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帅  ;杜博  ;荆东良 《唯实》2014,(7):91-94
近年来,随着南海周边国家实力快速增长,域外大国强力介入地区事务,南海方向的海洋权益面临严重威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应对周边国家及域外大国的威胁和阻力,需从岛礁主权、海洋资源开发、海上安全等方面着手,以全力维护中国南海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南海问题在国际上得到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显示自身对于南海部分岛礁与海域主权的合法性,菲律宾在西方大国的支持和协助下,向联合国国际海洋法法庭提起诉状,要求其对中菲之间的争端进行仲裁。今年7月12日,南海仲裁案的"最终裁决"完全偏向于菲方,引发了中国的强烈反对,同时也给南海问题的走向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南海是中国四大近海中最大的海区,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南海国际形势正在发生重要变革,南海问题正从“一对一”的矛盾发展为“一对多”的矛盾;美、日、俄、印等域外大国的逐渐介入使南海问题日益国际化,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面临着维稳和维权的两难困境.要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低敏感领域先行、经济先行、技术先行,妥善处理与南海各国的海洋权益争端,迈出建设海洋强国的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4.
吴士存 《求是》2012,(17):58-60
近期,部分外媒宣称中国在南海"咄咄逼人",诬称中国采取"强硬行动"引发南海紧张态势,将南海局势的"不平静"归咎于中国。这些报道显然与事实真相不符。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并不是"麻烦制造者",恰恰相反,个别南海争议当事国近年来频频出击,不断制造并挑起事端,一些域外大国推波助澜,鼓噪南海问题多边化和国际化,从而导致南海局势升温。国际舆  相似文献   

5.
二战之后,美国的南海政策经历了由机会主义向积极介入的态度转变,其背后反映了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及对华政策的微妙演变。当下美国的介入使得南海争端日趋复杂化、国际化,使南海问题由经济利益的纷争逐渐演变为地缘政治问题,成为美国牵制中国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0,(18):4-7
近几个月来,南海纠纷四起,争端升温。周边邻国蚕食我国岛屿、挑衅南海主权之势愈演愈烈。今年2月,菲律宾国会通过法案,将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和中沙群岛中的黄岩岛划入其领土;时隔两周,马来西亚总理登陆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宣示马来西亚“拥有”此片领土;越南则一边声称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一边向南沙群岛增派海军陆战队。  相似文献   

7.
解构南海争端——美国因素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正日益突出。"9.11"事件后,美国改变其对南海问题的战略思维,主要通过加强军事存在、与南海周边国家进行能源合作、加强与东盟合作等渠道介入南海问题。未来一段时间,美国的南海政策仍以主动、扩张、威慑为主,其牵制中国崛起的基本方针不会改变,美国参与和建构新的南海多边安全机制的战略新思维已日趋凸现。中国应加快与东南亚国家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南海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破解美国安全网的围堵。  相似文献   

8.
正《大国外交》王帆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大国崛起,需要大国外交!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崛起成为世界的一抹亮色,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实现了从"韬光养晦"到"大国外交"的重大转变,外交新理念不断推出,南海推进战略,APEC与中国,亚投行,"一带一路",种种新举措,令世人炫目,充分体现了大国外交的智慧和力量。但是,中国的周边形势仍存在若干不利:美国高调推行所谓亚太地区"战略再平衡",钓鱼岛争端,南海问题,朝鲜核问题,台湾问题……纷争不断,波谲云诡。秉持特色大国外交  相似文献   

9.
纪彭 《党课》2012,(12):102-107
中国南海海域承载着全球40%的海上运输。从上世纪70年代起,越南、菲律宾等国便派兵对南海岛礁实行非法军事占领,目前,在这个海域的49个岛礁中越南占了29个,并划入其相应的行政区,不断大量移民。南海诸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且是重要的渔场和油气产区,各国在此的任何举动都分外敏感。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太平洋论坛主席科萨说:“没有人希望战争,但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增加了。”  相似文献   

10.
高建 《唯实》2016,(4):81-84
2015年10月27日,美国"拉森"号导弹驱逐舰在不顾中国多次告诫情况下,非法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附近海域,致使南海局势骤然升温。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澳大利亚虽经美国反复游说,此次明确表态不会参加美国极力鼓动的联合巡航南海计划,澳"不打算卷入美国和中国海军在南海的潜在冲突"。联想到2013年中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后,澳大利亚紧随美国表态,妄称中国划设防空识别区"对区域稳定无益",并  相似文献   

11.
南海面临危机 全国政协常委、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张黎上将在今年6月全国政协小组会议发言时指出,南海形势目前非常严峻。南沙有500多个岛礁,中国只控制其中4个,越南占了29个,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各占了3个以上。中国在南海没有一口油井,而其他国家却有1000多口.每年开采石油5000~1亿吨。现在这种开发还有加速之势。  相似文献   

12.
<正>谈到2015年的中国外交,有两件具有长期性影响力的事情特别引人注目,一是以3月份颁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标志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二是以因为岛礁建设而升温的南海问题为核心的海上维权态势继续加强。这两件事情标志着中国试图沿着经济和安全两个轨道齐头推进周边战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科学揪刊登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张文杰、谌民航的文章说,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解决海洋争端问题提出了“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战略思想。当前我国在东海、南海面临着岛礁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的严峻局势,科学理解邓小平这一战略思想,对于正视和解决钓鱼岛、南海等海洋争端,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海诸岛,自古属于中国领土 位于中国南海的南海诸岛,共有岛、礁、沙滩两百多个,分为西沙、南沙、中沙、东沙四大群岛。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330公里处,由宣德、永乐两个岛群和其它岛礁组成,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永乐群岛由甘泉、珊瑚、金银、深航和晋卿等岛屿组成。这里不仅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海上交通的必经之路。也是通向非洲、欧洲和大洋洲的重要航道。  相似文献   

15.
黄垚 《党员文摘》2023,(15):13-14
三沙是中国最南端的城市,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全年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夏秋季易受台风侵扰。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代代气象人在这里尽最大努力观测变幻莫测的南海风云。  相似文献   

16.
<正>12月17日的环球网刊登报道说,据路透社16日报道,美国国防部一名官员当天表示,中国海军在南海国际水域捕获一艘美国的无人水下潜航器。对此,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表示"它(无人潜航器)的实质显然是来刺探、跟踪中国在南沙群岛岛礁建设情况的,是情报侦察。另外,它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探测  相似文献   

17.
由于对南沙群岛主权和资源的重叠声明以及继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危机之后,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冲突问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冲突加剧,东盟邻国屡次擅自侵占南沙群岛中的岛礁,而中国在1992年后由于快速的经济发展变成一个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进口国,对南海海底资源的主权呼吁也越来越频繁。于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就此展开了一场长期的博弈。文章试以国际关系基本理论中的博弈论分析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南沙群岛纠纷。  相似文献   

18.
正《大国不易》胡锡进著华文出版社本书由环球时报社总编辑胡锡进著述而成。全书分为9个部分:中国自信;大国太极;共赢新思维;多元之和;自由的背面;一带一路;谁在南海搞小动作;文化有硬度;舆论是个场。作者第一线记者出身,对世界和时政有着独特的眼光和判断,  相似文献   

19.
热词     
正南海仲裁案位于海牙的常设仲裁法庭称,将于7月12日就菲律宾单方面提出的南海仲裁案做出裁决。常设仲裁法庭是位于荷兰海牙的政府间组织,本身并不是法庭,主要职责是组织各类仲裁庭来解决成员国之间的冲突和争议。本次菲律宾提请仲裁事项的实质属于南海部分岛礁的领土主权问题,不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调整范围内,更不涉及《公约》的解释或适用,因此仲裁庭对此并无管辖权,不应  相似文献   

20.
由于南海处于美国东亚政策的边缘地带,因此在冷战结束以前,美国对南海问题一直采取不介入政策。正如美利坚大学哲学博士兼海军研究中心的高级分析家肯尼所说,美国的传统倾向是避免卷人南海争端,“毕竟,南海离美国1.2万多公里,太遥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