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域治理中所面临的问题是跨域问题的典型表现,具有跨越边界的外部性、不可分割的公共性、政治性、层次性等特点.我国流域治理模式呈现出明显的层级差异,在跨省域治理层面是中央调控下的派出机构层级管控模式,在省域治理层面则主要表现为省政府调控下的地方政府协调模式,在城市内的流域治理主要为城市政府主导下的层级考核模式.总体而言,中国式流域治理在当前针对跨域问题时,仍然呈现出对层级组织的高度依赖、公众参与不足等特点,这也体现了跨域治理理论在当下应用中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整体性治理已成为当前国际水资源管理的一种主流趋势。美国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法国的混合型网络治理模式和欧盟的综合性流域治理模式等各具特色,也为我国水资源整体性治理提供了参考和启发。总结并借鉴国际水资源整体性治理的宝贵经验,有助于我国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巢湖污染治理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90年代后,巢湖出现严重的污染,政府花费了数百亿资金,进行了十多年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离达标水质相距甚远。究其原因,巢湖治理面临众多问题难以解决,制约着巢湖污染治理: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城市化加快导致城市污染总量呈刚性增长,治理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经济发展压力使巢湖污染的风险加剧,非点源污染治理难度大,资金短缺。对此,必须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以保护为主;建立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南淝河和十五里河河水;以区划调整为契机,建立统一的巢湖治理协调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流域产业结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建立农田尾水的控制与治理系统;增加巢湖污染治理投入,建立巢湖水污染防治投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4.
蒋益民 《新湘评论》2012,(21):10-12
绿色是湖南最亮丽的名片之一。近年来湖南的绿色发展得到了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与信任,被赋予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光荣使命。湖南的绿色发展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同,  相似文献   

5.
蒋益民 《学习导报》2012,(21):10-12
绿色是湖南最亮丽的名片之一。近年来湖南的绿色发展得到了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与信任,被赋予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光荣使命。湖南的绿色发展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同,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湖南以两型为引领,以长株潭试验区辐射带动全省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四小企业”的关闭整治力度加大,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保问题。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发展了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环保产业,提高了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三是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淘汰了一批高耗能、高物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纳入我国大江大河治理规划。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以来,由于污染严重,贵阳市开始对南明河进行治理,初步建成了南明河及其支流的排水系统、污水收集系统,南明河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沿河流域人口急剧增加,污水处理能力、基础设施等已不能满足新增污染物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目标,为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社区治理共同体是促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努力,而当前政府主导的社区治理模式与社区治理多元主体有效参与不足导致的社区治理“碎片化”问题凸显,这就需要运用整体性治理的理念,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协商民主增进共识、法治建设促进规范、科技支撑推进现代化的共同治理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合作化、无缝隙的高质量社区公共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9.
10年前,作为全国七大江河水污染之首的辽河,被国务院列为法时国家重点治理的 “三河三湖”工程之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10年的努力,辽河治理初见成效,但是辽河干流、支流仍然存在严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建设“美丽中国”面临的环境难题与绿色技术创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目标,但建设"美丽中国"面临着"边治理边污染"和污染治理费用高昂的难题。如何破解这些环境难题?必须转变环境保护方式,推行绿色技术创新战略。传统的末端处理虽然能够部分消除环境污染,但会产生"边治理边污染"和污染治理费用高昂的弊端,而绿色技术创新战略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提出推行绿色技术创新战略的建议:一是确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模式,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绿色技术创新的氛围;二是明确绿色技术创新的主攻方向和实施主体,建立健全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三是建立健全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服务体系;四是建立健全绿色技术创新的人才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前政府行政改革的前沿理论,摒弃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整体性治理能够为包括自贸试验区政府改革在内的中国地方政府改革提供可能的理论诠释和实践引领。以实现整体性治理这一规范目标审视自贸试验区政府治理现代化,可以发现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将自贸试验区政府治理纳入整体性治理理论范畴中,通过制度创新,真正转变改革观念、发挥协同作用以及共享信息资源,这不仅是自贸试验区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要义,也是当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2.
10年前,作为全国七大江河水污染之首的辽河,被国务院列为当时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工程之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10年的努力,辽河治理初见成效,但是辽河干流、支流仍然存在严重的污染。2006年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听取中国工程院汇报时强调指出,要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解决松花江、辽河流域的水污染问题。2月中旬,国务院即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环境形势相当严峻,表现在“三个高峰”同时到来:一是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期已经到来;二是突发性环境事件进入高发时期,国家环境安全受到挑战;三是群体性环境事件呈迅速上升趋势,污染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而相对于其他污染因子,水污染问题又最为突出、最为紧迫。在党中央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历史时期,辽河治污也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关注。2006年2月,在辽宁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41位人大代表联名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综合推进辽河污染治理工作。有专家甚至指出,辽河不清,辽宁难兴。辽河流域治理关系到辽宁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福祉。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辽河流域一定会重现蓝天悠悠、碧波荡漾、鱼儿起舞、鸟儿欢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相似文献   

13.
马纯红 《学习导报》2012,(11):28-28
“将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是省委书记周强的坚定决心。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周强再次畅谈了他的“东方莱茵河”梦想,在回答记者关于“东方菜茵河建设规划”的提问时,周强说了两句话,一句是:“耍把湘江流域建设成为湖南的经济发达地区、文化繁荣地区、生活宜居地区。”  相似文献   

14.
城乡医保从制度构建之初就形成"碎片化"管理格局,几次被提上医保整合的政策议程,皆因缺乏成熟理论、模糊探讨而未能达成城乡医保管理体制整合的共识,致使城乡医保管理体制仍"整而未合"。作为解决政府"碎片化"管理问题的整体性治理理论,从治理理念、治理思维、治理目标与治理机制几方面为城乡医保管理体制整合提供了重要启示。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指导,城乡医保管理体制整合应以公民医保需要为导向,建立网络型的医保管理结构,构建城乡医保决策、管理、监督三权制约与平衡机制,整合城乡医保信息管理系统和智能监控平台,建立医保患三者间的利益制衡与激励机制,构建政府首脑负责的城乡医保管理整体性协调机制,从而推动城乡医保有效整合以实现整体性治理。  相似文献   

15.
《求实》2021,(1):16-31
整体性治理思想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整体性治理是策略路径,精准指向是靶向目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紧急程度、公共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属性是驱动整体性治理的刚性约束;中央高层自上而下的动员部署,统合“党政军群”一切力量,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是整体性治理的运转轴心;地方基于突发公共事件约束力,塑造体制联动效应以回应治理任务是整体性治理的纵向逻辑;寻求社会共识构建和资源支持,调动社会主体参与是整体性治理的横向逻辑。“精准防控”和“科学救治”是整体性治理的精准靶向目标。  相似文献   

16.
整体性治理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反恩和修正基础上提出的治理模式,是西方国家行政改革实践的最新成果,其核心目的在于跨越组织边界,整合各自独立的资源,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本文综合国内外学术界的观点,系统梳理了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和框架,以期为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在海洋经济发展中"重开发、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治理主体权责配置、治理政策执行、治理整合机制和治理信息共享机制的"碎片化"现象,使得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效率低下。"碎片化"的原因,有海洋规则与区域规则的冲突、部门利益化和治理信息不对称等。由此,需要对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制的职权结构体系、海洋行政执法体制、沟通协调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进行整体性优化,以实现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高绩效。  相似文献   

18.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其核心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农村面源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越来越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因此,需要重视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及结合农村的实际状况进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本文从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展开了分析,并对当前治理的对策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9.
整体性治理:当前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呈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已无法有效应对日益具有高度复杂性、深度不确定性、鲜明跨界性的公共危机。整体性治理作为一种以整体性为取向的治理理论和治理工具,与当前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碎片化整合高度契合,成为当前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理想的模式选择。构建我国公共危机的整体性治理模式,需要从公共危机的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流程、治理方式等方面加以整合。  相似文献   

20.
桂华  张一晗 《求实》2023,(2):81-93+112
整体性治理是理解转型期乡镇政权运转的重要视角。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多中心工作”模式打破了乡镇“整体主义”的简约治理格局,乡镇治理因此陷入功能、主体、责任碎片化的困境。研究发现,为了应对治理转型困境,“组线治理”的机制创新实践,通过组织整合、资源整合和责任整合,完成了治理结构再造、治理效能激活和治理动力重塑,最终实现了转型期乡镇的整体性治理。整体性治理的实践基础在于体制活力与机制创新,二者的良性互动兼顾了基层治理的简约性和高效性,提高了治理效能。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的整体性治理实践要着眼于发挥党政体制的制度优势,以“不变体制变机制”的方式,稳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