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始于希腊债务危机的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把全球经济再次拖入发生全球经济危机的边缘。基于对欧洲债务危机发生的历程、世界各国采取的解决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和局限性的考察,从欧洲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化解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简称欧债危机,是由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并蔓延而形成的,主要问题是多年持续的高额财政赤字,而欧元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矛盾性,尤其是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之间矛盾以及对成员国财政监督缺失,是导致欧债危机的深层原因。欧元区国家经过了从犹豫到统一的救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签署了共同财政协议。因此有理由对欧债危机的前景保持谨慎乐观。欧债危机对欧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样也对中国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并给了我们在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福利制度、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政府巨额债务负担不仅阻碍一国经济正常发展,而且成为直接影响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因素。随着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升级和蔓延,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国家金融安全的视角,对比分析欧洲主权债务与我国政府债务问题,研究政府债务危机对金融安全的影响路径和方式,探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发展经济离不开资金,而对于国内资本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举借外债无疑成了弥补资金不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80年代,一些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债务国相继不能偿还到期外债,陷入了一场震动世界的债务危机之中,对本国政治经济各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债务危机也对发达国家债权国的金融体系以及整个国际金融体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本文试图分析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来龙去脉,并从中找出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以为我国利用外资之参考。  相似文献   

5.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进一步暴露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病,尽管危机的产生是多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政府主导下经济增长连续性丧失后难以支撑高福利水平是债务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本文以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以政府为主导的高福利背景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福利制度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主权债务危机后福利国家的发展趋势,为深入研究福利国家制度改革拓宽了视野。  相似文献   

6.
雷鹏 《人事天地》2012,(9):31-34
(接上期)(三)欧债危机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应该说,此次欧债危机对社会保障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和长远的,一是欧洲国家老百姓长期以来享受惯了的高福利已成明日黄花,二是财政难以再承受高福利负担。具体影响综述如下:首先,是紧缩财政,过紧日子。此次欧洲债务危机再一次将欧洲国家福利制度改革日程摆在各国面前,即应对老龄危机,改革社保制度,挽救福利国家,走出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7.
山东管理学院沈君克教授的专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研究》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诸多原因,演绎方式,联动机制,应对之策,发展前景,以及预防、警示、启示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准确、细致、系统的分析与归纳,是一部不可多得、具有现实启发意义的著作。  相似文献   

8.
从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和美国相继遭受了债务危机,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取得的效果却不相同。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欧洲应对债务危机的策略,结果表明,欧洲在解决债务问题时不如美国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外交评论》2017,(6):74-104
由希腊债务问题引发的欧洲债务危机是二战后欧洲一体化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给欧盟的危机治理能力带来了严峻考验。德国作为欧洲经济最重要的"火车头",在欧债危机治理中的角色经历了袖手旁观、转向介入和发挥领导三个阶段的变化。德国在最后阶段领导欧盟成员国贯彻以紧缩财政、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德国式经济理念,强化了欧元区的财政联盟,并建立了欧洲稳定机制这一新的永久性的区域金融制度安排,大体上平息了危机。德国的政治领导在宏观战略层面体现为展示公信力、塑造向心力和行使强制力,而在具体操作层面则体现为设置议程、构建共识和寻求盟友。在欧债危机的治理过程中,德国的政治领导不仅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区域制度建设的深入,而且强化了德国在欧洲的区域制度霸权。本文围绕德国如何在欧债危机治理中发挥政治领导能力,以创建符合德国偏好的制度安排这一核心问题,对德国在欧债危机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深入的过程追踪,并且通过对德国如何领导区域制度建设的详细阐述和分析,进一步检验和丰富了现实制度主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学校发生危机事件发生后,对学校师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尤为重要,因为学校心理干预一方面可以控制住心理危机事件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个体化解心理危机,减少或防止对其未来的心理健康造成损伤。本文阐述了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现状,并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干预成员四个方面分析了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建立“校-医-家”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并从学校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三个方面对学校危机干预中“校-医-家”合作机制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