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计算机功能主义和心灵的表征理论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理论是当今心灵哲学领域最著名,也是最为人们所接受的理论,而美国哲学家约翰·塞尔的"中文屋论证"对功能主义进行了强有力的反驳.在反驳的过程中,心灵的意向性属性逐渐凸显出来,这使得对心灵的研究能够回归到心灵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略论当代社会的信仰与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风险社会,人们对良好秩序的追求比以往时代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而对良好秩序的追求离不开信仰的支撑。信仰与秩序的关系表明:就秩序而言,信仰不过是人类心灵的秩序;就信仰而言,秩序是人类信仰的外化。人类永远不可能进入“后秩序”时代,没有信仰的秩序也不可能长久。当然,不同信仰的竞争本身也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民主》2019,(12)
<正>我始终认为,无论社会如何飞速发展,无论当下时尚到什么程度,真情,依然是最美好、最打动人的。我的写作已经几十年了。写散文,写诗歌,也写歌词。但不论哪一种文学样式的写作,于我而言,都是从心灵上拔下的羽毛,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声音。写得兴奋,写得流泪,写得  相似文献   

4.
略论文学审美作用的全心灵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文学审美作用的全心灵性,强调的是文学对读者的审美作用所能达到的心灵广度和心灵深度。文学对读者所起的审美作用,从横向上看,涉及到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在内的心灵的所有侧面,具有为哲学人文科学及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心灵广度;从纵向上看,涉及到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在内的心灵的所有层次,具有为哲学人文科学及其他艺术难以企及的心灵深度。  相似文献   

5.
划分一个时代或一个地域的文学,历来是文史学家或文艺批评家所不愿忽略的。迄今经济特区的历史已逾20年,其文学发展也逾20年。只要回顾诸如“苏区文学10年”、“文革文学10年”的研究并非没有意义,那么对“经济特区文学”的研究不论在时间的跨度还是在政治经济的变  相似文献   

6.
提高人的素质最基本的是提高人的思维素质,思维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基础教育。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会思维的大脑,有交流思想感情的语言,有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双手。在这些基本特征中,思维是基础,是核心。语言是以思维为前提为内容的,它只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没有思维,语言便不能成其为语言;思维能力低下,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语言。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特有的技能。然而,“心灵才能手巧”,没有人类这种无与伦比的思维能力,徒有“双手”的“人”只能像猴子那样从树上摘果子  相似文献   

7.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阐释人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宁在讲到马克思主义学说之所以有力量、之所以能够掌握"最革命阶级的千百万人的心灵"这个问题时,明确指出,这是因为"凡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  相似文献   

8.
孙强 《党政论坛》2009,(11):24-26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阐释人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宁在讲到马克思主义学说之所以有力量、之所以能够掌握“最革命阶级的千百万人的心灵”这个问题时,明确指出,这是因为“凡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  相似文献   

9.
李鹏 《学理论》2012,(18):109-110
从来没有一个关乎文学的定义获得学界的公认,一个在教科书中最为流行的定义是: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但是何为艺术,又是一个让人说不清的概念。但是无论艺术的边界多么难以划定,审美最为艺术的本性却得到了公认。根据概念间的逻辑推演,我们可以从艺术的审美性推出文学的审美本性。文学之为文学就在于它的审美性。从这个点出发,考察文学是否进入自觉时代就有了三个方面的参照标准:一,文学的审美性有没有得到认识;二,有没有围绕审美性进行的文学创作;三,有无审美观照下的文学批评。以这三个参照标准重新考察文学自觉这个问题,发现早在魏晋之前文学自觉就已存在。  相似文献   

10.
<正>回望自己这么多年走过的路,总结文学实践当中的失败与成功,我对作为文学人所具备的条件,有了自己的认识。作家或文学人,首先是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诚实的人。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是我们不能舍弃的家园,培育我们的这个伟大的时代,是我们创作灵感的来源。我们没有理由去回避给予我们创作灵感和动力的这个时代,更没有理由疏远为我们提供创作源泉的人民群众。作家应该像敬畏土地的农民一样,敬仰我们的广大劳动人民,诚恳地向他们学习,做一名诚实的文学人。  相似文献   

11.
刘勰认为,经典是"圣哲彝训",它恒久流传的原因在于质文相丽,也有人认为,经典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本文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探讨了重返经典对于文学课的重要意义,认为当文学课程的选本兼顾导师型和朋友型两种意识时,教师才能够把学生拉回课堂,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才能够得到有效贯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语言艺术的文学日益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利用文学阵地,广泛汲取文学知识,已成为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丰富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的需要。利用文学阵地,借助文学手段,对广大职工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应当成为  相似文献   

13.
张丰 《慈善》2021,(1):19-20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心灵的家园,也是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新时代如何实现慈善与文艺的深度融合,文艺的作用更加无可替代,只能不断加强,不能丝毫削弱。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广大文艺工作者传承历史文脉、紧贴现实脉动,满腔激情地为人民抒怀、为时代礼赞、为发展讴歌.  相似文献   

14.
人生隽语     
《民主》2016,(2)
正周洪宇:在当今人被技术异化为物的时代,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成为人的教育。因为"教育的目的是努力使青年用其心灵的天然力量和天赋,以及其理性天然的直觉能力去把握真理和美"。雅斯贝斯还提出,真正的  相似文献   

15.
在今天的阅读语境中,尽管有相当部分读者对风景描写似乎越来越没有细读的耐心,但并不能就此否认风景描写的价值。因为,对风景的发现与书写,反映出的是人们的文化价值观,是主体身份的索引。穿越斑驳的风景描写,可以窥见不同时代的人的主体建构状况。在古典时期,人在自然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在现代时期,人在对风景的审视中张扬自己的主体性;而在当代,风景退场,"物"的中心化正在形成,主体的认同更加形而下,故而,构建能够为人真正相信的心灵休憩之所愈加迫切,并且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的思想最具有可塑性,心灵的引导教育关系他们的前途和命运,教育工作关键是人的教育,多引导好他们,我们就少建"一座监狱"。  相似文献   

17.
《民主》2020,(6)
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最恰当、最良好的教育,长大后好有所作为。但面对出现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一些经历,尤其是一些突发经历,家长们往往会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其实,都没有什么,只要我们足够重视,及时引导,那么生活中的每一种经历,都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文学是人学,是研究和表现人心灵的善恶、美丑的学问,这话虽不全对,却有很大的真理性。说它不完全对,因为人学或人的精神现象的善恶、美丑的研究并不是只靠文学来完成的,如伦理学、心理学等等也是人学,也是研究人之所以为人,与其它动物差异的学问。说它有道理,即文学的主角的确是人,不是物,更不是其它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正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蒙田、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文艺巨人,发出了新时代的啼声,开启了人们的心灵。在谈到文艺复兴运动时,恩格斯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在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发展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特色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改革之路进行了深入的探析:一是开辟高校新媒体阵营;二是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完善网络信息监管机制;三是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