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经济组织之间的横向联系日趋增多,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经济合同中存在的某些漏洞和某些人缺乏对经济合同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的了解,以签订履行合同为名,大搞经济诈骗犯罪活动。这类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的犯罪,由于属高智能性犯罪,案情复杂,加之我们队伍中部分办案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素质不高,致使在执法实践中,不断发生混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界限,把属于经济合同纠纷的民事案件作为经济诈骗的犯罪案件,擅自立案,随便使用强制措施,扣押人质,索要债务,或者把本属于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犯罪的案件当作经济合同纠纷不予立案查处,以至出现对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犯罪的该打击  相似文献   

2.
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是当前诈骗犯罪活动的一个突出表现形式。办案部门由于对这类犯罪在性质认定和证据采集上有难度,办案时在某些方面尚不适应,影响了对犯罪的打击处理。本文从执法办案的角度,结合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对如何认定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犯罪谈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活动中的诈骗犯罪随之大量增加,五花八门的诈欺行为,名目之多,不胜枚举。其中利用签订经济合同的合法形式,公然骗取公私财物,是诈骗犯罪中最为常见的,已成为困扰企业、破坏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为此,笔者就利用经济合同行骗得逞的原因、处理经济案件的误区、经济纠纷与合同诈骗的区别、减少合同诈骗案件的对策等,谈点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当前司法工作的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存在着经济领域中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犯罪的现象不少,另一方面在司法实际工作中严厉打击这一犯罪的情况却甚少。这种状况的存在与持续,助长了这一犯罪的日趋严重。那么,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由于我们在理论上没有正确分析出这一犯罪的特点,使得我们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正确区分正常经济合同关系与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犯罪之间的罪与非罪的界限,因此,正确界定正常经济合同关系与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犯罪的界限是极为  相似文献   

5.
是经济合同纠纷还是诈骗犯罪方玉张某系浙江某市东亚风机成套公司(下称东亚公司)的法人代表。1993年7月,张某与该市一家铸造厂(下称铸造厂)签订一份承包协议,承包了该厂的供销经营部(非法人部门),承包期限截止到1994年12月31日。1994年4月,张...  相似文献   

6.
经济合同纠纷与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利用签订经济合同进行诈骗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犯罪形式,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经济秩序混乱的产物。这种现象的泛滥极大地影响了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致使在经济领域中人人自危,受骗者为数甚多。相反由于一些人划不清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与正常经济纠纷的界限,又往往将一些违约行为指控为诈骗,甚至以扣押人质的非法手段强行追款索债。划清经济合同纠纷与诈骗罪的界限,对于每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来说,都是  相似文献   

7.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刑事案件坚持属地管辖原则,经济犯罪案件也不例外。如公安部1997年10月9日下发的《关于办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三项规定:“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地和犯罪结果地。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更为适宜,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负责办理。”但是,当前经济犯罪案件大量出现,这一规…  相似文献   

8.
一《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原来基本上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经济犯罪,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划归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虽然公安与检察在具体分工上尚有争议,但对于诈骗犯罪由公安机关管辖,已经有了定论。在这一领域,公安与法院的分歧反而超过与检察的分歧。其原因,是在于当前社会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应该适用民法调整的经济合同纠纷,同应该适用刑法调整的经济诈骗、往往很难分清。现在舆论较多地关注了"公安机关违法插手经济纠纷"的问题,也确实有不少批评是对的。但以笔者分析,现在真正严重的问题不是公安机关对经济纠纷插手过多,而是有大量以经济纠纷面目出现的诈骗犯罪,没有真正立案侦查,使一大批钻法律空子的诈骗犯罪分子逃避了法律的制裁,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加之我国法人制度的不完善性,一些法人破产避债、个人卷款金蝉脱壳的事例已经不胜枚举,法院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正确处理经济合同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规定,特制定本条例。第二条经济合同仲裁机关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立  相似文献   

10.
警惕“经济合同”掩盖下的商贸化诈骗犯罪上海浦东新区公安局副局长郑维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工商、贸易等经营活动更加活跃。与此同时,一些违法犯罪分子也乘机而人,社会上商贸化诈骗犯罪活动日趋猖撅,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危害国...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我是刑警队的一名侦查员,在对如何处理赃款赃物的问题上办案人员经常产生分歧。请问,在对赃款赃物的处理方面国家有何规定?黑龙江杨青喜杨青喜同志:关于诈骗犯罪所得赃款赃物,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规定,行为人将诈骗财物用于归还个人欠款、货款或者其他经济活动的,如果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属恶意取得,应当一律予以追缴;如属善意取得,则不再追缴。1997年《公安部关于办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第5条中也有类似规定。目前这两个规定可参照执…  相似文献   

12.
高扬 《重庆行政》2010,12(1):46-48
经济交往中经济合同的签订是经济业务的起点,是当事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各方经济责任进行界定的有力依据。经济合同审计是指由审计部门对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的审计监督、检查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经济合同监督管理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4号《河南省经济合同监督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省长马忠臣1994年12月12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经济合同监督管理,保护经济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经济合同监督管理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4号《河南省经济合同监督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省长马忠臣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十二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经济合同监督管理,保护经济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5.
经济合同的法律效力经济流转关系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要经济关系,而经济合同又是经济流转的纽带。因此,经济合同对经济流转关系的通畅、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自我国(经济合同法)颁布之后,在增强公民的合同意识,维护经济良好运行上起到了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6.
根据《经济合同法》第9条的规定:“当事人双方依法就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经过协商一致,经济合同就成立。”这条规定就是经济合同成立的法定概念。从这个规定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合同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法定条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信用卡的发展与普及,骗领信用卡透支诈骗的案件逐年呈上升趋势,此类案件侦破难度大,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必须进行严厉打击。但是,由于我国信用卡诈骗犯罪立法并未对骗领信用卡透支诈骗的行为作出明确规定,这一立法疏漏最终导致了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定性及处理的混乱状况。为了严密法网,有利于司法实践依法惩处这类犯罪,通过对一起骗领信用卡透支诈骗案件的分析,对修改与完善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提出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克服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张耀仁周柏松近年来,经济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向司法机关执法活动的渗透,突出地表现在经济纠纷和经济诈骗案件中,已经成为困扰司法机关严肃执法的一大难题。这不仅严重地破坏了我国法律的尊严和法制的统一,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一起经济合同诈骗案的启示薛宏伟赵国兴,原常州市长安防盗门厂承包厂长。1992年2月到1993年6月间,赵谎称该厂系公安部定点厂,产品由公安部包销,在无销售合同、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利用西北、西南不发达地区的一些企业急于寻找加工业务的求富心切的心理,以...  相似文献   

20.
张国 《人民公安》2007,(6):34-35
在执法实践中,罪与非罪,是诈骗还是敲诈勒索,往往具有较强的迷惑性,给此类案件的准确定性,将对基层正确执法带来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