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道德进步与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戈 《理论月刊》2007,1(3):26-28
人类的文化逻辑地包含着道德文化。道德是文化的灵魂,是文明与和谐的核心,人类的文明与和谐就体现在道德的进步中。建设和谐文化,发展和谐文化,就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努力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2.
陈宏滨  ;赵锦辉 《求索》2007,(7):50-51
社会和谐与社会进步在理论上是统一的,在实践上也是双向互动的发展过程。从社会进步视角考究社会和谐,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特征、推动力量、追求目标和保障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3.
和谐文化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文化形式外化的一种表现和展示,也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具体方式。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并为和谐社会培育良好的文化基因。当前,在培育和建设和谐文化过程中,必须辩证处理好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继承与创新、和谐文化与其他文化、形与神、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等诸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巾帼不让须眉。医院里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三尺讲台上诲人不倦的女教师,公安战线缉凶斗歹的女警察,乡村田野里科技种养的女能手……行走八桂,在广阔天地,在各条战线,巾帼风采最是那一道迷人的风景。  相似文献   

5.
徐莎 《前沿》2007,(10):145-147
和谐文化是社会管理和谐的文化基础、精神支撑和评价标准。必须充分认识和谐文化的内涵和精神,重塑社会管理文化,改进社会管理方式,整合社会管理主体,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在社会管理建设中全面贯彻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价值定位不应总是从社会共性中去寻求,文化的价值也在于不同文化现象的独特性,通过比较独特性而体现个性文化的社会价值。落后的、劣势的文化存在都具有价值。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突现了这种文化的价值。社会进步需要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的推动,社会全面进步需要不同程度文化的补充。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促进各文化间的“和合”,推动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对社会主体在社会发展遇到曲折时把握方向、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影响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和谐作为文化的价值观念不仅影响着民众的心理基础,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动力支持,而且渗透在党的执政理念、社会制度的运行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主导着社会主流的思想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2005年以来,江西省抚州市实施了“千名优秀实用人才帮带创业工程”.通过他们在资金上帮、技术上扶、项目上带、信息上支持,全市近6000名群众走上了独立创业之路。其中,2年内新增实用人才帮带创业的工业企业316个。实用人才帮带创业工程已成为和谐创业的“助推器”、群众致富的“好帮手”,在抚州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当前,在构建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性、复杂曲折性、多样统一性、真实科学性等规律。  相似文献   

11.
贺善侃 《长江论坛》2007,(6):4-9,17
以和谐文化为导引,实现党内文化由斗争文化向和谐文化的转型,是强化党的统一战线整合社会利益的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的重要前提。和谐文化凸现了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的崭新历史使命,凸现了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整合社会利益的新思路。统一战线是推进中国社会利益整合的一个重要力量,也是弘扬和谐文化、践履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社会力量。它可以在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等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统一战线对社会利益的整合作用,主要表现为凝聚作用、纽带作用和协调作用。这正是和谐文化凝聚功能、教化功能和定向功能的具体体现。和谐文化启示我们努力探索以差异、矛盾为前提的整合社会利益的机制,诸如:健全分配公平机制、竞争公平机制、社会矛盾释放机制和有序民主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胡潇 《岭南学刊》2002,(6):77-80
究竟如何衡量文化的进步 ?笔者认为无法给出一个精确的计量公式 ,但认为从几个方面进行文化发展的检视 ,以观测文化的进路和趋势则是可能的。首先 ,应坚持人文理性与科技理性的协调发展 ;其次 ,应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三 ,应坚持文化运动之提高与普及的统一 ;第四 ,应坚持文化的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统一。总之 ,无论有多少参照 ,最根本的是要把诸多参数统一起来 ,并明确每项参数的有效域和准确度 ,才能达到文化进步确然而系统的检验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既具有强大的技术动力来源,社会组织也正处在重新合理分化调整过程当中,呈现出强大的生命状态,然而就农村社会的观念更新来看,却明显地呈现出极度滞后的状态。这种滞后将极大地阻碍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其表现的特征来分析其消极作用。  第一,阴暗性。这是指主流文化的进步成分在农村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基本内容丧失和扭曲变形而呈现出阴暗性。举个明显的例子,市场经济首先就体现为一种法制经济,要求在经济活动中交易双方都遵循公平、诚实和信用原则。但从…  相似文献   

14.
文化进步论     
贾英健 《学习与实践》2006,(10):133-139
文化进步说到底是一个价值概念,它是指从一种进步理念出发而对文化事实所作的价值评价和理性认同,它有时也指人为规范事实发展的方向而设定的文化诉求的价值目标或理想状态。对文化进步的这一界定表明了它与价值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密切关系,因而也需要我们对文化进步的理解,要在其与价值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中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15.
姚思陟 《求索》2010,(3):223-225
宋代市民文化的社会共识是指在宋代三百余年间,生活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及个体共同拥有的先验的文化生活的价值观念和共同对市民文化功能认可的一致性。在社会生活的层面形成对市民文化的社会共识,是宋代社会的社会共同体开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成功举措。市民文化社会共识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宋代社会,特别是下层社会思想的解放,推动了宋代社会综合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宋代上层封建统治阶级与下层社会被统治阶级的妥协和融通,在社会的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中相对的克服了,或减弱了封建统治阶级狭隘的个人主义意识与行为,也相对的克服了下层劳动者阶级“无欲净植,静虚无争”的封闭状态。在宋代社会,统治者利用市民文化的社会共识作用协调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使处于转型时期的宋代社会300余年,上下信而多仁恩,保持着社会运行相对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和谐与发展: 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双重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和谐社会,寻求社会结合的最佳方式,是人类永恒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因而也就构成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本文从唯物史观出发,对和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最深刻的矛盾表征为和谐与发展的双重张力.  相似文献   

17.
谢安国 《传承》2013,(9):55-57
文化内核是建立在特定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上的文化价值观,是文化自身最具本质属性的核心构成要素。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文化内核是搞好文化建设和发展文化作用的前提。崇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现实的必然的持久的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核。  相似文献   

18.
王秋波 《传承》2007,(5):56-57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谐文化需要建设,更要创新,同时要积极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为和谐世界提供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9.
向加吾  许屹山 《前沿》2007,(9):222-225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本文对和谐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建设路径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李实 《理论月刊》2008,(8):126-127
慈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慈善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要求。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对慈善事业的统筹规划、政策法规、监督管理等职能。使慈善事业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