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围绕"政治生态修复与净化"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政治生态的科学内涵、主要特征和判断标准,梳理了政治生态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从六个方面提出了修复与净化政治生态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当好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政治生态折射的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活状况及政治发展环境,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七个有  相似文献   

3.
<正>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一个好的环境可以引导人积极向上;一个坏的环境则可能让好人腐蚀堕落。政治生态更是如此。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容易败坏风气、滋生腐败;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就能凝心聚力、鼓舞士气。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反腐败,涤荡歪风邪气,  相似文献   

4.
<正>在贵州持续向好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一个"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9月11日,贵州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在中纪委监察部网站的访谈中说,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非常有助于贵州守住发展底线和生态底线。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做到这两者,便能"交相辉映、美美与共"。陈敏尔强调了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四个特别重要因素。首先是团结和谐的环境,"一个班子、一个地方、一群人"在"政治上、思想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政治生态"或"党内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成为中国政治生活和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什么是政治生态?判断政治生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政治生态恶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助于人们系统地分析中国政治生态整治的成效和经验。衡量标准:从政环境、反腐状况、管党治党成效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西和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先后两次提及"政治生态"一词,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域中的“环境”与“生态”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界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概念同学科基础理论当中作为结构要素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环体)"有联系又有区别,体现在:当被用于实体描述或表征对象时两者都具有很多内涵上的一致性,因此二者时常被混用或合为"生态环境"概念使用;当对生态加以抽象理解作为分析方法和价值观时,其蕴涵着比环境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生态"相对于"环境"是一个更具动态性、系统性的概念。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域中,对环境的研究偏于从其实体意义的层面展开,即静态、孤立地对环境的概念、构成、分类、特征、功能、优化路径等进行探讨。生态分析方法是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视域,用生态观点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能够深化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张晓林 《前线》2015,(3):22-25
去年,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学习专门研究讨论了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着重强调了政治生态问题,指出要"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我们的政治生态有哪些问题值得忧虑?如何修复并建设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是一条鱼还是一条河的问题"政治生态"是由自然生态延转引申而来的,是一种借喻,大致指的是从政环境、政治风气和选人用人通行的规则等,党的十八大以来成为社会关注和议论的话题。政治生活领域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案  相似文献   

9.
《湘潮》2017,(12)
<正>最近,常听到有人抱怨某些地方"营商环境不好,公务人员不作为、乱作为,外商常常被打成内伤"。这是个纯粹的经济问题吗?其实不然。从一定意义上讲,政治生态决定营商环境。我们不妨透过历史之窗,看看党内政治生态最好的几个时期,是怎样吸引人才、创业兴业的。首先看看延安时期。住窑洞,点松子,一手握枪,一手拿锄,条件极其简陋,生活极其艰苦。但是,红星照耀中国,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5,(6)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我谈几点认识和思考。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中组部去年就党风政风问题组织了一次调研,一位老同志说,如果河里有一两条鱼死了,这是鱼的问题;如果有一片鱼、一群鱼死了,可能就是河受到污染,水生态出问题了。从政环境也是这样,一个地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要真正改善目前的党内政治生态,就必须强化党建主业,落实党建责任。  相似文献   

12.
政商关系是当代中国政治权力、行政资源与经济利益、市场行为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也是直接影响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政治生态以及政党环境和市场环境的丝毫不容忽视的重大关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清""亲"政商关系的深刻内涵,正视当前影响"清、亲"政商关系的突出问题,在政治生态和商业生态同步一体优化中构建"清、亲"政商关系,对于铲除官商勾结的腐败温床,推动形成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政治生态以及推动形成透明、法治、公正、高效的市场生态,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气,建设和谐文明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国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江淮》2008,(12)
政治生态是相对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秩序而言的一种社会政治状态,实质上为一种"软环境"、"软实力"。这种"软实力"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基础。而良好的政治生态必须靠党员干部来实践和推动。要牵住这个"牛鼻子",就要在选人用人、干部队伍作风和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自然界有生态,政治也有生态。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政治生态的好与坏、优和劣决定和影响党风和政风,关系到保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关系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15.
"政治生态"一词被两种话语体系进行着解读,这两种话语体系对中国现实问题都有足够的解释力甚至具有相通性,党的领导、"三清政治"的目标、法治的举措是政治生态建设的核心要件。从某种意义说,民主是个不断持续进行的、和平的政治与社会过程,其实现是个持续性的生态化过程,失去环境条件配合的政治体制改革绝难成功,基于中国国情创新富有效率的民主形式,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对世界民主发展的重要贡献。后发国家政治生态演变有诸多经验与教训,其重要经验是重视国家建设,形成强烈的国家和公共利益认同,进而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精神;重视道德建设,形成辨别是非对错的普遍价值观;重视少数关键,高级领导干部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根本途径在于民主与法治,在于制度建设。从中国古代吏制经验看,营造清明的政治生态在治官上要多途并举、重视正途,形成结构合理、源头清洁的政治生态;统一严格、能上能下,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畅通渠道、能进能退,增强政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相似文献   

16.
"政治生态"一词被两种话语体系进行着解读,这两种话语体系对中国现实问题都有足够的解释力甚至具有相通性,党的领导、"三清政治"的目标、法治的举措是政治生态建设的核心要件。从某种意义说,民主是个不断持续进行的、和平的政治与社会过程,其实现是个持续性的生态化过程,失去环境条件配合的政治体制改革绝难成功,基于中国国情创新富有效率的民主形式,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对世界民主发展的重要贡献。后发国家政治生态演变有诸多经验与教训,其重要经验是重视国家建设,形成强烈的国家和公共利益认同,进而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精神;重视道德建设,形成辨别是非对错的普遍价值观;重视少数关键,高级领导干部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根本途径在于民主与法治,在于制度建设。从中国古代吏制经验看,营造清明的政治生态在治官上要多途并举、重视正途,形成结构合理、源头清洁的政治生态;统一严格、能上能下,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畅通渠道、能进能退,增强政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相似文献   

17.
"政治生态"一词被两种话语体系进行着解读,这两种话语体系对中国现实问题都有足够的解释力甚至具有相通性,党的领导、"三清政治"的目标、法治的举措是政治生态建设的核心要件。从某种意义说,民主是个不断持续进行的、和平的政治与社会过程,其实现是个持续性的生态化过程,失去环境条件配合的政治体制改革绝难成功,基于中国国情创新富有效率的民主形式,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对世界民主发展的重要贡献。后发国家政治生态演变有诸多经验与教训,其重要经验是重视国家建设,形成强烈的国家和公共利益认同,进而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精神;重视道德建设,形成辨别是非对错的普遍价值观;重视少数关键,高级领导干部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根本途径在于民主与法治,在于制度建设。从中国古代吏制经验看,营造清明的政治生态在治官上要多途并举、重视正途,形成结构合理、源头清洁的政治生态;统一严格、能上能下,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畅通渠道、能进能退,增强政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相似文献   

18.
"政治生态"一词被两种话语体系进行着解读,这两种话语体系对中国现实问题都有足够的解释力甚至具有相通性,党的领导、"三清政治"的目标、法治的举措是政治生态建设的核心要件。从某种意义说,民主是个不断持续进行的、和平的政治与社会过程,其实现是个持续性的生态化过程,失去环境条件配合的政治体制改革绝难成功,基于中国国情创新富有效率的民主形式,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对世界民主发展的重要贡献。后发国家政治生态演变有诸多经验与教训,其重要经验是重视国家建设,形成强烈的国家和公共利益认同,进而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精神;重视道德建设,形成辨别是非对错的普遍价值观;重视少数关键,高级领导干部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根本途径在于民主与法治,在于制度建设。从中国古代吏制经验看,营造清明的政治生态在治官上要多途并举、重视正途,形成结构合理、源头清洁的政治生态;统一严格、能上能下,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畅通渠道、能进能退,增强政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相似文献   

19.
政治生态,是一种整体的从政环境,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一个有希望的国家离不开先进模范的支撑带动,一个区域良好政治生态的营造离不开先进群体的引领示范。在河南新乡,先进典型薪火相传、代代接力,他们的群体呈现和引领带动,营造出一种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并通过榜样的情感共鸣力、精神感召力和行为带动力等内在规律,实现了党风"清"、政风"实"、社会风气"正"。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政治生态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佳木斯市委一直把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最突出的问题着手,努力实现全市政治生态的海晏河清、朗朗乾坤。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夯实政治生态建设的"压舱石"。我们始终坚持在牢固树立"四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