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我是一个写小说的人,所以我谈文化,带有文人谈文化的特点。我还告诉各位,我有一个独特的体会,因为有一阵西方世界谈要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中国对这个也很紧张,老怕被别人和平演变了。我最近怎么体会到我们中国也有能力把洋人和平演变了呢?现在很多洋人到中国,你去他家的时候,他弄一大盘生菜,两片面包就算是请你吃了午饭了。可是他要是到你家里,你要是给他这个,他甚至很公开地说,你们家吃饭  相似文献   

2.
正有个大学生这样问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我自认为是一个心地善良、品行端正的人,可为什么在人际交往中,有人越来越不把我当一回事呢?请问王董,我以后该怎么做?"王健林微笑地望着他,送给他五个"学会"的建议:1.学会拒绝。你不会拒绝,太好说话,别人就越来越不把你当一回事。什么事情,别人一找就答应;什么东西,别人一给就要。做人要懂得该拒绝的事要坚决拒绝,人的价值很多时候是靠拒绝得来的。拒绝可以让你变得更珍贵。  相似文献   

3.
接受不完美     
海滩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贝壳。一个小男孩儿每拣起一个,瞧一瞧,然后就随手把它扔掉。就这样,他已经拣了一个下午,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贝壳。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得到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他却觉得遗憾,因为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是除去这个斑点,它该是多么完美呀!于是,他刮去了  相似文献   

4.
<正>一座城市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它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水平,城市的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日本,道路上的艺术窨井盖简直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上面的图案会告诉你这个城市什么最著名,什么最好玩,或者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在日本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小镇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井盖,图案设计五花八门。据说在日本,1780个自治市里,就有95%的城市采用了设计独特的井盖。其中约一半以上都是采用植物、树木、官方花卉作为图案,另外,动物、鸟,以及名  相似文献   

5.
张鑫 《侨园》2013,(7):48-48
<正>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多次在央视《百家讲坛》作客讲授。他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现在有一种最可怕现象,就是一种热潮一旦出现,马上就会变成生意,这个我特别担心。有很多讲国学的人是带着一种传销的热情讲的,特别可怕。像周易八卦我就不敢说理解了,更不用说讲给别人听了。而现在好多国学班,其实就是生意。这种泛商业化的现象是致命的,国学就像盐一样,一杯水,盐撒进去,看不见,但有滋有味有益处,那才是最好的境界。不是说你缺盐我就给你吃盐,不是这么补的。现在的国学热还有一个最可怕的现象,就是大跃进式的大干快上,似乎猛干二十年国学又复兴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体味世事     
很多人追求的往往不是幸福,而是追求让自己在别人看起来很幸福。关于灵魂的交易是最矛盾的:当你护卫时,它无价可比;当你拍卖时,它分文不值。良心是我心里的一个三角形,我没有做坏事,它便静静不动;如果我干了坏事,它便倒了过来,每一角都把我刺痛;  相似文献   

7.
<正>偶然的机缘巧合,我经历了哈佛大学的一堂人生体验课。课程开始,所有的人被分成了两组,里面一圈,外面一圈,面对面站着,参与体验的有一百来人,围满了整个会场。教授先向我们讲授了规则:在遇到的人中,如果这个人你只是擦肩而过,不想和他或她做朋友,就伸出一个手指;如果你觉得这个人还可以,想认识一下,就伸出两个手指;如果你愿意和这个人做朋友就伸出三个手指;如果你认为这个人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你  相似文献   

8.
徐欧露 《瞭望》2020,(11):32-34
每个人都是地球生态链中微小的一环,同时又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觉知自己和自然的关系,从“我想”到“不想”,一字之差,可能就是一个更好的未来。“对于我们的地球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是相信会有别人来拯救它。”  相似文献   

9.
有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由于不善于区分自信与骄傲,往往将他人的优缺点弄颠倒,造成自己工作的被动。实际上,自信与骄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的界限不能混淆。自信,是指相信自己的见解,是有胆有识的表现。把相信自己看作“骄傲”,这就错了。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又怎能让别人信任他呢?邓小平同志说过:“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  相似文献   

10.
胡适的一生,哲言妙语无以计数。闲读《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受益良多。书中有一段谈及他"不带人"的大实话,堪称高论,而且对于时下的中国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个主管、首长调动,许多扈从随之进退,胡适就此说道:"我到任何机关都是不带人的。我不带人,什么人都是我的人;如果带了几个人,人家就有分别了,说这个是我的人,这是什么人的人了。"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今社会诱惑人的欲望太多。人在欲望中往往难以把持自己。越是纷乱的情况下,人就越容易相信命,总希望冥冥中有种力量能推动自己前行。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芝诺,有一天,学生问他,老师你学问怎么这么大呢?芝诺在地上画了两个圈,一个大圈,一个小圈,说你看这个小圈就是你们的学问,这个大圈就是我的学问,我比你们学问多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住宅制度的改革是最引人感兴趣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来由于城乡经济改革卓有成效,人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住房问题,就上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了。青年夫妇不安于三代同堂,希望有自己的“小屋”享受独立自主的快乐;辛苦一辈子的老人,希望晚年有个享清福的安乐窝;科学家、艺术家普遍希望住宅中有自己独有的工作室、画室、或琴房……人们的这种愿望,引起政府的重视。于是,如何加快住宅建设的问题,就成了人人关心,人人议论的话题。最近,记者就这个问题访问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住宅局局长刘挥,他向记者介绍了全国住宅建设情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哲思睿语     
《求知》2013,(12):1-1
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苏格拉底深窥自己的内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都在你自己。——培根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行。——巴尔扎克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爱因斯坦人只有具备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贝蒂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4,(4):34-34
很多人知道我喜欢金庸的小说,更喜欢风清扬.如果一个人一旦成为武林高手,围绕在他周边的人就会很多,这些人你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朋友,一类是敌人.朋友与敌人天下把我当对手的人很多.我认为这个对手最有价值的事情是能够让你成长,让你的客户成长;与此同时,你的对手也变得聪明了,也在不断成长.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最怕的是“蛮打”.如果一个拳师碰上一个蛮师,你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如果一个拳师碰到另外一个顶尖高手的时候,大家才能互相成长.  相似文献   

15.
雨林 《慈善》2021,(1):46-46
我看过太多从监狱服刑后出狱因生活无着落而重新犯罪的例子。我相信许多人也知道这个事实。但台湾的一个人,一个从监狱服刑后出狱的人却很幸运。这个人在即将出狱的时候,读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慈济功德会证严法师的《静思语》。书中那富有哲理,又特别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使人人都会感到温暖感到亲切感到有信心的警句,就像一阵阵春风、一滴滴...  相似文献   

16.
在我22岁准备当王兰庄的村支书前,我父亲百般阻拦。他曾是王兰庄第一任村长,最知道这个芝麻官儿的千愁百难:那时候村里有1400人,人均土地0.5亩,4个生产队垮了3个。大伙日子紧,人心也不稳,挑头担担的人就像站在火山口上。可我想,自己是王兰庄的娃娃,更是个共产党员,一定要为父老乡亲干点事儿。  相似文献   

17.
毛志成 《民主》2004,(7):42-42
一数载前我患了重病,某老友在我病榻前抚慰我,说了这样一段恭维之言:“你是好人,据我所知凡是别人要求你去办的事,去说的话,你从来没有拒绝过。”我闻之颇多怅然。因为他对我的赞誉,活活勾勒出一个十足庸人的模样。一个人若是从来、始终没有拒绝过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口号,什么行为,这个人一定是庸人,甚而是小人、奸人。而他本人又注定时时与祸事为伴,任何自夸的福气都是假的,是对他不幸、不良的一种粉饰。  相似文献   

18.
相信自己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外来的挑战虽然严酷 ,但不管你能不能克服 ,总有过去的时候 ;现在对你造成威胁的事件 ,以后未必还会存在。惟有内心里那个自我永远不会消失。因此 ,假如缺乏自信心 ,你这一生一世就无法摆脱它的控制。为什么我们该相信自己?因为在这世上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你该相信自己。那为什么你会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呢?因为你所做的事 ,别人不一定做得来 ;而且 ,你之所以为你 ,必定是有一些相当特殊的地方———我们姑且称之为特质吧!———而这些特质又是别人无法模仿的。既然别人无法完全模仿你 ,也不一定做得来…  相似文献   

19.
真理的传播是一个基于实践的主体、客体、媒介之间的相互作用,由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制约机制构成的有机整体的运动过程。   一、真理传播的主体、客体与媒介   真理传播的主体就是传播真理的人,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是相信真理和把握真理,一个不相信真理或不能正确把握真理的人是不能担当真理的传播者的;其二是善于解释和阐发真理,如果只是自己理解了真理或把握了真理,而不能向别人很好地解释和阐发真理,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真理传播者;其三是具备传播真理的手段途径,例如有条件发表文章和出版专著等等。历史表明,只有…  相似文献   

20.
来稿摘登     
思想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华北油田采油一厂牛宝贵:什么是思想贫穷?就是遇事少有自己的思想。贫穷到极至时,由少有思想到没有思想。而一个没有思想的人,很难想象他会有什么作为,更不会有什么创新之举。一个人如此,一个团队,一个企业,一个民族,又何尝不是这样。思想贫穷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思想僵化。思想一僵化,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思想贫穷的原因,一是思想懒惰,不愿思,不愿想,遇事不愿问个“为什么”,心甘情愿做别人的思想附庸;二是怕风险,不敢闯别人没有闯过的思想“禁区”,不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