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闻某地一位机关干部,三年前毛遂自荐要求到该地一所发展无力的职业学校当校长。由于他的勤奋敬业和聪明能干,学校很快走出了困境。不久,上级提拔他为市教育局局长。担任局长后,虽然他也尽了很大努力,却始终无法适应工作,于是就主动“让贤”,要求调回原来单位。此事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2.
善任与善免     
正毛遂自荐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然而,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中对此写下"眼瞎"两字的眉批,也许鲜为人知。毛遂投奔平原君门庭三年,平原君竟然对他无甚了解。当平原君要组织20人的赴楚使团尚缺一人时,毛遂自荐,平原君则以未闻左右对毛遂的称颂,而断定其无贤,不让同往。  相似文献   

3.
毛遂与马谡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名声和遭遇是很不相同的。毛遂在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自荐,凭三寸之舌,说服楚王与赵国联盟,促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合纵抗秦”大计,挫败了秦军的侵犯。于是,“毛遂自荐”成为妇幼皆知的成语,他的大名也流芳千古。而马谡则因丢了街亭,不仅小命玩儿完,还留下千古骂名。于是,有人盖棺定论:毛遂是“人才”,马谡是“庸才”。然而,这一定论却有失公允,因为后人忽略了他们相同的悲剧命运。就在毛遂自荐的第二年(公元前  相似文献   

4.
《党建》1994,(2)
怎样区分“毛遂自荐”与跑官要官的界限?袁聪在中国,“毛遂自荐”的历史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它讲的是战国时代赵国平原君的门客毛遂,在国家战事紧要关头,自己推荐自己随平原君出使楚国。结果智勇双全的毛遂,说服了骄横的楚王,促使楚国出兵抗秦援赵。通过自荐,毛遂的...  相似文献   

5.
试题:“毛遂自荐”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的历史典故,但“毛遂自刎”的故事却不被大多数人所知。据史料载:由于毛遂促成了楚国与赵国“合纵抗秦”的大计,挫败了秦军的侵犯,从而赢得了赵相平原君的赏识。在“毛遂自荐”的第二年(公元前256年),燕国派大将栗腹大举进犯赵国,由于平原君没有认识到毛遂只是个外交人才,并非带兵打仗的“将才”,力荐毛遂统率大军前往御敌。结果昌都一战,被栗腹杀得片甲不留,毛遂满腔羞愤,“自刎”身亡。请根据这段历史典故,结合领导工作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参考答案:本题的主旨是从反面案…  相似文献   

6.
创业教育不应“忘记”失败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时毛遂自荐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作为赵国平原君的食客,自荐随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救,巧舌如簧,舌灿莲花,以雄辩的口才说服楚王联赵抗秦,很是露了一手。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他此后一顺百顺。其实,毛遂在他自荐之后没满一年,就死了。  相似文献   

7.
正新中国成立后,亲属们在得悉周恩来当上一国总理之后,希望获得特殊待遇的大有人在。但是,周恩来头脑冷静,在处理亲属的一些要求时,都能直面应对,绝不违反党的纪律,为全党树立了榜样性的"官德"。同时,他也决不是"黑脸包公",对周家一些确有才干的人也尽心培养,照用不误。笔者试着就周恩来在建国初处理与亲属的几件事说明他的为官清廉和大公无私。  相似文献   

8.
<正>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句话来形容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建设交通局原副局长姚久纲的官场履历显得很贴切。他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才一年多,就被提拔为副局长,被人称为当地的官场"新星"。可这颗"新星"升起来才两年,就因腐败而陨落,成为一颗"流星",在项王故里上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很多报刊刊登或转载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一名来自基层环保局长的忏悔:领导威胁我不要影响他的政绩》,读后让人震撼。本来这位局长上任之时,"曾经立志要为乡亲们守住蓝天清水";上任之初的他,也觉得"为乡亲们守住蓝天清水",是自己的职责所在。但是,这位局长上任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政绩观与领导的政绩观背道而驰;为保住头上的"乌纱帽",这位局长选择了和很多人一样的态度:与领导保持一致。自己也知道这样妥协不正确,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相似文献   

10.
“毛遂自荐”的故事千百年来在人们中传为佳话,近年来,自荐这种方式又重新活跃于干部制度改革的实践中。我国一批有志之士在改革中挺身自荐,或如温元凯自荐担任科技攻关的带头人,为科技体制的改革闯出一条新路;或如马胜利自荐担任厂长,挽救了濒于倒闭的工厂。这些新时代的“毛遂”,勇于开拓,善于创新,他们站在改革的前列,成为一支生气勃  相似文献   

11.
建筑巨匠柳士英曾发誓"不问政治",在解放后毅然加入民革,找到了自己的政治归宿;在建筑领域,他为报效祖国施展才干,建厦育人,成了一代宗师,享有"北梁(思成)南柳"的美誉……  相似文献   

12.
不收礼     
正秘书大刘在局里混了十几年,一直浑浑噩噩,最近这几年才开的"窍",开得比较晚,也比较尴尬。近两年,大刘"觉醒"了,每到过年都要去张局长家送礼。张局长也都笑纳了,每年都会给他安排一两趟去外地开会的"肥差",但就是没有提拔他的意思。腊月二十八的晚上,大刘又拎着东西去了张局长家。局长一反常态,坚决不收,但非常客气。局长说:"今年过年不收你的礼,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吴江国税局原局长李福生私下曾对人说:"当了‘一把手',感觉就像进了保险箱!"因为有了这种感觉,所以他在国税局大搞"一言堂",钱物由他一支笔审批,人事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全局上下谁也不敢对他说"不",从而助长了他的贪欲.其实,"一把手"的"保险箱感觉"并非始于李福生.沈阳市原中院院长贾永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当上‘一把手'就像进了保险箱,想干什么就能干成什么."重庆市九龙坡区民政局原局长陈是善则说:"当正职的感觉真好."  相似文献   

14.
吴佩孚一生杀人如麻,干了不少坏事。但从另外一些事上看,他也是军阀中的另类。单看吴佩孚批示过的公文,就有不少值得说道的逸事。一次,某"下岗"军佐,获悉吴佩孚帐下有一旅长位缺,毛遂自荐,空谈理  相似文献   

15.
许光达在长期的战争生涯中积累了宝贵的作战经验。他灵活运用并进一步完善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原则。建国后,又受命组建装甲部队,提出了"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部队","装甲部队要抓技术必须以训练场地和学校教育为基地"等著名观点,使毛泽东思想在要求加快军事现代化进程的新时期又有新发展;他是著名的"儒将",理论功底十分深厚;他积极地学习、研究并且宣传了毛泽东的军事哲学。  相似文献   

16.
正瞿秋白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1934年2月正式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部(简称教育部)部长兼该部艺术局局长,开始领导苏区文化教育事业。瞿秋白领导了中央苏区红色戏剧的创作、演出和出版活动,审定通过了《高尔基戏剧学校简章》等一系列关于戏剧活动的规章制度,为苏区戏剧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其功绩永载人民戏剧史册。更喜欢做文艺工作瞿秋白虽然很早就开始职业革命家的生涯,但他更喜欢做文艺工作。瞿秋白是中国二三十年代的著名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根据瞿秋白个人的叙述,他自认是"读书种子",  相似文献   

17.
许光达在长期的战争生涯中积累了宝贵的作战经验.他灵活运用并进一步完善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原则.建国后,又受命组建装甲部队,提出了"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部队","装甲部队要抓技术必须以训练场地和学校教育为基地"等著名观点,使毛泽东思想在要求加快军事现代化进程的新时期又有新发展;他是著名的"儒将",理论功底十分深厚;他积极地学习、研究并且宣传了毛泽东的军事哲学.  相似文献   

18.
他是何许人?有人说:"城市有多大,他工作的场所就有多大;马路面积有多大,他工作的范围就有多大。"城市是他的"办公室",街路是他的"稿纸",扫帚当笔,汗水为墨,他为城市的新美如画书写动人的诗篇。有人说:"他是朝阳市学历最高的清洁工。"一名大学生毕业后就穿起环卫制服,扛起铁锹,挥起扫把,干起在某些人眼中"没面  相似文献   

19.
在全省粮食行业中,他领导的达州市粮食系统如晴空一鹤,数项工作走在全川前列,格外惹人注目; 在达州市这块大巴山热土上,他率领的“粮食人”用顽强执着的斗志,靠勤劳的双手,书写了一页又一页壮丽的诗篇; 他,就是以开拓、创新而著称的达州市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华章。 出色的业绩,折射出他出色的领导才干;迎战风雨,更显示出他超常的胆识与魄力。达州市粮食历经改革的洗礼,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在单位事无巨细均亲历亲为,被职工称为"好事局长";到基层走村串户,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被群众称为"民生局长",他就是阳城县商务局党支部书记、局长秦钢。严格要求精心打造廉洁商务一支好的队伍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班子来打造,一个好的班子关键要靠一个好的"班长"来引领。作为"班长",秦钢总是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影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