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中国的父母亲为孩子所付出的爱,做出的牺牲是世界上少见的;中国历来的家长也没有像现在的家长这样给予孩子这么多的爱,而从前的孩子也没像现在的孩子这样厌烦家长厚重的感情。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在播出“我心目中的爸爸妈妈”节目时,一个月内收到500多封孩子来信,表达自己对父母不满的竟达90%。家长们殚精竭虑却事与愿违。有关人士指出,这一现象说明,中国的家庭教育值得反省。  相似文献   

2.
家庭 周恩来和邓颖超都很喜欢孩子,在和孩子们一起的时候,他们也天真得象孩子。有时得知某个孩子和他们夭折的孩子是同年出生时,周恩来也会颇有感慨地和邓颖超说:我到上海参加领导三次武装起义,失败了;你在广州难产,我们的孩子夭折了。我如果不离开广州,我们的孩子可能活下来了。在  相似文献   

3.
父亲爱的教育 父亲有一颗善良的心.他爱世间一切有生之物,他爱人类,更爱儿童.他认为"世间最尊贵的是人",而"人间最富有灵性的是孩子".孩子做事认真,心地纯洁,对世间毫无成见,对万物一视同仁.孩子好比一张白纸,最初在这白纸上涂色的,便是自己的父母亲.我生长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中.我们的母亲是一个善良而懦弱的人.  相似文献   

4.
别急,慢慢来     
<正>读过的人生絮语中,有一条我特有感觉:"你改变不了事实,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你可以掌握自己……"事缘早年初见这条"心灵调整配方"时,刚巧某人又失恋了,情绪闹得很凶猛,"不能控制他人(的爱),你可以掌握自己(不再被爱的心情、态度)"这个对比法,用在他身上最适合不过了。于是就把整段絮语手抄在一张心意卡上,而不用电邮,这样,才有中医把脉后开个药方的气势。过了一阵子,我问某人:"还好吗?"某人道:"不  相似文献   

5.
<正>你是一个中国人,你爱你的祖国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你的血液里浇筑了炎黄子孙的图腾,擦不掉抹不去,不管你走到哪里,你都是一个中国人,爱你的祖国,不需要任何附加的条件。你是一个中国人,你是五千年传承而来的中国人,这个叫中国的地方,长眠着你的祖先,深埋着你的根,是你血脉中的基因,洗不掉的标签,你爱她就是爱你的生命你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应酬     
吴志实  韩一民 《民主》2006,(12):45-45
工作需要,我有不少吃饭的机会,所谓吃饭机会多,乃是要不时出面应酬。可我不爱应酬。应酬不仅仅是吃饭,光带嘴去好办,低头吃饭,别的不管,酒足饭饱,抬腿便走,这不会让人有多难受。吃饭让人难受,问题出在嘴不能闲着。你只有一张嘴,它在饭桌上不光只顾大嚼特嚼,它还要大侃特侃。这样一来嘴就很累。说嘴累,其实是心累。你不会喝酒,也不想吃什么东西,可你要张罗,你要照应,你要调动大家的情绪,你要照顾众人的兴致;你要察言观色,你要投其所好,你要说冠冕堂皇的话,你还要讲桌子底下的笑话……最后,你还要说出想达到自己目的的话,总之,你说得口干舌燥…  相似文献   

7.
王杰 《侨园》2013,(12):26-26
<正>我在德国留学时,有两件事情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一次,我在等车时看到,一对母子从超市出来过斑马线。母亲手提着东西,小男孩走路还不是很稳当。路不宽,斑马线也很短。母亲始终放慢脚步与孩子平行,并且侧脸微笑鼓励他。过了斑马线要上台阶才能到人行道上,母亲站在旁边微笑着耐心等孩子,孩子吃力地上到台阶后,母亲依旧放慢脚步与孩子并肩前行。因为人行道的水泥地面不是很平坦,没走多远,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孩子疼得流出了眼泪,但母亲没有去扶他,只是弯身面带微笑用舒缓的语言鼓励孩子,孩子  相似文献   

8.
林雨洁 《慈善》2016,(2):38-39
爱是什么?说实话,我对爱并没有多少概念,直到遇见了它——《慈善读本》,我才渐渐懂得了爱。每个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有一个由被爱到会爱,不懂得爱到懂得爱的过程,这是苦涩而又甜蜜的。你会发现,爱,真的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它如同一个坠入人间的天使,那般纯洁美好,不染尘埃。犹记得那时,学校开展资助贫困山区儿童的活动,妈妈在...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一间普通的街边小店里,一个小男孩手里捏着两毛钱,目不转睛地盯着一根火腿肠。孩子的眼神毫无遮拦,那是渴望。小店的大妈说:“孩子,我不能再卖你火腿肠了,因为你的钱差得太多了,要不然你买点糖吃吧。”孩子说:“我不想吃糖,我想给我妈买肉吃。”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家庭只知道把所有的宠爱集中于孩子,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爱他人的机会,使他们感受不到爱人的快乐,只是单纯的爱的受体,爱心就成长不起来。  相似文献   

11.
王丰 《党政论坛》2008,(24):46-46
“梅兰梅兰我爱你……”,“你像兰花着人迷,你像梅花年年绿,看到了梅兰就想到你……”,千万别误以为这是情书里的句子,上世纪80年代,这首叫《梅兰梅兰我爱你》的歌曲在台湾大街小巷流行。这首曲子当中的“梅、兰”两字,在岛内暗喻为钱,所以这首曲子也被笑称有“钞票、钞票我爱你”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蒋勋 《党政论坛》2014,(4):31-31
其实我不太爱说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词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了他的敏锐度,也难以激发创造力,所以需要出走.20世纪70年代我在欧洲读书,那时候我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琪罗的雕像前热泪盈眶,你怎么敢写他?”  相似文献   

13.
琼升 《瞭望》1995,(51)
你说我的事业一帆风顺?不不不……这些全是表面的,能有今天,我不知蜕了多少层皮.西盟县在云南西南部中缅边境,24个民族,72%是佤族.我出生在一个佤族小山村.母亲是个公社干部,父母打破不送女孩上学的习俗,送我上学.母亲常常对我说:我们佤族为什么落后,就是因为没文化.还说,不管做什么,都要任劳任怨.这成了我以后做事的原则.在法院工作的7年中,我的两个儿子先后出生,每次休完56天产假,我就背着孩子上班——那会儿请不起保姆.许多工作需要下乡,有时一去就是10天半月,我又要强,从来不以孩子小为由不去.好几次,背着孩子走几十里山路去办案,太阳很毒,孩子中暑了,浑身热得烫手,吐了一路……现在想起来就揪心,幸好孩子的身体没落下什么毛病.  相似文献   

14.
温莎堡掠影     
李长锁 《侨园》2016,(4):24
正温莎堡所以被我知晓,一是早年不止一次拜读过莎士比亚名作——《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写于此,且首演于此;其二,被传为千古绝唱的"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也于此为其所爱的美国有夫之妇辛普森主动向他的国民宣布逊位,由英王自贬为温莎公爵。有人说,到伦敦不去温莎堡等于枉来一趟。在英国伦敦探亲的日子里,去温莎堡应该不是问题,更何况这座温莎古堡离孩子在伦敦的家距离挺近的。于是,趁星期天休息,我就和孩子们一起去温莎转了转。  相似文献   

15.
一妮 《瞭望》1986,(21)
北京市邻近南郊的地区有一座漂亮的花园式建筑,近三百名活泼可爱的孩子在这里接受寄宿制教育。这就是北京市第四幼儿园。 四月的一个星期一的清晨,在这所幼儿园的大门外,一个三、四岁的男孩,死死抱住一位年轻妇女的腿,边哭边求道:“妈妈,你星期三下午五点钟一定来接我,还要带来一块巧克力。不然,我就不进去!”“乖孩子,星期三我一定来接你,给你买巧克力。”母亲毫不犹豫地答道,然后,目送孩子走进了大门。  相似文献   

16.
对号莫入座     
我在一家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杂文,没想到居然有人对号入座。有位朋友对我说:“你那篇杂文一看就知道,写的是我们单位张××。”还有的同事对我说:“你那篇杂文写的就是我们单位李××。”有位诤友打电话提醒我:“你要当心,我们单位×××看了你写的那篇杂文很恼火,说你写的是他,侵犯他的名誉权,准备找你打官司!”我真感到莫名其妙,哭笑不得,一篇文章怎么有这么多人来对号入座呢?再一想,这也许是智极生蠢,心中有鬼的人是神经过敏,疑神疑鬼,这也不奇怪。一个座位,让谁坐呢?这倒把我难住了。当初我写那篇文章并未想到这些,这是节外生枝,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杂文这东西,有人爱,有人怕,也有人恨;杂文作者也如此。杂文被人公认是匕首、投枪、银针,就必然要刺  相似文献   

17.
《民主》2019,(11)
<正>"今天为挂你的专家号,我昨天就从当涂博望赶到市里,住了一晚了……""我知道你今天出诊,特意来谢谢你的,之前跑了那么多家医院没查出的毛病,上次看病你给查出来了……""是你救了我一命,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感谢……"这是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听到的患者真诚又温暖的肺腑之言。每每听到这  相似文献   

18.
记者同志您可别见笑。过去我一进工厂大门脑袋就疼,血压一个劲地往上升,病也来了。反正就是不爱上这个班。 我在华光灯泡厂干了20年,论资历,我又是五车间最年长的工人,你可能会寻思我不是个好工人,这可就冤枉了我啦。  相似文献   

19.
“你的心,我的心,都是一颗爱的心。你的手,我的手,伸出友谊的手。千双手,万双手,我们都是好朋友。多一颗心,多一双手,再多一份爱……”这是青年歌手杭天琪为参加“首都文艺界赈灾义演”连夜创作的歌曲,她用美妙的歌声,唱出了文艺界和灾区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河南、四川、贵州等省遭受特大洪水灾害的消息,牵动着文艺界的  相似文献   

20.
《民主》2016,(11)
正16岁的陈欣然绑架并杀害了自己的母亲,是什么原因造成母女反目成仇?究竟是我们的孩子出了问题还是教育出了问题?母亲其实是百分之百爱孩子的,孩子也不是真要置母亲于死地。其实他们需要的只是有效沟通、真诚相待、科学引导。同学眼里笑点很低一笑会露出小虎牙的可爱姑娘,于父母怎么就横眉冷对?因为不理解、误解!她曾跟小姨说,陈××(父亲)跟我道歉了吗?他从没跟我真诚地道过歉。其实,早在6月15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