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上海机关动态》2007,(6):25-25
4月11日上午,市就业促进中心与北新泾监狱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共建活动——“就业服务进大墙”。  相似文献   

2.
《上海机关动态》2009,(12):17-17
按照市委、市政府“四个确保”的总体要求.市总工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本市广大职工就业和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着力推动解决职工群众在劳动就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千方百计促就业.齐心协力保稳定——就业援助服务行动”。就业援助服务行动以全市就业困难职工,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严重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零就业”家庭人员及“双困”人员为重点对象,全力推进工会就业援助服务“12345”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3.
《协商论坛》2009,(2):21-2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就业方略,将扩大就业提升到战略高度,把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核心动力。这是在全面总结我国就业工作的实践,深入认识扩大就业的规律,科学分析未来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高飞 《青年论坛》2008,(3):42-44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按照市委市政府“四个确保”的总体要求,市总工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本市广大职工就业和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着力推动解决职工群众在劳动就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千方百计促就业,齐心协力保稳定——就业援助服务行动”。  相似文献   

6.
刘圣华 《政策》2008,(4):48-49
近几年来,阳新县针对全县农村富余劳力多、城镇下岗职工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的实际,把促进就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来抓,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让广大就业对象多就业、就好业、创大业。近3年来,全县帮助实现就业再就业6.6万人次。2007年,我县被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评为“促进就业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劳务经济开发工作先进县”,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十大劳务输出先进县”之一。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政报》2009,(1):32-34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鼓励全民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去年我省就业工作时刻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三大人群”,注重发展经济拉动就业、落实政策促进就业、优化服务助推就业“三个环节”,就业工作模式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过去注重扩大就业,向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并重的转变,积极实施援企稳岗措施,将减少失业的防线提前到稳定就业岗位;二是由过去注重帮扶就业,向注重帮扶就业与促进创业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决策,浙江省委十二届二中全会又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为我们人事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相较于农村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轰轰烈烈,在城市社区就业的大学生似平有些“寂静”。但我想,他们应当同样有一番“大作为”。社区日益成为城市治理的焦点,其中市民的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颇为重要。如何引导,让知识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认真研究与关注。  相似文献   

11.
谭颖 《群众》2013,(7):I0039-I0041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我国当前正遭遇“最难就业季”,促进就业除了要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更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既能够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又有助于解决当前目益严峻的就业难题,可谓一举两得,也与“三创三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相契合,尤其应当成为江苏各地实行积极就业政策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就业与成功     
大连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大外”)秉承“崇德尚文、兼收并蓄”的校训,已经建设发展成为以外语为主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学校的影响与日俱增,学子遍布各地。多年来.大外一直保持着高就业率,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08,(9):33-35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改善民生、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精神,推动《就业促进法》的宣传普及和贯彻实施,进一步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今年初,全国妇联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宣传贯彻〈就业促进法〉深入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的通知》,各地妇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在广大妇女中开展《就业促进法》的宣传普及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山西政报》2008,(17):23-26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实施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五大惠民工程”,建立充满活力的以创业促进就业的机制,推进和谐山西建设,现就我省实施创业就业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5.
《学习与实践》2005,(10):5-5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著名的“奥肯定律”,论证了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二者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然而,在中国却出现了相反的“奥肯悖论”现象。尤其是1991年以来,我国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与前期相比呈现出下滑的趋势。这些年来,我们总是强调发展大企业。但是,发展大企业并不一定能够解决就业问题。从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格局来看,全国65%-81%的劳动力人口在中小企业中和第三产业中得到了就业。  相似文献   

16.
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全党、全国形成一个共识:确立"民企"和"国企"并重、平等的经济共识。并重、平等——从总产值、对国家税收的贡献、提供的就业比例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已远远超过原来所说的占据“半壁河山”,而是“大半壁”。  相似文献   

17.
陈颐 《群众》2008,(3):34-35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现“劳有所得”首先必须“劳有岗位”。今后一段时间内,我省的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改善民生首先要实现相对充分的就业,而要真正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就必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空间,增加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8.
兰亚明 《群众》2013,(10):77-78
大学生就业的“量”与“质”分别对应于“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量”是“质”的基础,如果就业不充分、失业率过高,那肯定谈不上就业质量好;但是,如果不考虑就业质量的提升,“质”的低水平、粗放型,不仅造成人才浪费、教育资源浪费,而且制约用人单位的效益提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贺 《就业与保障》2013,(10):11-12
对于每个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无可否认,大城市有着中小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机会多、发展空间大等等,对毕业生也是颇具诱惑力,“北上广”等大城市是很多大学毕业生最梦想的就业城市。然而,真的是每个人都适合到这样的“大”城市就业吗?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福鼎市在“人力资源职业介绍一条街”举办“海西招聘行动——福鼎市劳动力供需现场招聘会”。本次供需见面会,福鼎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共发放《十万岗位送基层宣传手册》、《农民工进城就业政策问答》、《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福鼎市放心职介服务机构”名单和“就业服务指南”等宣传资料3000多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