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的“新民主主义论”──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理论价值燎原作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结束篇──《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他的谈话要点》(以下简称南巡谈话),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了非常精辟、深刻、系统的阐述,并把这一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南巡谈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理论柯昌俊邓小平同志南巡一系列重要谈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对当前的改革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南巡谈话提出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临着风云变幻的国内外环境,已近鲐背之年的邓小平踏上南巡之路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作为《邓小平文选》的封篇之作,南方谈话蕴含了丰富的理论内涵。这些理论在回答社会主义应该如何向前发展的同时,推动了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提供了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4.
王朝彬 《新湘评论》2008,(10):26-28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谈话,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座伟大里程碑。16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邓小平南巡及南巡谈话开启的思想之旅,今天仍在继续中。  相似文献   

5.
《唯实》1992,(6)
今年7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徐耀新副教授撰著的《跨世纪的纲领——邓小平“南巡谈话”纵横论》。江苏省委常委、教授胡福明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放为这本书作了长篇序言。胡福明同志在序言结束时指出:“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时,读读《跨世纪的纲领》是有益的。” 今年9月,南京师范大学为《跨世纪的纲领》一书,邀请江苏的有关学者、专京召开座谈会。到会的学者、专家们一致赞扬徐耀新副教授撰写《跨世纪的纲领》所表现出来的高度政治热情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指出,作者没有按以往习惯为学习邓小平南巡谈话写一本辅导性的著作。而写成一本研究探索性的著作,可谓开风气之先。座谈中,胡福明同志指  相似文献   

6.
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途经武昌、长沙,于19日抵达深圳、23日到珠海、31日到上海视察,2月21日返回北京.沿途与当地领导人作了关乎中国社会主义命运的一系列重要谈话.对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当时为很多人不理解,认为邓小平已正式退休,如此重大的问题,不在北京当面与中央领导层直接对话,仅从组织层面看,也是欠妥的.当我们把邓小平这次"南巡"放到当年的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下考察时,就不难看出这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  相似文献   

7.
吉洪武 《党史纵览》2008,(11):11-15
2008.中国改革开放进入“而立之年”。 30年。弹指一挥间,30年,沧桑巨变。 “中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这是1992年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所讲的.至今言犹在耳。  相似文献   

8.
(学习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精神)1992年2月28日,中共中央以文件形式向全党下发和传达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以此为标志,新时期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在全国迅速展开。3月1日,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要点。13日,省委召开工作会议布置如何结合湖南实际贯彻中央文件和邓小平谈话精神。省委书记熊清泉指出:要以邓小平谈话为指针,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解决不敢利用资本主义国家有益的东西从为“左”比方好,宁“左”勿右,不敢大胆运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怕担风险,安于现状等认识问题,进一步加快改…  相似文献   

9.
10年前的1月18日,时年88岁的邓小平开始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巡视,一个春天的故事由此传遍了神州大地。他的一系列谈话,被人们称为“南巡谈话”,如“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成为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又一份宣言书,表明了中国深化改革的决心,指引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对南巡谈话,我们无论怎么评价也不为过。今天,我们推出这一特别报道,就是想和读者一起,重温那春天的故事,感受春天的万象更新,同时,怀念春天的故事里的主人公、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已经发表十周年了.在全国人民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今天,重温邓小平的南巡谈话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1992年的“南巡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将马克思主义解释为“科学的”“管用的”“朴实的”真理,强调马克思主义不仅不会过时,而且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今年正值小平同志南巡20周年,重温“南巡谈话”的经典论断,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92年春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南下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邓小平南方谈话给中国大地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中国从此坚定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先行者",  相似文献   

13.
正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是《邓小平文选》第3卷的最后一篇文章,其内容和重大意义众所周知。《要点》不是全部,邓小平从1992年1月17日到2月21日,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南方考察过程中,尚有若干重要谈话内容未被收录到《要点》之中。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根据《邓小平年谱》,将邓小平南方谈话未被整理到《要点》中的"要点"整理出来,希望能为大家更准确更完整地理解邓小平理论,提供一点帮助。战胜灾害,只能"两靠"。邓小平南巡途中第一次谈话较多的是在长沙火车站,当听到1991年湖南北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并不是偶然的,固然有深刻的国内政治背景,也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背景,那就是苏联东欧共产党政权的垮台和这一地区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总结这一历史教训时强调,“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  相似文献   

15.
面对国际局势的动荡和国内对改革开放的不同声音,1992年初,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讲话,史称“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时,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继承了‘南方谈话”的改革精神,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了全面总结,更做出了历史性的发展和创新,使当今中国成为践行“南方谈话”改革精神的场域。  相似文献   

16.
著名经济学家马洪谈当前改革问题本刊记者郭宁虎前不久,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顾问马洪,问笔者畅谈了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当前的改革问题。马洪同志谈话的要点是:改革的目的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  相似文献   

17.
崔莹  刘宏 《党史纵横》2001,(6):4-21
18固本强基,稳步前行 1992年元旦刚过,1月18日至2月21日,年事已高的邓小平同志第二次南巡,先后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影响深远的南方谈话.他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1994,(2)
“不搞争论”还要不要“统一思想”?编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热潮中,我们再次重温了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即南巡谈话)。小平同志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回顾我们党有史以来,特别是建国以来的一些事实,可...  相似文献   

19.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就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谈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14年,距今又过了20年。南方谈话的内容人们相当熟悉,但当我们把这次谈话放到改革开放迄今的整个过程之中,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次谈话的意义,并获得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曹鹏飞 《前线》2013,(11):17-19
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同志乘坐的专列抵达武昌火车站,时任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陪邓小平在月台散步。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要再进行所谓的争论了。”正是这一最响亮、最浑厚、最雄壮的声音,把全体中国人民从姓“资”姓“社”的无谓争论中彻底唤醒,中国改革开放走上新的征程。时隔20年,在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全体同志,借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之机发表了新一届班子施政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