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写一篇短文,曾经称赞电影《红高粱》插曲中的几句:“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杀口!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好一个“见了皇帝不磕头”!但文章寄出,转而一想,这要以喝了“十八里  相似文献   

2.
徐培培 《各界》2008,(4):21-23
汪精卫叛变投敌,一直是历史学的一个热门话题.投敌的原因、情形等,随着汪精卫、周佛海等人的死亡,成了众说纷纭的不解之谜.陶希圣,算得上汪精卫的左膀右臂,逃敌复归,对汪精卫和自己的行为留下"毒酒论"之说:好比喝酒,我喝了一口,死了半截,发觉是毒酒,不喝了;汪精卫喝了一口,发觉是毒酒,又索性喝下去.……  相似文献   

3.
有人讲,酒风就是作风,考察一个干部,喝一场酒,这个干部怎么样就清清楚楚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6,(1)
正对于用自己脚步"丈量"过改革开放蹈途的我们的个人感情而言,30余载春秋如瞬间须臾,如烟往事历历,恍若昨夜。人们对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我最大的收获之一是结交了一票台湾朋友,以致被影响了自诩一口半生不熟的台湾话。最尴尬的时候,是每每和人如数家珍般聊起台湾那些事那些人的时候,对方猛地问一句:"你去过台湾吗?"我会支吾半天回答:"还没有,但应该快了吧。"终于,赴台观光旅游这扇大门开了。  相似文献   

5.
王昆 《党政论坛》2009,(16):21-21
现代人饭局上“朋友”很多。表面上推杯换盏,推心置腹的没有一个。酒桌上的热闹,好比华尔街股市,是虚假繁荣。酒醒之后,泡沫破裂。鬼才相信“感情铁,喝吐血”、“酒杯一举,以身相许”的屁话。喝酒是中国人特有的告解方式。酒逢知己千杯少,现在是酒逢千杯知己少。今天,酒逢千杯是为了签合同或搞定某人。请喝酒是仪式,喝酒是前戏,预示着某种媾和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诗酒趁年华     
申林 《民主》2014,(7):51-52
<正>醉,是生命最美的境界。花,是世界最美的姿态。把醉与花融合起来形容酒人的状态,还是最近两年的体味和评价。对酒,曾经历了讨厌、敬爱以及亲而远之的阶段。小时厌酒。逢年过节,家里家外,酒宴大剧场不分昼夜隆重登上日子的舞台,猜拳喝媒的四面豫歌比河南梆子更精彩。酒声丰腴,而现实骨感。也曾看到很多呼声震天的"酒"仙,猪八戒吃人参果般呼来将去地豪饮之后,最后回归"泥土加混  相似文献   

7.
梁实秋和林语堂这两个人相似之处太多,若要细加比较研究,每一点都非长篇大论不可.这里拿来比较的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即作为曾经的吸烟者,他们对吸烟与戒烟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 梁林二位开始吸烟的时代,纸烟已渐渐统一"烟坛".他们都留过洋,带些洋派,所以烟斗、雪茄都是领略过的.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中叶,也就是二位先生都先后...  相似文献   

8.
德国人饮酒     
周良 《侨园》2013,(3):28
德国人善饮,尤以喜饮啤酒而闻名于世。在德国,人均每年饮用啤酒数约在300升。而德国的慕尼黑,人称啤酒之乡,人均饮酒量还要超过此数。不过,德国人饮酒还是很有规矩的。比如有客上门进餐时,他们并不劝酒,只是问一声"要不要来点卑酒"?倘客人点头示意,主人便拿出来一升装的大杯啤酒。饮酒的场面更是让人刮目。到了10月1的慕尼黑啤酒节,要求入场的人能够当场喝下两升啤酒。倘不胜酒力,那就对不起,只能在门口看着了。在德国还有一种"喝靴子酒"的游戏,并不是脱下靴子装酒喝,而是用一种状如靴子的容器盛酒。这种容器有大有小,一般多用  相似文献   

9.
在河南安阳有这样一句俗话:喝过黄河水,不仅心胸广,而且管得宽。不知道这话是否确实,而我们文章的主人公——安阳市糖业烟酒公司办公室干事赵广耀,却的的确确就是这样一位“喝了黄河水”的共产党员。“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许多人处世的信条。可  相似文献   

10.
﹃正统﹄不能丢湖南刘柱石一位县委书记,为带头刹住公款吃喝风,硬是强制自己戒掉抽了十几年的烟、喝了十几年的酒。有人看罢此报道,不以为然地说:“这都什么年代啦,还那么正统?”一位人事局长任职十多年,始终坚持“送礼不要,请吃不到”。有人却说:“这种人太正统...  相似文献   

11.
曾凡洪 《侨园》2013,(2):72
小华有九个好同学,大家相约每年轮流请客,今年轮到小华了。他算了算,九个人个个都有好酒量,一桌光酒就得五六瓶,一个月工资未必够。所以小华迟迟没发邀请,  相似文献   

12.
米飞飞 《侨园》2016,(4):20-21
正瑞典是个风景如画、环境优美的北欧国家,而且人人都爱喝咖啡,咖啡消耗居世界第二位:就是这样一个到处飘着花香和咖啡香的富裕小国,对令各国都头疼不已的垃圾却青睐有加。本国不够用,还要千里迢迢从欧洲各国进口。直至将其巧妙变成"黄金"!  相似文献   

13.
误会     
欢迎画家远道来, 特大喜讯刚传开, 本局略备洗‘上酒, J卜地方也爱人才。 多多包涵没啥菜, 不比京城美味斋. 先尝海参润润口, 然后河蟹就茅台。·28.画家双脚走天一「,酒量肯定深似海,您老不足山东人,气死武松算活该。县里领导都实在.托我稍个口信来:书一记夫人喜山水,县长小姨爱宝钗.您老饭后诸挥毫,给咱小县添光彩。文化局里缺名画,最好顺带镇空白。怎么您是漫画家兮干吗不早亮底牌了您老倒能沉住气,叫我回去咋交差!误会@罗庆朴 @叶春旸~~  相似文献   

14.
箴言撷趣     
李宝平 《民主》2006,(12):44-44
偶然的机会,从朋友的一方铜质的古砚上看到镌刻着几句可称得上是箴言的话:“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份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之言,富贵功名可久。”经查,其为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里的一段话。细细品味,其间不乏蕴涵着许多待人处事和修身守则的道理,值得我们今天学习与借鉴,充实我们的知识和乐趣,有益于我们“穷则独善其身”。——“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对于交朋好友的道理人所共知,但交友要慎却往往被忽略。交有德之朋对一个人的发展和进步大有裨益。交良师益友,这对于一个人的身心…  相似文献   

15.
女作家与酒     
王旗 《侨园》2013,(3):43
当代女作家中,有不少喜欢饮酒的。女作家戴厚英(已故)平时无喝酒嗜好,但与文人们相聚,虽说不是每饮必醉,但也有醉酒的时候。据她讲,她此生已有五回醉,对酒有了真切的感受。她说:"醉酒,实在是人生的一种境界,随着人生的体验不同,境界的内涵也是不同的。有真假醉之分,假醉是身醉心不醉,真醉却是身心俱醉了。又有浅醉和深醉之别,浅醉是在昏沉中活跃着灵魂,深醉昏沉如死人,浅醉知醉,深醉却不知醉,因此浅醉激越而深醉痴狂。"女作家张爱玲很有酒量。一次,60°的白酒她喝了六七两竟没有醉意,她的酒量到底有多大,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总之,不少男士都不是她的对手。她觉得,喝酒以后,感觉要多浪漫有多浪漫,要多沉郁有多沉郁,像回到草原,起起伏伏的心花怒放,想哭就哭,想唱就唱。更深刻的感受是,她认为,喝酒是一种人生经历,它是补充心智、补充生活重要的一课。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少儿家庭教育值得反省》与这一篇都是讲少年儿童家庭教育的,可谓姊妹篇。上一篇的调查是一种理性的分析思辨,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这一篇则是带着强烈感情色彩的呼喊,震撼人心!每一个做父母的人啊,要认识到“父”、“母”这两个字的份量,切实担当起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来!  相似文献   

17.
裴高才 《侨园》2005,(5):39
田长霖"回家"了! 他以教育家的风采,矗立在石门峰名人公园,向人们展示其人格魅力!他以科学家的视角,凝望着银河系中的"田长霖星"!  相似文献   

18.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看到达官贵人在国家遭受天灾、百姓吃糠咽菜时仍然花天酒地、吃喝玩乐,便毅然利用皇后寿宴之机办起了“劝廉宴”。此宴非常简单,只有“三菜一汤”。朱元璋以菜劝臣:一劝吃萝卜,二劝吃韭菜,三劝吃青菜,四劝喝葱花豆腐汤。据说,这每一劝都有深刻寓意。就说“葱花青,豆腐白”的第四劝吧,其意在说明:为官者只有“一清二白”,才能保证“吾江山不变色”。由朱元璋的“劝廉宴”,想到了“忆苦饭”。这是过去进行忆苦思甜教育常用的一种方式。即吃一顿旧社会穷人咽的糠和菜,长征时红军嚼的草根和皮带,“三年自然灾害”时社员吃的…  相似文献   

19.
酒的历史,远比烟为久,自古以来,有人拥护它,爱它;有人反对它,恨它。三千多年前,即有周公作《酒诰》,劝诫后人不要喝酒。可是庙堂欢宴要喝酒,亲朋欢晤要喝酒,夫妇燕好要喝酒,得意要喝酒,失意要喝酒,吟诗作赋要喝酒,春秋佳日要喝酒,自元旦到大除夕,自少年至老死,几乎无时不有喝酒的机会。酒在生活中,成为亲密的可爱的伴侣,实亲昵之不惶,安言戒! 在中国的文史记载和著作中,关于酒的颂扬的  相似文献   

20.
森林和人     
来到大兴安岭,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当地人喝酒那豪迈劲儿。且不说大伙聚在一块举杯痛饮的场面,就说那天深夜我在列车上见到的那个小伙子吧。但见他屁股刚刚落座,便从裤兜里抽出一瓶烧酒,咬下瓶盖儿,旋即掏出一块烤红薯,啃一口,喝一口。一瓶酒下肚,火车也到站了,他却面不改色,步履坚定,径自走出站台,一头钻进了大兴安岭冬日早晨那腾腾的烟雪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