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日与一位乡镇干部交谈,看着他脸上的一块青紫,问其缘由,说是日前处理一起村民纠纷中被一过激村民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了一拳,他没有还手,而是忍着疼痛和委屈将群众的事情圆满解决,虽然该村民及其家人最后向他道了歉,但他心中仍有些难以释怀。"你是个合格的干部,没有与群众‘打’成一片啊!"他听后不禁哑然失笑,满腹委屈也一笑了之。  相似文献   

2.
对老书记由恨到敬,敬他对村民的一片真情 “做华西村村民很自豪,但做吴仁宅的家人滋味不好受。”这是吴仁宝家人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3.
<正>干了十多年村支书的曲伟君,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有朝一日,他会因一群“虾兵蟹将”而带领村民闯出一片致富新天地。“别小瞧了它们,这帮‘虾兵蟹将’可是我们村增收致富的‘法宝’。”一个秋日午后,曲伟君来到温室大棚,指了指养殖池,向慕名而来的游客介绍。他嗓门不高,说起话来斯斯文文,却底气十足。自2021年以来,曲伟君带领村民打造的温室大棚,成了十里八乡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些大棚不种蔬菜、水果,  相似文献   

4.
<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21年前,辽宁省凌海市大凌河镇尤山子村经历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洪水过后,村庄一片狼藉。然而,更让他们难过的是,在那场大洪水袭来时,一位市委书记倒在了这片土地上……21年过去了,尤山子村的党员和村民们仍时时怀念他们敬佩的鸣岐书记。每年清明和张鸣岐的忌日,村里  相似文献   

5.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21年前,辽宁省凌海市大凌河镇尤山子村经历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洪水过后,村庄一片狼藉。然而,更让他们难过的是,在那场大洪水袭来时,一位市委书记倒在了这片土地上……21年过去了,尤山子村的党员和村民们仍时时怀念他们敬佩的鸣岐书记。每年清明和张鸣岐的忌日,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有一片鱼塘,捞鱼苗是这里村民的主要工作,靠一缸一缸的往外捞,一年就能捞出几亿元的收入,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几亿元的大产业,居然是从一个村民的奇遇开始的。以杂鱼养鳜鱼上世纪90年代,西樵镇上一个叫陈少华的村民,有一天他来到村边的西江打鱼,一网下去捞起了20多条鳜鱼,要知道当时鳜鱼一斤能卖四五十元钱,也就是说这一网少说也值千八百块钱。  相似文献   

7.
<正>让阿王讲述二普鲁村的历史,他的眉头皱成了一团。这是一个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的高半山农牧村,全村300多人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生活,路不通、电不通,人畜混居极为落后。可是现在到这片黑土地看看,幢幢藏族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村民们在成片的土地上欢快地劳作,种养基地生机盎然;平整的水泥路进村入户,医疗点、服务站、健身区等配套一应俱全……"我们今天的好日子与任劳任怨的阿王书记密不可分。"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阿王,这个年过半百、两鬓斑白的嘉绒汉子,从1995年开始  相似文献   

8.
侯有良,在辽宁省法库县并不是显赫的官。他原是该县孟家乡的司法助理,后来升为乡纪检书记。可半年前他被依法逮捕时,在当地不啻于特大喜讯传出:山沟沟里的村民们争相传告这一消息,十里八村一片拍手称快的叫好声…… 侯有良何以犯众怒?一个老农民  相似文献   

9.
陈方 《党建》2011,(9):47-47
在湖南省韶山村,有这样一位大学生村官——他大学毕业后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韶山的沟沟坎坎,思索着村民致富的发展路径;他不畏艰苦,宁愿做一棵小草,认定群众的幸福才是自己的幸福;他不舍不弃,在村官任期将满之时,毅然选择留在这片深爱的土地。  相似文献   

10.
吴传娟 《当代贵州》2023,(30):56-57
<正>从青春年少到两鬓如霜,金忠诚扎根基层36年,推广良种良技,为家乡粮食增产增收献智出力。他将一个“农”字烙在心田,全力守护百姓的“粮袋子”。仲夏时节,记者走进施秉县城关镇上翁哨村,进入拔节孕穗期,一片片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微风拂过,绿浪翻滚。“前段时间这片稻田发生了稻纵卷叶螟虫害,水稻叶子卷缩严重,幸好有金老师和专家们来指导我们用药,才得到有效控制。”说起前不久自家水稻遭遇的虫害问题,村民黄小林依然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11.
“按村民的心思拍板定音”“决策讲民主,办事重民意”,张国华当上村支书不久,就把这句话写在了工作笔记本扉页上。不过,这是碰过“钉子”后,他用心琢磨出来的。1989年秋后,刚当书记的张国华,急于为群众办几件实事。他看到村北与邻村搭界的一片地长年浇不上“引...  相似文献   

12.
志伟  成浩  雪飞  尉人 《党建文汇》2001,(11):30-30
今年4月2日,云南省昌宁县漭水乡河尾村平场子村民小组组长普光洪,在带领村民进行电路改造施工中,不幸因公殉职。消息传开,小村里哭声一片,噩耗惊动了相邻的村寨,600多位乡亲自发地赶来为他送行,人们痛惜失去了一位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事的好村民小组长,一位身体力行实践党的宗旨的好党员。  相似文献   

13.
程广林是顺义区马坡镇庙卷村支书。1990年他一上任,就给自己立下了规矩:凡是村民红白喜事必到;村民生病必到;村民家里有困难的必到。此话一出,引来村民一阵议论:新官就爱瞎许诺,能不能做到,难说!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5,(6)
<正>他只干过泥瓦匠的活儿,却让村民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他不懂股票,却让村民们人人拥有股份,家家笑逐颜开;他开过废品收购站、经营过饭店,当过"三位一体"的村值班主任,深谙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他曾抱住一位因想不开而打算跳楼的老人说:"叔,要跳我陪你一起跳!"老人推开了他说:"支书,咱村发展得这么好,可全靠你呀,这事儿不能让你陪着啊!"——他,就是通辽市科尔沁区大刘屯社区党支部书记梁成贵。  相似文献   

15.
崔晓满 《先锋队》2012,(16):7-8,1
崔晓满原任吉林省四平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正师职,大校军衔。《为了这片可爱的土地》,崔晓满退休后,甘愿舍弃大城市的安逸生活回到家乡,挑起了泽州县犁川镇崔河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他带领乡亲们凭着愚公移山、艰苦创业的精神,修通了高标准的山村公路;规划建设了崔河新村;帮助村民外出打工,引领群众栽桑养蚕、发展养兔业,闯出了一条适合崔河村实际的致富之路;用公正、廉洁、爱民的一言一行教育村里的党员干部,使村党支部近年来连续被评为红旗党支部。  相似文献   

16.
错怪荒岭     
海城荒岭子村,顾名思义,历史上这里曾是一片荒蛮之地。全村1700户人家,仅有1500亩地,一户摊不上一亩地。怎样带领群众奔富裕之路呢?村党总支书记徐恕苦苦思索着。资金不足,这是多年来困扰村办企业发展的难题。他想起了在搞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宣传时,调查和统计过村民收入和储蓄情况。全村村民存款有七八千万元,能不能把这笔钱动员出来一部分,投资兴办集体企业呢?这样做,既可以发展集体经济,又  相似文献   

17.
大山深情     
这里原是南部山区大山深处的一个村庄,原住村民在生态移民之后,给这里留下了一笔绿色财富。记者在不同的季节3次踏进这人去山谧的村庄,被绵绵大山安静的美所折服,这种敬意缘于村民10多年来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用自己的双手栽下一棵棵树,种下一片片草,给大山穿上了一件绿色盛装。当你站在这山顶上时,就会产生一连串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大山的原主人是彭阳县交岔乡卷槽村295户1276位村民,世世代代居  相似文献   

18.
最近,密云县东邵渠镇西邵渠村村民马士林,因为翻盖房屋的问题找到了村委会。事情的起因是村民翻建房屋,村委会要收取500块钱的押金。让老马没有想到的是,村干部一来没有和他理论,二来也没有给他一个解释,只是给他播放了一段村民代表会议的视频录像。通过观看视频录像,老马知道了新建房屋要收500块钱押金,是村民代表会上的决定,目的是避免村民增建违章建筑。如果村民盖完了房,没有影响到村子的环境,这500块钱是会退回给村民的。"我弄明白这个事了,心里面的疙瘩也  相似文献   

19.
《江淮》2010,(8)
<正>庐江县同大镇永安村党总支书记周传能带领村民钻研"葡萄经",种出一批批特色葡萄,使村民的收入一年年增长。为此,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  相似文献   

20.
妙语答记者     
胡琴 《新湘评论》2010,(6):60-60
1944年3月25日,富兰克林&#183;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采访这位总统,就他连任总统之事问他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答,请记者吃一片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殊荣,很快就吃下去了。罗斯福又请他吃第二片、第三片,记者受宠若惊,虽然肚子饱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