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问题属于最高层次的战略判断,是我们认识国际形势和制定外交战略的基本依据。本文认为,“时代”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狭义的“时代”概念主要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列宁所创立的时代学说。依据列宁的时代学说,当今大的时代仍然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但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早已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至今已有七十年了。自从七十年前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诞生时起,在世界范围内就产生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社会体系的关系问题。七十年来,两大社会体系相互关系的演变,构成了这一时期人类历史的重要内容,影响着时代的风貌和特征。一、和平共处原则的提出(1917-1921)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选择,始终受到苏俄十月革命道路的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双重性:既是直接的,又是间接的;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种双重性体现在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的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各个时期。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社会主义道路必然是民族化道路。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社会主义的民族化道路,才能使社会主义真正深入人心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科学论断,从“归根到底”意义上揭示了既有所区别更内在统一的两个层面上的“行”。“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关联着对马克思主义狭义与广义两种理解,源于马克思主义在出场顺序、因果联系、价值功能中的先导作用和引领功能,在与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密不可分的联通中得以彰显。归根到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对“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思维递进与认识深化,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正在并将继续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推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5.
俄历1917年10月24—25日(11月6—7日),彼得格勒工人、卫戍部队革命士兵和波罗的海舰队水兵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举行武装暴动,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工农兵代表苏维埃政权。它是俄国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最高峰和具有决定意义的创举,宣告了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伟大导师亲自决策1917年二月革命之后,俄罗斯帝国瓦解,沙皇政权被推翻,资产阶级组织了临时政府,掌握了政权。为了推动无产阶级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在1917年7—8月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相似文献   

6.
孔寒冰 《当代世界》2013,(11):20-22
"原苏东地区"是由"苏东地区"演变而来的。"苏东地区"是一个不对称的合成词。"苏"指的是苏联,"东"指的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东欧"。苏联是一个单一国家。1917年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开始时称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1922年12月组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简称苏联)。  相似文献   

7.
2007年6月1日,《莫斯科新闻》报在头版位置刊登了巴加图利亚、布兹加林、斯拉文等17位俄罗斯著名中左翼学者以“21世纪社会主义”国际网络研究所的名义共同发表的纪念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的声明,题为《十月革命对于我们——俄罗斯和全世界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声明对十月革命的成因、性质、地位及历史影响,进行了深刻反思和重新评价,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命题和思想观点。全文如下。行将到来的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之所以能够引起普遍关注,这并不是偶然的。1917年的十月,的确震撼了整个世界,改变了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根基。对于这一世界历…  相似文献   

8.
台湾土地税制及其对大陆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税,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范畴。广义的土地税不仅对土地课税,还包括对地上建筑与其他附属物的课税.而狭义的土地税仅针对土地课税。台湾地区土地税制中广义的土地税包括地价税、土地增值税、田赋、契税、遗产税与赠与税、空地税和荒地税,其中最主要的是增值税和地价税。根据谢静琪(2004)的研究,1992—2001年,增值税和地价税分别占台湾地区市县总税收收入的53.8%和18.4%。  相似文献   

9.
1917年俄国十月武装起义是布尔什维克党和左派社会革命党联合举行的,因而胜利后在一段时间里曾出现两党联合执政的局面.布尔什维克党在原则上并没有排除其他政党参加政府,因此当时并不排除成立"清一色社会主义政府"的可能性.但由于其他党派要价太高,布尔什维克党也不愿作出让步,谈判最后失败.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苏俄仍然是多党并存,直到20年代初才最后出现一党执政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一)变态心理及变态心理犯罪的概念 变态心理又称病态心理,是指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属于一种精神障碍,或称为心理障碍。广义的变态心理,包括精神病在内;狭义的变态心理,专指病态人格。这里我们运用狭义的概念。变态心理犯罪就是指行为人由于变态心理的驱使而导致的犯罪行为。 (二)变态心理犯罪预防的重要性 变态心理犯罪预防是犯罪心理预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犯罪心理预防的核心是大力提高公民的心理素质,锻炼培养公民的健全人格。公民心理素质的提高不是孤立的,它既依赖于公民的自我修养来不断完善人格,又依赖于社会环境条件的优化和人际关系的协调。两者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优化社会环境,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公民心理素质的提高,消除犯罪和犯罪人心理形成的各种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11.
希腊于1917年对同盟国宣战,使土耳其不得不将部分注意力从黑海再转向地中海。苏顺已于1917年9月被召回德国,他的继任者感到有必要采取更具进攻性的战术。1918年1月,他率领“戈本”号和  相似文献   

12.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多年来始终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苏共解散、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国内对十月革命的评价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学术界出现了很多否定十月革命历史意义和发展道路的作品,而且俄罗斯总统于1996年11月7日签署命令,宣布11月7日为和谐和解日,取消了十月革命纪念日。但是,俄罗斯共产党人及世界各地的学者和有关团体每年仍组织各种活动,纪念十月革命。与此同时,俄罗斯开放了大量档案,发表了一些新鲜史料,为更全面地研究20世纪这个伟大事件创造了条件。因此,对十月革命的重新评价又成为国内…  相似文献   

13.
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和1989-1991年的苏联解体可能是20世纪欧洲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对欧洲劳工运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对其邻国,即最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并组织得最好的德国工人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德国工人运动的最早理论家和发言人是罗莎·卢森堡.1917年的十月革命,这一预示着残酷的一战结束的伟大历史事件,向每一位社会主义者发出了号召,各就各位,准备战斗.但是曾经积极支持帝国主义战争的德国社会党右翼领导人却严厉地反对俄国革命,并反对德国共产主义者追随布尔什维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正>围绕亚洲安全架构的讨论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讨论往往是"功能导向"的,侧重安全机制(包括次地区安全机制)的功能设计和能力建设。广义讨论往往是"秩序导向"的,探讨一整套地区安全机制背后的合法性问题。当前围绕亚洲安全"秩序"问题的讨论,已成为能否以及如何构建稳定和可持续的地区安全架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俄共关于十月革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将迎来十月革命90周年纪念日。2007年4月2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作出了《关于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90周年》的决议(载于2007年4月11日俄共网站:www·cprf·ru),其中对十月革命的意义及苏联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作出了新的评价,并对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作出了具体部署。下面将俄共中央主席团决议中关于十月革命评价的部分摘译如下。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发生了一件成为世界历史转折点的事件。革命在俄国取得了胜利,这一革命开辟了通往战胜私有制的统治和消除人剥削人制度的道路。这一革命把社会主义从一种社会政治思…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从实践发展的要求,还是从深化理论研究上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都还有很大的空间。关于其理论地位,我们可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治国理政的根本理论;关于其概念界定,我们应将其视为广义与狭义的统一;关于其切入点,就是要抓住又快又好的发展;关于其基本特征,我们认为充满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民主法治则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公正观,我们认为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4,(26):81-81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前十月SUV在狭义乘用车市场的份额高达21.10%,相比2010年11.20%的占有量将近翻了一番,国内SUV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8.
刑事法视野中的少年:概念之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刑事法研究与立法中,未成年人、青少年、少年、儿童等词的运用处于混乱状态,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有关青少年立法的成熟,也是阻碍我国少年法学建构与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主张在涉及以未成年人为主体的犯罪或不良行为的刑事法语境中宜使用少年一词。少年可以作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少年严格以刑法规定为标准,指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人。广义的少年则还包括行政法上的少年,即12周岁以上不满14周岁的人。狭义少年中14周岁以上不满16 周岁者,可称为年幼少年;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者可称为年长少年。不满14周岁者称为儿童,其中12周岁以下者称为年幼儿童,12—14者称为年长儿童;18周岁以上25周岁未满者称为青年,其中18周岁以上不满22周岁者称为年幼青年,22周岁以上不满25周岁者称为年长青年。  相似文献   

19.
英迪拉·甘地(1917—1984),1917年11月19日出生在印度重要的文化和政治中心阿拉哈巴德,其父为印度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由于家庭环境的关系,英·甘地从小就开始接触政治斗争,感受到“生活变得十分紧张”。1929年她12岁时便参加了为国大党张帖传单等活动,21岁时加入国大党。她承认“与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列宁在1921年10月14日撰写的、《真理报》10月18日发表的《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高度评价了十月革命胜利的伟大世界历史意义。他明确地指出:“我们的十月革命也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这个伟大的日子离我们愈远,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就愈明显”。 历史证明确实是这样。在今天当我们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