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两种对立但同样片面的主张。一种认为中西文化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一种认为是民族性的,可称为有中外无古今论。主张文化有古今无中外的也有两种人。一种是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而对历史唯物主义了解并不  相似文献   

2.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复杂人物。似《胡适与中西文化》作者所指出:“他是西方文化的信从者,同时,他又是中国文化熏陶下生长起来的中国式学者,他的气质,他的兴趣,他的情感,这一切使他在意识或潜意识的层次都无法摆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戚戚之感、依依之情,更不用说在行为模式上  相似文献   

3.
宁杭 《唯实》1995,(12)
作为一位深受西方政治法律影响的学者,一个曾经叱咤学坛、浮泛于政海的历史人物,胡适在中国现代史上有其地位和作用,但总体上不太光彩。他主张“全盘西化”,宣扬一些反动主张。不过,从反封建专制、建立现代法制的意义上,从批判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上对胡适的一些宪法言论进行一分为二的剖析,不无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4.
亓静  王玉瑾 《广东党史》2013,(10):53-56
杨明斋是一位多有贡献而又鲜为人知的党史人物,其《评中西文化观》一书是在东西文化论战中对复古思潮的有力回击,是中国共产党参与文化论战的文本证明,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我们能够从《评中西文化观》中得出几点启示: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和研究文化问题;文化中的民族特性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要推动社会进步,必须要解放思想,防止思想僵化;要在反思中树立正确的中西文化观。  相似文献   

5.
朱德发 《理论学刊》2012,(8):112-116,128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是胡适于1918年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时正式提出的新文学革命论的惟一宗旨。这一倡导白话文学的宗旨观不仅有个形成的过程,而且它的生成也有着多维的特定背景。近百年来,学术界对此问题有所忽略,某些说法多与史实不符。历史地看,胡适惟一宗旨观形成的背景至少有这样相互关联的几个维面:欧洲文艺复兴创造国语文学的经验启发;我国古代白话文学传统的发掘与承续;晚清以降国语运动的推动与白话文字的训练;中华民国成立所提供的国语运动与新文学运动相互并进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6.
朱德发 《理论学刊》2007,1(4):119-124
五四中国新文化的建构,离不开科学的方法论的制导。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胡适的实验主义方法及其与中国新文化生成的关系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其实,作为方法论的实验主义是一种现代科学思维,胡适师从杜威并对其实验主义给出了独到的理解和阐释,尤其在中国新文化和新文学建设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胡适的傲骨     
羽戈 《廉政瞭望》2013,(14):52-52
胡适与蒋介石有一张著名的合影。摄于1958年4月10日。查曹伯言、季维龙编著《胡适年谱》,当天上午9点,胡适就任台中央研究院院长,在南港中研院考古馆楼上发表演说,称这一职位,自朱家骅卸任以来,蒋介石请他出山。他正在病中,  相似文献   

8.
胡适的清廉     
清廉这个词应该是专指仕途之人的。胡适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写文章教书办杂志,似乎与这个词不沾边,但他毕竟出任过国民政府驻美大使,后来也担任过所谓中研院院长,在国民  相似文献   

9.
胡适的名片     
《理论与当代》2011,(12):56-56
陈鲁民在9月26日的《解放日报》上撰文指出:胡适有三十二个博士头衔,还有北京大学校长、驻美大学者、哲学家、新文化运动领袖等定评,如果都印在名片上,正反两面也印不完。他却在名片上只印了两个字:学者。在他心目中,其他都是虚的,唯有学者最重要。  相似文献   

10.
闲话胡适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早年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革命,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但他的政治观点,尤其是他痴迷美国式的民主政治的观点,始终与中国的国情相背离,终为历史所淘汰。而他的个人生活、待人处世的方式,却留下了很多美谈。他是一个很有故事情节的历史人物。笔者有意摭拾其生平的几个片断,连撰成文,但愿能管中窥豹,从中显现其人格和品德。  相似文献   

11.
唐皞 《唯实》2005,(4):61-62
在"五四"文学革命中,胡适是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他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在当时中国文坛和思想界, 可谓领风气之先,由此而引起了中国文学史上一次真正伟大的变革, 并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纪元。胡适的文艺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诗歌的见解方面。作为一个诗人, 胡适是"五四"文学革命中第一个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本位文化派与全盘西化派的论战中,张东荪没有偏向于任何一方。面对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张东荪以独立的反思精神、独特的视角及独到的见解不断地探索如何重建中国的文化,经历了从“破”到“立”再到于“破”与“立”中寻求理性之道路,他的文化思想渐趋成熟,同时他的思想发展也为探讨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田永清 《学习导报》2012,(16):42-42
胡适担任北大校长时,有一次对毕业生演讲,赠给他们“三味药”,即“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问题丹”,即大学毕业生在踏八社会之际,脑中留下一两个麻烦而有趣的问题,时常鞭策自己继续探索。“问号”是探究问题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朱洪 《党史文汇》2000,(5):23-23
192 6年 7月 2 7日胡适到达莫斯科。他去英国参加中英庚款委员会全体会议 ,同时到伦敦、巴黎国家图书馆查阅有关禅宗的敦煌古写本资料。不满国中“新政客”的胡适之所以绕道莫斯科 ,是因为他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 192 5年胡适的许多朋友要他加入“反赤化”的讨论 ,他迟疑没有加入 ,是考虑到国内对于“赤”的传统见解是狭窄的。苏联的政治试验和自己试作白话诗、美国试验委员会制与经理制的城市政府一样 ,都是正当的 ,是符合实用主义精神的。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到莫斯科后的几天 ,胡适同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一起参观了苏联的监狱、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从五四运动开始,毛泽东与胡适之间就有交往,毛泽东对胡适的态度在思想和政治上经历了一个从推崇、分歧、争取到决裂、批判的过程,这一过程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1936年,在延安保安的窑洞里,面对来自大洋彼岸的新闻记者斯诺,毛泽东讲述着自己早期的人生经历。他说道:“《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  相似文献   

16.
1962年2月24日,南港中央研究院,在欢闹与孤寂、恭维与流言中,一位老人颓然倒地,一颗历经风雨、多情而孤寂的心停止了跳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背负传统的沉重负荷,胡适行走于中美之间,痴心守望爱情,娶江冬秀为妻,得韦莲司、陈衡哲、曹佩声3位红颜知己,是福,是祸?  相似文献   

17.
田永清 《新湘评论》2012,(16):42-42
胡适担任北大校长时,有一次对毕业生演讲,赠给他们“三味药”,即“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问题丹”,即大学毕业生在踏八社会之际,脑中留下一两个麻烦而有趣的问题,时常鞭策自己继续探索。“问号”是探究问题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胡适与中共     
胡适曾称赞毛泽东的文章“眼光很远大”。 毛泽东希望胡适能成为连接美国朝野与中国共产党的桥梁与中介。 胡适致电毛泽东,希望中共“痛下决心,放弃武力,准备为中国建立一个不靠武装的第二大党”。 1949年,胡适眼看国民党大势已去,登上蒋介石派来的专机飞往纽约。 1956年,毛泽东在政协会议上说,“胡适这个人真顽固,我们劝他回来,也不知他到底贪恋什么?……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胡适     
曾是新文化运动的同路人 1917年1月,《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应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聘请,来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新青年》也随之迁来北大,于是,这所陈腐、守旧的学府引进了一股清新的春风。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作为新文学运动的滚滚春雷,惊醒了许多在旧文化的迷惘中彷徨的知识分子,鲁迅便是其中的一位。鲁迅此时的精神状态正如他自己所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他躲在补树书屋内,整日抄写古碑碑文,以纾解郁悒苦闷的心怀。北大教授、《新青年》编辑钱玄同对鲁迅如此消沉难以理解,他常去叙谈,希望鲁迅振作起来,“做点文章”,参加到《新青年》的群体之中。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五四时期文化史的研究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一部重要的文化论著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它就是杨明斋所著的《评中西文化观》一书。杨明斋,名好德,山东平度人,青年时到俄国谋生并加入俄共(布),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初,他作为共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