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减灾》2008,(7):24-28
汶川地震后,我国灾害管理体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7月6日,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灾备管理战略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汶川地震的灾后恢复重建,灾后安置,校舍建筑质量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全程灾备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2.
建立重大灾害应急救援联动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初步形成了灾害应急救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其基本领导体制是: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自然灾害管理体制可概括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配合,上下分级管理".灾害管理职能部门主要包括民政、农业、水利、国土资源、教育、卫生、气象、地震、海洋等部门,各部门灾害管理的职能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全国上下紧急行动起来,形成了协同应急的巨大合力,发挥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的灾害管理体制,可充分发挥中国的政治和组织优势:灾害管理的部门协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督督察机制,可有效形成救灾工作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5.
独具特色的印度灾害管理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风 《中国减灾》2003,(4):51-53
面对飓风、旱灾、洪灾、地震、山体滑坡和雪崩等频发的自然灾害,印度建立了颇具特色的灾害管理体制。在国家、邦、县和区一级均有统一的灾害管理机构。印度还制定了一系列灾前备灾和部门发展计划,以及飓风地震等灾后重建计划。  相似文献   

6.
巴西位于南半球,是发展中国家中的第三大国.巴西东北部地区雨量稀少,水分蒸发严重,多发旱灾,造成局部地区粮食减产和大量家畜死亡. 气象综合防灾减灾 巴西政府设有灾害防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灾害防御的日常管理,负责灾害现场指挥、救援、灾后救济等工作,与国土、气象、消防、军队等部门密切合作,形成政府领导下,综合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灾害防御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巴西位于南半球,是发展中国家中的第三大国。巴西东北部地区雨量稀少,水分蒸发严重,多发旱灾,造成局部地区粮食减产和大量家畜死亡。气象综合防灾减灾巴西政府设有灾害防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灾害防御的日常管理,负责灾害现场指挥、救援、灾后救济等工作,与国土、气象、消防、军队等部门密切合作,形成政府领导下,综合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灾害防御管理体制。巴西各州成立有防灾志愿者组织,主要由政府工作人员、企业雇员和民间社会团体成员组成。这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灾害救助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灾害管理体制逐步健全,其主要表现是: 关于灾害管理的领导和协调体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06,(10):21-22
灾情上报工作是救灾救济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整个自然灾害管理金字塔型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部门管理体制与地方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对灾情上报时间有严格的要求,县级民政部门要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并在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向地级民政部门报告,重大灾害可越级上报;地级和省级民政部门也要在2小时内向上级报告。  相似文献   

10.
进一步完善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协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都呈急速上升趋势,灾害管理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各国都根据本国的行政体制建立灾害管理体制机制。本文以2008年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为例,就我国目前建立的自然灾害管理中的协调机制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印度洋季风气候和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印度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2%的国土易发生水灾;28%的国土容易受旱灾;8%的国土易受暴风侵害,气象灾害给印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灾害管理体制印度灾害管理体制颇具特色。在国家、邦、县和区一级均有统一的灾害管理机构。印度灾害管理的最高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3,(7):62
经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核定,2013年2月份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如下:2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干旱、雪灾、地震和地质灾害为主,洪涝、风雹、森林火灾、海洋灾害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与近年同期均值相比,灾害损失总体偏轻,除死亡失踪人口增加1人外,其他指标均减少6-9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球重大灾害发生的频率呈上升趋势。集中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有利于有效防控次生灾害,组建和培养一支坚强、高效的复合型灾害应急专业队伍,集中管控各种灾害风险,形成灾害防控的合力。我国应将疫情防控纳入集中型灾害防控体系,及时监测和果断阻断可能发生的灾后公共卫生事件,不断提升和完善我国的灾害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灾害评估"一词由来已久。过去,灾害评估主要服务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多是对于灾情及其损失的评估。如今,灾害损失与应对工作评估逐渐贯穿灾害管理全过程,对综合减灾、救灾救助、恢复重建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发挥灾害损失与应对工作,提高其支撑应急管理决策和灾害风险防范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一套自然灾害情况统计的指标体系和调查制度,明确了灾害损失评估的指标内容。  相似文献   

15.
译者在上期介绍了社区减灾应该关注的七个方面。社区减灾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协作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和地方灾害管理者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亚洲各国国情不同,灾害管理体制也有所区别,因此,本文仅从社区减灾的共性方面来介绍针对国家和地方灾害管理者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自然环境严酷,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地震、暴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给基层救灾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也使当地救灾部门积累了丰富宝贵的救灾经验。尤其在"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救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13,(11):60-61
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海洋局、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对2013年前三季度全国灾情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前三季度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地震、台风和干旱灾害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沙尘暴、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相似文献   

18.
齐瑜 《中国减灾》2004,(8):31-32
北京位于华北北部阴山燕山地震带中段。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1679年华北北部最大的8级地震就发生在现北京平谷和河北三河交界处。北京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也经常波及北京并造成灾害。同时,随着北京正在向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迈进,城市发生灾害的危害性也大大增加,因此,北京必须重视突发性灾害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1991年全国自然灾害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洪玲 《中国减灾》1992,2(2):51-52
1991年我国多灾并发,灾期长,灾害发生地域集中,经济损失比建国以来任何一年都重,是个大灾年。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水灾危害最大,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是百年罕见的。旱灾重于常年,对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影响程度深。此外,台风、风雹、冷冻、地震等自然灾害也有发生。经民政部、国家防汛办、国家抗旱办、农业部、商业部、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核定,  相似文献   

20.
应对灾难,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芦山地震等多次灾害的实践和历练后,我国的灾后社会心理援助已逐渐步入正轨,管理更为规范有序,干预方法也更加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