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姬建民 《政策》2010,(2):59-59
什么是“念想”?“念想”就是老百姓公认你是好人、做了好事,使老百姓日子好过、生活幸福,长时间为老百姓称颂并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2.
群众声音     
《群众》2013,(8):1-1
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本领,要在“密切”上下功夫。在“言”语上,讲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话,用语言贴近老百姓,从而在心灵上融为一体;在“手”语上,和群众握手,用心去握住老百姓的手,让老百姓感到热乎、有力;在“眼”语上,和老百姓说话,眼睛要注视对方,让老百姓看到你的真心实意。  相似文献   

3.
桂林百姓大舞台是由中共桂林市委宣传部主办,采取“社会支持、百姓参与、媒体互动”的方式运作,由老百姓演、老百姓看、老百姓评,是一项公益性、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被誉为老百姓的“星光大道”,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在桂林市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4.
老百姓是天。因为我们常说,“老百姓的事是天大的事”。老百姓是地.因为我们常说.“双脚站在大地上才更有力量”。党和政府解决老百姓的事靠什么?服务。怎样才有本领做好服务?到老百姓中间汲取能量。服务是为了什么?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并让老百姓享受到这一成果。——题记  相似文献   

5.
吴若增 《人民公安》2006,(16):39-39
我们是谁?我们是“老百姓”——人家常常这样叫我们。我们自己也常常这样叫,从来不曾感到有什么不对劲儿。甚王,岂止是不曾感到有什么不对劲儿。我们还常常感到很舒坦呢。“文革”时,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这权倾一时.却谦称自己为“小小老百姓”,让我们听了,感动得热泪盈眶.觉得他真谦虚真平和真亲切.和我们真是一个战壕。然而今天.不知别人怎样.反正我却常常感到我已经不总是一个“老百姓”了。甚至我就不是一个“老百姓”,我感到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比方说罢。对于社会,我是一个“纳税人”,  相似文献   

6.
甘强 《重庆行政》2010,12(2):37-39
“衣食住行”是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高房价,是中国老百姓最不满意的事情之一。一部电视剧《蜗居》,牵动了亿万中国老百姓的心。  相似文献   

7.
有一首歌这样唱到: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正是带着对梁园百姓的一片赤诚,带着新一届区委“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的重托,从2007年8月份开始,统战系统三支工作队,分别帮扶双八镇徐庄村、谢集镇史庄村、李庄乡刘集村。  相似文献   

8.
何谓民生?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说,就是“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好。”这其中,“住”是关键所在。 住房是老百姓的栖身之所。对于广大农民群众来说,房子是除了土地之外的另一个“命根子”,是一生能拥有的最大财富,买房或建房是最大的消费支出。  相似文献   

9.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耳边响起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时,笔者就会想起贵阳市云岩区优秀的人大代表、贵阳汽车客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凤萍。正是因为她倾情奉献系民生、  相似文献   

10.
“我不怕老百姓不听话,我就怕我不听老百姓的话,更怕自己对老百姓说错话。” 这是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一次与外地乡村干部真情对话时,针对“有村支书抱怨他们村的老百姓不听话”问题的回答,称自己对老百姓有一“不怕”和两“怕”。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09,(15):39-39
说起吴建军,梅林乡的老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他带着梅林乡的党员们搞建设、谋发展,是他带着梅林乡的老百姓闯出了一条致富路,是他时刻把老百姓的困难记在心上。他是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党委书记、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也是“村民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2.
老百姓认理儿。在老百姓心中,法就是“天”;“天”不可欺。老百姓需要“面对百姓,甘于‘俯下身子’;面对恶势力,勇于‘挺起腰板’的法律公平和执法者。于是,每当百姓有难时,每当百姓受到恶势力威胁时,每当百姓合法权益需要保护时,首先就会想到法。  相似文献   

13.
张郁 《人民政坛》2011,(2):20-21
这是一次发展民生的总动员。“新一年工作的最大亮点,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旗职下,把推进跨越发展与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统一起来,把GDP与老百姓幸福感统一起来,让老百姓过上实实在在的好日子。”永春县委书记王远东代表说。  相似文献   

14.
近读《中国青年报》所载《胡富国前村除霸》,感慨颇多。简言之,有喜有优,由化转喜。先说“喜”。古往今来,一切清官廉吏无不把老百姓当成“衣食父母”,视为政权的“载舟覆舟”之水。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深明此道,所以听到平陆县常乐镇前村村委主任裴安军一伙村霸鱼肉百姓的情况汇报后.“感到震惊,心情沉重”,亲率一班人马,进村调查处理,并当面向老百姓表态:“当官就要为民作主;为民理事,如果你不为老百姓办事,你还能吃老百姓的饭吗?请乡亲们放心,如果哪一个干部不为老百姓理事,甚至包庇坏人,省委。省政府一定撤了他!”在…  相似文献   

15.
“啊,……老百姓有爱也有恨,老百姓心中有杆秤,老百姓投了你的信任票,你就代表了老百姓;你为老百姓谋幸福,老百姓就和你心贴心。……”北京3月,一曲《和你心贴心》如春风一样在上海代表团驻地传唱开来。  相似文献   

16.
行政领域价格听证会兴起之时,老百姓把它与推行公共决策民主化的新事物联系在一起,衷心拥护,积极参与。然而,时下名目繁多的,“价格听证会”,几乎等同于“涨价会”,使老百姓产生被愚弄的感觉。因为即使反对涨价的呼声出现“一边倒”的情况,老百姓看到的:依然是霸气十足的垄断者在蛮不讲理地追求垄断利润。其实,你是垄断者,你生产的产品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根据市场变数,原材料涨价等客观因素,而对产品进行相应的提价,其理由也充分。大可不必劳神费力地召开形式上的“价格听证会”,选择一些代表为决策者的“涨价有益论”帮腔,把不同的声音作为民主决策的幌子,亵渎“听证会”,为公共决策民主化添乱。想想:在有关调整水资源费的“听证会”上公布的,目前我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资金运行及还本付息资金缺口为46.39亿元。这种类似天方夜谭的数据,岂是几次“听证会”能够解决的?当然,要想做到“价格听证会”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也不难。那就是听证应该切实尊重民意,倾听群众的呼声,接受群众监督。真正把民心作为公平秤上的准心,用它称量政策的可行性,老百姓才有兴趣参与,才能真正促使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所有的艺术,最根本的就是“诚”这一点。技巧什么都是次要的,所有真正高明的、动人的是诚恳。你们看,很多不成功都在于不求“诚”,“诚”了以后自然就成功了。比如新闻工作,如果诚恳,老百姓就相信了,现在有时候做新闻做宣传缺少这种“诚”,要是老百姓不相信了,那就麻烦了。做人也是这样,真诚就对了,说出话来人家自然就相信了。  相似文献   

18.
胡玥 《人民公安》2011,(22):20-23
“在我的理念里,公安工作发展,警务公开是一个趋势,我反复讲的一个观点是,既然警察的权力是老百姓给你的,你凭什么不让老百姓知道你在干什么,这是潮流。潮流是不可违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19.
“我不怕老百姓不听话,我就怕我不听老百姓的话,更怕自己对老百姓说错话。”这是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一次与外地乡村干部真情对话时,针对“有村支书抱怨他们村的老百姓不听话”问题的回答,称自己对老百姓有一“不怕”和两“怕”。  相似文献   

20.
读路军《批判“老百姓”意识》(《民主与科学》2003年第4期 ) ,首先令我感到震动的是作者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 ,其次才是作者犀利的笔锋。“老百姓”意识是早该批判的了 ,不批判这种意识 ,我们的法制建设无从谈起 ,我们的民主无从谈起 ,我们的腐败现象无法消除。相对于官 ,无官者是老百姓 ;相对于大官 ,小官是老百姓。这样介定之后 ,我们就容易得出中国的很多社会现象源于老百姓 ,或者说是源于老百姓意识。是“老百姓”这块土壤滋生了各类现象 ,是“老百姓”意识淡化了公民的责任。中国历代的大小贪官污吏没有一个与受贿无关的。有受贿者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