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学问”     
甲每回坐车,你怎么一上车就抢中间这个座位? 乙嘿,这你就不懂了,这是我新研究出来的学问:坐这儿安全、保险。甲怎么说? 乙这儿离车门远。老头儿、老太太和抱小孩的上车,车上人少时,坐门边的就给让座了,人多时,他们也挤不过来。这不就安全、保险了?  相似文献   

2.
听说笑话     
三十多年前,听候宝林先生说相声,讲醉汉借酒撒疯的笑话。一个醉鬼横躺在大马路中间,夸下海口,谁也别想让他起来。有人告诉说:“自行车来了!”一拍胸脯:“往这儿压!”又有人告诉说:“三轮车来了!”一拍胸脯:“往这儿压!”“汽车来了!”还是那句话:“往这儿压!”“消防车过来了!'’这回不拍胸脯说大话了,“蹭”地爬起来就开溜。为什么?他心里明白:别的车不敢压他,只能绕着开;救火车可顾不得这  相似文献   

3.
我们小区是新建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谁都不认识谁。去年6月,党总支书记把我找去:"咱南湖东园社区有20多名党员,把关系搁这儿就全飞了,咱成立个第四支部,你先负责把大伙儿拢在一块儿。"我这个人有这么个脾气:要干就非干好不可。我找来花名册一看,这些党员的身份五花八门:退休返聘的、个体老板、外企上班的,还有的不常在这儿住……要想凑一块儿还真不容易。哼,我不怕,我就不信找不来。头一天,我抱着电话溜溜儿打了半天,连窝儿都没动,您猜怎么着?23个党员,有20个让我吃了闭门羹——电话干响没人接。这咋办呢?我上家找去!正是暑天,热得烤人,气儿都喘不匀乎,晚上我噔噔爬楼梯,一家一家敲门。人家不给开门,我就自我介绍。进人家屋不方便,我就站门外头跟人家交谈。有的家连续去了好几趟,最多的一家我跑了十几趟,还是连个人影儿都没瞄着。邻居告诉我:"他肯定在这儿住,就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农场主逐渐厌倦了自己的农场:你也许会说,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啊,因为他从出生时起就一直生活在这儿,他所有的日子都是在这块方圆160英亩的土地上度过的。在他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就开始赶着牛群在牧场放牧了。  相似文献   

5.
正"意义重构"说来有些费解,用一个常被提起的故事说明就好理解了。几个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玩闹,拿石头砸墙,老人难以忍受。怎么制止孩子的恶作剧?老人的办法别出心裁:孩子们闹得热火朝天时,他从屋中走出来给每个孩子25芬尼,对他们说:"你们在这儿扔石头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  相似文献   

6.
一位朋友问我:你相信今年人类面临末日的大灾难吗? 我说,不相信。 这位朋友大约也是不相信的。他很愿意听到我这样的回答。但是,他又有一点疑惑。他说:无论什么人,把他出生的年份加上他今年的年龄都是99,“九九归一”不是都要归于灭绝,然后重新开始吗?这怎么解释呢? 我算了一下,他说的都是99果然不错。我说,这是每个世纪都有的现象,从公元99年到1999年都是如此。如果这一年人类要灭绝,那么,这已经是第20次灭绝了。可是,历史上并没有到公元××99年就有大灾难的记录。  相似文献   

7.
竹林。月光朦胧中,两个黑影相会。 宣小原:“你马上跟我走…” 迟辛:“你要走?” 宣小原:“这儿有人盯着我,你还不知道?” 迟辛:“那么这儿的事就不干啦?” 宣小原:“不干?!在皖西,我和黄继昌还布置个必死之阵在等着他们呢!” 迟辛:“你突然失踪,会引起他们警觉。”  相似文献   

8.
事实     
那人我不是很熟,但那人提起的一个人我倒是很熟。那人说你认识陈往吗?我点头说陈往是从我们单位调出去的。那人说这就对了,我说以前怎么经常看见陈往在你们单位出入。我说现在陈往还常来。那人说不可能吧, 我说怎么不可能,陈往前几天还来过。那人说陈往被抓了起来,怎么还能来呢?我大吃一惊,我说什么,陈往被抓了?那人点头。我说陈往为什么被抓?那人说行凶呀。那人说话时,我办公室几位都上班了,他们见了那人,都喊贾主任,还问贾主任找谁。这个被称作贾主任的人看来跟我这几位同事很熟,小王小李地喊他们,还说他来办事,到这儿时想起以前陈往经常出入这儿,所以问这位同志认不认识陈往,贾主任说的这位同志显然是指我,我于是笑笑,跟同事说:“这位贾主任说陈往被抓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6):84-84
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回来,从这儿到那个个标记之间的地就都是你的了。 太阳落山了,地主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  相似文献   

10.
1978年11月23日傍晚,我带着《周总理与故乡》写作组的“介绍信”来到北京“鲁迅博物馆”南边的阜成门外一个普通的住宅中,拜访了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张申府。 我刚刚落坐,张申府便问:“你怎知道我住这儿的?”听了我的回答,张申府点点头告诉我,他这住处很  相似文献   

11.
长岛读海     
要想知道海吗?先选一个岛子住下来,再拣一条小船探出去,你就会有无穷的感受。八月里在烟台对面的长岛开会,招待所所长是一个很热情的人,叫林克松,与美国总统尼克松只一字之差。一天下午,他说:“我给你弄一条小船,到海里漂一回怎么样?”吃过早饭,我们驱车到了海边。船工们说风太大不敢出海,老林与他们商议了一会儿,还是请我们上了船。他说:“你来了,我们没有惊官动府,要不然,你今天就享受不上这小船的味道了。”我想今天就冒上一回险。  相似文献   

12.
补习的夏天     
我上班的写字楼,到了假期,就变得热闹。原因无他,我们这个楼里,有两所补习学校。那天,我在电梯里遇到一个补习班的小男孩。我:这么热还来呀,累不累?他:累。我:敢不敢给爸妈说不想来了?他:是我自己要来的。我:为什么呀?  相似文献   

13.
正管理者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对事不对人"的管理环境,让事情和人情分开:人是人,事是事。一次"赢在战略"课上,一个管理者问我:一个员工有一件事明明做错了,但他是公司的一个骨干员工,如果我说他,他受不了不干了怎么办?但如果我不说他,他老是犯同样的错误又怎么办?我怎么解决这个两难问题?一个企业的高层会议上,一个管理者问我:我交给一个骨干员工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没有按时完成。但我知道他很辛苦,在做这件事的同时还做很多其他事情,而且别人配合得也不好,这事不能全怪他。如果我不说,他自己心里也难受,毕竟交给他的事情没有做好。我应该如何办?是批评他还是不批评他?  相似文献   

14.
(一)1982年,秦文贵这位西柏坡农民的儿子,从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钻井工程专业毕业,分配到青海油田一个叫"花土沟"的地方去工作。摇晃了一天的秦文贵懵懵懂懂走下汽车,迎接他的是一阵打得脸颊生疼的黄沙。秦文贵愣怔半晌。眼前几间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子,仅有的3处饭馆的幌子在黄沙中乱舞。这儿是花土沟吗?虽然他早已预想到艰苦的环境,但这儿的面貌仍与他的想象相差甚远。晚上,头昏脑胀,不住地流鼻血,一夜无眠。他不懂得这叫缺氧反映。辗转反侧中,他回味着校园里的朝气和抱负,揣测着今后的道路,第一次产生了对命运的抱怨。第…  相似文献   

15.
时间:冬季下雪的一天 地点:王木登家 人物:甲:社区主任 乙:王木登 丙:翠花(王木登之妻) 道具:一排沙发、一个茶几、一个酒瓶 起幕:一场大雪过后,社区主任准备到居民区检查扫雪的情况。 甲:今天又下了一场大雪,分给居民扫雪的路不知扫了没有,每次下雪总有个别住户不扫雪,我得去检查监督一下。这儿怎么没人扫?又是他——王木登没扫,我得找他去。(敲门) 乙:门开着呢?(王木登在家里拿着酒瓶在喝酒)哎呦!主任你怎么来了,坐坐,来,天气冷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刻     
正上了出租车发现钱不够,好在附近有提款机。我跟司机说需要取钱,他说去吧。我问他不怕我跑吗?他乐了,你还能比我这车跑得快啊?我说,万一我躲起来呢?你该提出扣押手机啥的。师傅说,那我要带着你的手机跑了呢?我说,我拍过车牌了!师傅说,那管啥用!你手机不在我这儿  相似文献   

17.
郭庆晨 《党课》2009,(5):125-126
有人说:人生要想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关键是要能够遇到好的机会。比如说,牛顿在苹果树下歇息时,恰巧有一个熟透的苹果从枝头落下,不偏不倚砸在了他的头上。正是因为这个契机,才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如果这个机会先给了我,说不定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就不是牛顿,而是我了。  相似文献   

18.
<正>他有一个低调而又隐蔽的"朋友圈"他升迁到哪里,他的朋友就跟到哪里无底线的交往,使他在不知不觉中滑向深渊4月7日,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随着法槌落下,江苏省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受贿案的审理即告终结。58岁的季建业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00万元。季建业当庭表示不上诉。翻开季建业的履历表,不由得令人唏嘘感叹——从一名地委党校中青年干部班学员到副省级领导干部,季  相似文献   

19.
正八一建军节就要到了,有个单位叫我去给青年朋友讲一讲建军的历史。从哪里说起呢,于是我就模仿近年来高考的历史题目,出了个问答题:究竟是谁打响了南昌起义第一枪?共和国元帅命令状001号是颁发给谁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候,我到贺龙元帅家去,他的女儿贺晓明指着一个镜框让我看——这是1955年我军授衔的时候,毛泽东授给每一位元帅的"命令状"。她说:你看看,我们老爸这  相似文献   

20.
皮柚 《党员文摘》2021,(3):60-61
1我爸早两年还是很帅的,这一点我必须先说清楚。现在他有了啤酒肚,其实也很帅,这一点我也没法否认。有一次,我跟我爸说:"要不你别喝酒了,算算你买酒的钱,省不了多久就够给我买一个手机了。"我爸反问我:"我什么时候说过不给你买东西吗?为什么要我戒酒?我不喝酒哪来的钱给你买东西?"我第一次开始思考,这个啤酒肚越来越大的男人是不是真的爱喝酒?他每次和别人出去吃饭,点那么多菜,有几样是他喜欢的呢?那他喜欢吃什么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