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遥古城以其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为平遥国际摄影节增添了强大吸引力,摄影节又以其直观、形象、集中的宣传功能提高了平遥古城的知名度。资源与市场达到完美的结合,相得益彰,这是平遥国际摄影节的突出特点,也是其成功举办和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之所在。平遥国际摄影节给平遥古城带来了巨大的宣传效应。平遥古城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她一度时期曾“养在深闺人未识”,对于全世界而言,就象法国航空公司《法航妇女》杂志上所说是《一座被遗忘的古城》,足以见得外国游客对平遥知之甚少。平遥古城虽然在1997年12月…  相似文献   

2.
首届平遥国际摄影节已落下了帷幕,热闹的古城平遥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忙碌了几天的我,静静地坐在“老平遥酒吧”。古旧的椽梁、原木的桌椅、垂吊的纸灯、老座钟、老收音机、老蜡烛台,在这座屋檐下曾聚集了多少位国内外的摄影大师们?马克·吕布、科林·雅各布森、马丁·弗兰克、朱宪民、陈长芬、林添福……等等,就象一场刚刚散场的精彩影片,在我眼前萦绕,久久难以离去……“老平遥”———张国田“老平遥酒吧”的创意来源于山西本土摄影家张国田先生。国田先生设立此地原本是想给远道而来的影友们在参展、拍摄之余提供一个歇脚儿喝茶…  相似文献   

3.
没有人会怀疑照相机的魅力,镜头的魅力,画面的魅力。当一桩事件和一种景物随着清脆的快门响动声被定格成永恒时,这种来源于一种记录历史的器械所构成的魅力便会使无数人为之倾倒。为期10天的“平遥国际摄影节”给了我诸多关于“魅力”的遐想。2001年9月20日,“平遥国际摄影节”在平遥古城内那个被称为●捉瞬之美(二)“县衙”的大院里隆重开幕。我是带着自己用了10年之久的那台尼康F90X相机、佩戴着一张制作得十分考究的“记者证”前去执行有关这次盛况空前的涉外文化交流活动采访任务的。在一场秋雨后的那座古城,给我…  相似文献   

4.
《今日山西》2004,(9):13-13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诞生于地处富有传统文化的山西省,代表中国古典建筑的历史名城一平遥。在短短的三年中,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成为中国摄影的重要盛事,她的永久性地位已经确立,因为平遥城、山西省和全中国都为它的未来喝彩。  相似文献   

5.
古城读图     
古城我漫步在古城平遥的一条雨巷中。这是一个临近中秋的夜晚,细雨斜织,在朦胧夜色中形成一道疏密有致的雨帘。雨巷两边排满了明清风格的商铺,门楣则悬着各种牌匾字号,在大红灯笼的辉映下,愈显古拙。听着雨脚走在伞面上的“噗噗”声,独行在青石板铺就的路面,忽然感到时空交错,回到了古时。小城的年代,的确是久远了,甚至能追寻到2700年前的西周宣王时期。而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公元前221年中国实现“郡县制”以来,平遥是惟一延续至今的“县治”所在地,也是中国古代留存至今原貌最完整的●细细品味(孙荣祥摄)一座基层城…  相似文献   

6.
李非忠 《前进》2009,(1):55-56
2005年平遥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致力把平遥打造成为国际更具知名度、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很好地解答了平遥发展的思路问题。我们始终认为,平遥古城既是平遥的、是晋中的,还是山西的,是中华民族的。如何把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源效应最大化,依托这一世界级品牌,更好地服务晋中,辐射山西,是新的历史时期摆在平遥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平凡的感动     
罗磊 《中国妇运》2009,(9):39-40
“春蕾计划”实施至今,已满二十周年,作为一名受助学生,我感慨良多。困难时,是她伸出温暖的双手,给我支持与鼓励。成长中,是她教导我人生的哲理,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衷心感谢“春蕾计划”,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我。  相似文献   

8.
众口评说PIP     
为什么不在平遥?!为什么不在平遥?!平遥是个很漂亮、很有生气的地方,保留了许多富有中国传统色彩的东西,这里人民的朴实、民风的淳朴,都在深深地吸引着我。———法国摄影家、法国VISA摄影节图片总监、平遥国际摄影节发起人之一阿兰·朱利安先生不止一次地表示下次举办摄影节还会在平遥。有人问他为什么,阿兰用反问如是回答我跟亚洲特别是南亚的摄影师有非常好的联系,但这是第一次来中国。法中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我非常希望了解中国,也希望借这次平遥国际摄影节的机会认识更多新的中国摄影师。———法国VU图片社总监克里斯…  相似文献   

9.
今天,有幸参加“2004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新闻发布会”,感到十分高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预祝2004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能够取得圆满成功。同时,借此机会,向一贯关心、支持和帮助山西移动乃至中国移动通信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来宾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是摄影界的一个盛会。这次应邀参加,倍感荣幸。经过与大展组委会友好协商,公司决定设立2004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移动杯’优秀摄影师大奖”,用于奖励在大展中涌现出的优秀摄影师。这既为公司在社会上展示企业形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部和国务院新闻办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已成功地举办了四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2005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以下简称“大展”)将于今年9月16日继续在平遥举办。关于过去四年“大展”运行的情况,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叫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走向成熟。大家知道,从2001年开始,在国家文化部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  相似文献   

11.
任舍 《今日山西》2001,(5):11-16
1997年12月2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上,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位于太原以南90多公里的平遥古城,以城市名称在中国第一家进入《世界遗产目录》。“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类展开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摘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的报告)。平遥的魅力远不止于她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城,还在于这里见证了晋商的兴衰:在平遥的西大街上,产生了中国第一家专营异地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票号”——大名鼎鼎的“日升昌”。平遥的南大街,至今依然完整地保持着明清时的风采,经过了近二百年的风风雨雨,这些商用建筑虽然苍老但不破败,在每条富丽堂皇的花岗岩铺成的街道上,都有两道很深的车辙印痕,可以想见当年这条街道上是如何的车水马龙。平遥的魅力还在于这里奇特的民俗民风,这里的婚丧嫁娶别有情趣,节庆活动各具色彩。这里有你看不够的美景画卷,拍不尽的民俗古建。如今聪明的平遥人正在洗去那些现代的涂抹,洗出一座充满历史厚度的古城。这些聪明的晋商后代,正用祖辈遗留给他们的宝贵财富,创造着新的繁荣、新的神话。9月20日—30日,在这  相似文献   

12.
杨在平 《前进》2013,(6):33-35
迄今为止,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连续举办12届,12年来,大展经历了一个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如今已成为向世界展示山西形象、提升山西影响力的重要名片。苏格拉底有言,“认识你自己”。我一直以为苏格拉底这句话是很平常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使我意识到真正理解这句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长期以来,我们身为山西人,居然忽视了当下山西的真实存在,以为当下的山西是平庸的,将当下山西仅仅作为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的山西的一个注脚。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我们开启了认识山西的一道窗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文化自觉的山西、开放包容的山西、与时俱进的山西、充满人格魅力的山西。  相似文献   

13.
Thecontent,taste,organizationandserviceofthe2002PingyaoInternationalPhotographyFestivalhavesurpassedthoseoflastedition.AndthisprogresshasmadeitpossibletorealizetheobjectivesofraisingShanxi'sprofile,ofcon-solidatingShanxi'sopening-upcapacities,andoffacilitatingShanxi'ssocioeconomicdevelopment.ThepurposeofholdingthePingyaoInternationalPhotographyFestivalistopoolShanxi'sculturalresources,and,byerectingalargeplatformfor今从去年“平遥国际摄影节”,到今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相似文献   

14.
《今日山西》2002,(5):35-35
“生活在古城的平遥人,除拥有着古老的文明之外,同时也享受着今天的文明,渴望着明天的文明,每举办一次大展对平遥人的观念和文化都是一次提升。”在2002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棉织厂展区,领着孙子观展的平遥县文物局退休职工、65岁的赵昌本老人这样说。  相似文献   

15.
获悉《人事与人才》停刊,我心里蓦然升起一股婉惜。不知是对《人事与人才》156期的耕耘和13年风究”,让我汲取了许多人事人才的理论知识营养;是她的“名人访谈”,让我学习到了多著名专家的闪光思雨路程的一腔绵绵情怀的强烈反应,还是对杂志社的领导、编辑和工作人员笃深友谊的体现。回首往事,13年来,我热切的目光一直投向她,我热情的双手一直伸向她,我火热的心一直紧系着她。同时,是她的“人才研想;是她的“人生感悟”,让我领悟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是她的“理论与实践”,让我在人事工作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总之,…  相似文献   

16.
今年9月16日至22日在中国山西平遥古城将举办“2004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了突出本次大展的国际性,组委会组织了赴日代表团于5月22日至29日在日本京都、北海道、东京等地开展了“人说山西好风光”展览、“2004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新闻发布会”、“中日摄影艺术交流”和“赴日摄影创作”等活动。宣传了中国、宣传了山西、扩大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日本的影响,促进了中日摄影艺术交流,为强化今年大展的国际性和艺术性作了必要准备。这是山西近年来继在欧美、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产生影响后首次在日本实地宣传大展的一次活动,受到日方欢迎和关…  相似文献   

17.
探访双林寺     
周一渤 《台声》2005,(6):84-89
夏暑刚退,秋凉即生。在参加平遥国际摄影节逗留在古城的几日里,非阴即雨,没见过太阳几回面。摄影节结束了,房东老董热情地给我介绍说:“来平遥,不去看看双林寺和镇国寺,那算白来。”我说:“为什么?”他说:“你去看看就知道了。”这句话倒真的逗得我有点神往了。这天,阴云遁去,阳光明媚,我决定去双林寺一睹神采。于是,我在老董的指引下找了一辆三轮车往西出了古城,一路秋阳中,我的心儿早已游走在双林寺了。从平遥古城往西南行约6公里,穿过一条栽着两排高耸的杨树的林荫道,远远望去,便可见一座红墙碧瓦的寺庙掩映在一片树木葱茏里了。粗看之下…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见到阿兰先生是在《人民摄影报》总编司苏实先生的办公室里。身着土黄色休闲裤,灰色马夹的他,有着欧洲人典型的深邃的双眼和高挺的鼻梁,尤其是那一抹“恩格斯”式的大胡子,使他看上去象一位英俊而潇洒的艺术家。阿兰·朱利安先生是法国的一位著名摄影工作者。因受其舅舅马克·吕布(法国著名摄影家)的影响,从小便对摄影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的几十年里,他始终把摄影事业当作是自己的生命,辛勤耕耘。他曾作过世界许多著名杂志的图片编辑,也曾为举办各种类型摄影展览而奔波于美国、法国之间。这次,他接受《人民摄影报》的邀请,带着世界各国许多著名摄影家的作品,来到了中国,来到了山西平遥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阿兰对于平遥的热爱,连我这土生土长的平遥人都自叹不如。曾有一位记者问到:“无论这次摄影节成功与否,您下次的国际摄影节会在哪里举行?”阿兰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当然是在平遥。”确实,平遥这座精美无比的古城给阿兰留下了太多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城墙,这里的民居,这里的街道,这里的人民无一不让他感到惊讶。也正是这座古城,架起了中外摄影的桥梁,开启了全世界摄影工作者的盛会。做为一名翻译,我在与阿兰一起工作的十几个日日夜夜里,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作...  相似文献   

19.
自“平遥国际摄影节”举办的消息传出后,许多读者非常关心,来电询问,组委会现将问答结果汇总一一列出,以解读者疑问。问:为何选定在平遥举办国际摄影节,平遥有何优势和特点?答:平遥是具有1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完整地保存着中国56个民族人数最多的汉文化特征。在国际社会越来越需要通过图片全面、完整地了解中国的时候,平遥的古朴神韵本身就可以产生出强大的吸引力。平遥的这种魅力不知迷倒了多少摄影家,使他们不厌其烦地前来平遥拍摄,这一现象至今方兴未艾。这个摄影节的主要策划者,法国摄影家阿兰先生,就是因为一个偶…  相似文献   

20.
结婚生意     
“你愿意嫁给我吗?”多年前,我用最浪漫的语调向她求婚。我承认那一刻我的声音可能有些颤抖,但令我倍感诧异的是,直到两天后我才得到她肯定的回答:“我愿意。”难道在她看来,这紧张表明我对她不够真心?还是她或许真的需要时间考虑—下,还有什么理由让她对一个如此魅力四射、前程似锦的年轻男子的求婚迟迟不予答复呢?我至今也不知道答案,且已有决断:就此问题刨根问底毫无益处,我宁可浑然沉浸在幸福的无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