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姓氏很早的国家。羲里娲乡生黄帝的陇右,因伏羲肇启文明,制嫁娶,正姓氏,女娲繁衍人类,开始华夏第一姓——“风”姓。黄帝子25人,14人得12姓以来,姓氏文化积淀丰厚。“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1]中国的姓氏始自伏羲,伏羲生于陇右天水。甘肃及其天水,是中国姓氏文化研究非常重要的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源出郡望陇右的姓氏,既有三黄五帝中的华夏人文始祖,又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姓氏文物典章、文化遗址盛于中华。  相似文献   

2.
以天水大地湾文化为代表的渭河流域史前考古发现与伏羲氏族的口传史、文字记载具有非常密切的时空关联。考古发现与历史记载和口传史之间形成相互印证,地下史和地上史相互补充,表明伏羲时代在天水与大地湾文明在时空上相重合,证明史籍记载伏羲生于成纪的真实性。通过伏羲部族的“名随族迁”,有关伏羲、女娲的传说、故事,普遍地保留在我国各族人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3.
甘肃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轩辕黄帝的故乡,素有“羲轩桑梓”之美誉。境内伏羲文化遗存、遗址众多。市区西关明代重修的伏羲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伏羲祭祀场所。卦台山伏羲庙发现有自先秦以来历代先民祭祀中华先祖的祭祀品,被史学界和考古界认为是8000多年前先民生产生活、祭祀伏羲的场所。1992年8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作为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伏羲文化以其人本性、实践性、兼容性和体现出的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和合精神,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的文明源头,而且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揭开伏羲之谜重写中华上古史》一文中,根据多处最新出土文物,证实太昊、伏羲实为一人,首先创造中国最初符号文字及龙的图腾,辨驳史学权威郭沫若、顾颉刚等前辈对伏羲的错误见解,提出重写中华上古史。但因篇幅所限,对伏羲的重要贡献伏羲画卦以及伏羲所处的准确具体年代,却未有论证。  相似文献   

5.
伏羲是远古中国的一位英雄人物,他是中国古代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开创了中国的文明史。有关他的生平及事迹的文献记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被赋予了超自然的力量和特征,是一位兼具历史与神话色彩的传奇人物。本文试图在史料记载、民俗考古印证的基础上客观描述伏羲的真实形象,并且说明以他为代表的伏羲文化在中国古史上的重要贡献,为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社会中正确定位中国传统文化给予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伏羲位居“三皇之首”,既是中国古史中原始渔猎时代的一位英雄,也是中华统一文化的缔造者。有关其传说和文化创造活动在中华统一文化的生发与形成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伏羲氏族的标志——龙图腾,经过整合、演化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区别性特征;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伏羲“大一统”的理念,至今仍然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利器和重要理论支柱。伏羲文化就是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文化。深入研究伏羲文化中的统一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伏羲文化是华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天水是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太极八卦”又是伏羲文化的有机部分。随着伏羲文化的日益深化,研究它的文化内涵,寻求它的数理真缔,必将由天水扩散到全国,甚至覆盖到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8.
武术,旧称“国术”,是我国古老的、传统的、最有代表性的“国粹”之一。文章探讨了武术的起源,“开物成务”、观象制器与武械的发明,伏羲创世文明与天水武术的渊源。  相似文献   

9.
中华历史上的三皇五帝时代。正就是我们所提出的玉器时代,它又正是中华文明产生的时代。从文明探源视角来研究三皇文化,是文明探源问题上极为重要的课题。文章以司马贞《三皇本纪》为底本,就《伏羲传》、《女娲传》、《神农传》作文化考查。三皇文化,表现为中华文明产生的早熟性和初期国家形态的早期性诸特征。  相似文献   

10.
《伏羲画卦台记碑》为研究伏羲文化提供了新的文献材料,拓展了伏羲文化的深度,主要表现为:一是该碑刻还原了元代卦台山伏羲庙的修建、祭祀情况;二是从该碑可以烛见元代伏羲文化之特点。《伏羲画卦台记碑》具有重要的文学及文化价值,它助推天水地域文学繁荣,引领了地方文学风气,丰富了天水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将出土文献与书面文献记载结合是推动伏羲文化研究不断深入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天水伏羲庙碑廊有众多石碑,这些石碑记载了伏羲庙的变迁历史以及祭祀沿革。整理、研究这些碑文,对于系统开发伏羲文化,打造伏羲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其中一块碑文进行研究,以期对天水伏羲文化建设做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在研究中华上古文化的国内外学者中有人提出对神话、传说与历史材料要做仔细清理,这是有道理的。就伏羲文化与中华审美文化哲学发源或叫主流源头关系研究课题来说,更显得重要。因为伏羲文化显露的上古文化历史端绪,又有神话、传说伴生其间。至今缺少伏羲有关创造的亲自叙述或当时原始文字的直接凭证。但是,  相似文献   

13.
道教源于伏羲、轩辕黄帝,宗于老庄,自两汉之际的黄老道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由于道教是我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宗教,它和广大民众比较紧密地融合联系在一起,其信仰、仪式及文化内涵,已潜移默化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许多中国人,或多或少是具有道教的潜意识的,  相似文献   

14.
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文化”,这种本源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伏羲文化中的龙图腾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象征;伏羲文化是一种“和”文化,其融合性能很好地阐释海外华人心中的民族情结和中国理念。  相似文献   

15.
伏羲画的八卦符号和伏羲出生活动地发现的原始符号,以点线为特点,是中国方块字的最早表现形式.后来产生的甲骨文、金文、籍文、隶书、草书、楷书以及现代文字都以伏羲符号文字为基础,所以伏羲是我国文字的首创者.  相似文献   

16.
伏羲由人演变为虹之精,是统治阶级君权神授思想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伏羲也就由人慢慢变成了神,将历史的真实抽象为空洞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文献及考古资料分析得出结论,仇池是伏羲的诞生地,仇池是龙的家乡,从仇池到成纪是中国最早的一个文化带  相似文献   

18.
伏羲位居"三皇之首",既是中国古史中原始渔猎时代的一位英雄,也是中华统一文化的缔造者.有关其传说和文化创造活动在中华统一文化的生发与形成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伏羲氏族的标志--龙图腾,经过整合、演化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区别性特征;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伏羲"大一统"的理念,至今仍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利器和重要理论支柱.伏羲文化就是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文化.深入研究伏羲文化中的统一思想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来,从“两个文明”到“四个文明”,从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到“建设生态文明”提出的历史过程,实践上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序幕渐渐拉开的历史过程,理论上是马克思主义文明形态理论体系创新并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内容的历史过程,政治上是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机结合的历史过程。在国家建设高度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面对21世纪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质变升华关键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新起点上做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讲好“伏羲画卦故事”,传播“伏羲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高要求。本文通过梳理历年媒体对“伏羲”的报道,开展新闻叙事分析,探索构建新媒体时代的“伏羲”新闻叙事,从而更好地推动有关新闻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