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公民与法治》2006,(9):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这种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理论和明确、科学的制度构想,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下午进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主持学习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2.
政法要闻     
(2006.6.21—2006.7.20)胡锦涛强调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下午进行第32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核心是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在为人民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发展党的先进性、永葆党的先进性。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禁毒法草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30日下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草案)》…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关键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既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提高凝聚力的根本性措施,是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提高战斗力的政治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和巩固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使我们党不断凝聚起执政兴国的强大力量,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4.
李晓宁 《行政与法》2005,3(2):21-2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是新时期对党提出的新要求。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是党执政能力是否加强的重大体现,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时应根据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提倡公众参与;坚持依法行政,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落实贯彻党的执政精神。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 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 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提高执政能力,关键是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执政的一条新鲜经验,也是确立正确的执政方 式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崭新论断,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与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命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应遵循"四大原则",一是方向指引原则,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和本质规定,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前提;二是政治统领原则,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深化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和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要求;三是法治建设原则,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全面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全过程,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路径;四是力量保障原则,坚持党对人民军队和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保障。深入研究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应坚守的原则问题,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制度建设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是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复杂性,长期性所决定的,是党50多年来执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8.
安群 《法学评论》2004,22(6):10-15
执政方式的转变与进步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 ,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必然要求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 ,只有坚持依法领导 ,依法执政 ,才能不断完善和加强党的领导 ,巩固执政地位 ,提高执政水平 ,实现有效执政。推行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 ,必须以法的形式确定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和权力以及领导体制 ,健全科学的党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屠飞鹏 《法制与社会》2012,(23):141-142
政府治理能力是政府能力在治理理念下的新发展,党的执政能力是党执政水平的体现.政府治理能力与党的执政能力分属于不同范畴,但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探析政府治理能力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对加强我国政府治理能力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任生德 《中国监察》2009,(12):33-35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提出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这一重大课题。讲话深入分析了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阐述了作风和党性的辩证关系,把准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脉搏,抓住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对于今天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Having decisively liberated itself from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personality cult, the Communist Party has been creatively developing Marxist-Leninist theory in the past few years. It has advanced a number of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of utmost importance, having vas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based upon a precis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ndings of Marxist-Leninist scientific thought, which is today progressing headlong, is the discovery of the socialist state of the entire people. The historical credit for this discovery belongs to the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its 22nd Congress which, in the Program it adopted, revealed and defined the principal tendencies and major paths of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 as an organization of the entire people which, under given circumstances, survives until the complete triumph of communism. In so doing, the 22nd Congress of the Party laid firm foundations for the theory of the socialist state of the entire people. This marks a new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of the socialist state. In this connection it is important to emphasize tha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is theory is tied directly to the activity of our Party. And at the present time, in full accord with the Party Program,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the state of the entire people is in progress. Persons in all the social sciences should take the most active part in this process. For it is they who are faced with the major and particularly noble task of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work in that field of knowledge which is called upon to establish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guidan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人民至上是文化逻辑、历史逻辑、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是衡量每一名共产党员、每一名领导干部政治素养的重要标尺,也是治国理政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陈亚萍 《金陵法律评论》2002,3(2):52-55,110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作为政治家的邓小平认为它也有一“功”:它促使党和人民深刻反思其弊端,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并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可谓坏事变好事,灾难变财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用历史的眼光、在比较的视野下,深刻理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大背景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发展历程及其鲜明的时代性和世界意义,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提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深化全党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必然性的认识;第二,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第三,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群众路线,克服党群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相似文献   

16.
喻中 《现代法学》2007,29(2):3-8
宪法与政党之间的内在关联是:一方面,宪法源于政党,宪法是政党活动的产物,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政党制度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宪法制度;另一方面,政党依赖于宪法,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尤其依赖于宪法提供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思考宪法与政党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实:中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中国宪法是党的主张的法律化——这种判断,已经得到了承认,但是,中国共产党享有的执政地位对于宪法的依赖关系,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应当认真对待“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这样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7.
刘冰 《行政与法》2005,(7):23-25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经过多年坚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执政地位。在党执政5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改变,党在执政能力、执政地位和执政方式等诸多问题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要求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使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袁飞 《行政与法》2005,(10):13-14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倡导的工作作风。中国共产党要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关键是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具有的阶级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决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就是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坚持为老百姓办实事说实话,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晓 《行政与法》2006,(3):15-1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我们今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本文旨在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和谐社会的联系以及其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伟大实践而成功走出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遵循法治规律、通向良法善治的法治现代化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国法治建设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是法治现代化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也是21世纪人类法治文明的康庄大道。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的战略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发展目标是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路径选择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面向未来,我们将以建设法治强国为目标、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蓝图、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要务、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基石、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动能、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引领,不断拓展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推进中华法治文明新发展,创造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