"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解决的现实路径做一探讨。"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模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模式很多,但切实可行的,既能满足中国人  相似文献   

20.
陈水扁鼓吹“台独公投”有一个颇能迷惑人的谬论,说什么台湾是“民主社会”,对台湾前途进行公民投票,是2300万台湾人民的“民主权力”和“基本人权”云云。其实,陈水扁鼓吹在台湾搞“台独公投”,恰恰是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以少数人的所谓民主和人权,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