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瞭望》2010,(Z2)
<正> 国庆长假之前,房地产市场调控再度加码。首先,各商业银行对贷款购买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由之前的20%调整到30%及以上;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严格执行首付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的规定;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  相似文献   

2.
<正>2月28日,央行宣布,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信     
《瞭望》2004,(44)
中国人民银行28日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庆高速,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  相似文献   

4.
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款利率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央行是否应该降息、如何降息的关键,应聚焦到如何引导无风险利率的下行上。从可行层面看,央行要解决融资贵的唯一现实途径,恐怕就只有降低无风险利率了。但目前中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为3.6%~3.8%,储蓄基准利率为2.75%并可上浮20%。为什么在中国,无风险利率持续偏离中国未来将经历的核心通胀水平呢?这其中有一系列因素需要考虑:一是我们公布的CPI是否可靠?二是央行不显著的数量宽松是否影响了无风险利率?三是  相似文献   

6.
狙击流动性过剩,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金融调控“组合拳”招招不同5月18日傍晚,中国人民银行一气宣布了三条政策:分别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0.27%和0.18%;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至5%;从6月5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1.5%。这一前所未有的金融调控政策组合——汇率、利率和准备金率三率齐动,彰显出央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防止经济走向过热的决心。时至一周,金融调控“组合拳”影响几何?市场层面又呈现出怎样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加息政策不仅要针对通胀目标,而且还要考虑对"热钱"投机的防治8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今年的第4次加息:从次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提高到7.0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这次加息虽然是题中之意,但在时间的  相似文献   

8.
自1996年以来国家已连续七次降息,一年期贷款利率已由年率1206%下调至585%,下调了621个百分点。那么,贷款利率的大幅下调对企业有何影响,企业对贷款利率的连续下调又有何反应?从廊坊市人民银行最近调查的情况看:连续下调贷款利率所带给企业的优惠受各种因素的抵消,使企业最终受益极为有限;基层信贷管理掌握过紧,导致利率政策传导不畅;利率政策本身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利率杠杆作用的发挥。所以,企业对降息反应平淡。降息不能代替深化改革调查中企业普遍反映,连续调低贷款利率的确是一件好事,能使企业财务费用有一…  相似文献   

9.
利率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应该形成有效市场利率,有效的市场利率应该满足:充分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影响金融市场上投资和融资行为主体的资金运作行为;对货币政策和投资决策的变化能作出相应的调整。有效的市场利率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商业银行、非银行...  相似文献   

10.
由于寿险产品周期长,利率在此周期内自然会经历较大的波动,同时,寿险公司的资产也多以固定收益型如债券、抵押贷款、房屋贷款为主,所以无论从资产还是负债结构来看,利率风险都成为寿险企业的主要市场风险,使寿险业在使用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方面与其它机构表现出不同的需求,而久期模型居于利率风险管理的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11.
自设立"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新一轮的建设高峰期。然而要深入落实"弯道超车、科学跨越"的总战略,探索一条适时高效的市场化融资路径迫在眉睫。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融资的市场化运作分为融资主体的市场化、融资项目的市场化、融资条件的市场化以及融资工具的市场化四个环节。打造市场化的融资主体,首先要打造融资平台,其次要提升融资平台的服务能力;培育市场化的融资项目,要科学规划一批重点项目,采取市场化手段促进项目转换;完善市场化的融资条件,要构造均衡的现金流和完善的信用结构;选择市场化的融资工具,要充分发挥单一融资工具的功能,探索两个或两个以上融资工具的组合设计。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以来 ,韩国大力推进金融自由化的进程 ,成功地完成了利率改革 ,使利率完全达到市场化。其对我国利率改革的启示 :建立统一开放的高效有序的全融市场 ,特别是货币市场 ,是利率自由化改革的基础 ;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市场调控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同步的 ,是一种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关系 ;我们必须树立边破边立的观念 ,不能坐等条件完全成熟 ,要选择渐进方式 ,稳妥有序地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3.
黄翠玲 《学理论》2009,(4):73-74
近年来,海南省票据业务得到了广泛推广,成为企业新的融资渠道,许多商业银行也以此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然而,当前海南省各银行贴现市场存在着许多问题,中央银行应适时调整贴现利率,并对贴现市场进行管理和调控,本文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建国到叨年代初的这段时间里,由于计划经济调控机制“铆固”了资金、市场、商品附加值等经营要素,企业唯一可以发掘潜力的要素只有“人”。所以,在这段相当长的时间里,以“人’为企业经营之本的人本理论相当流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随着集约型社会化大生产的逐步普及,资金要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融资机制等成为企业经营的关键要素。贷款利率、股票上市、政府资金注入等均可以决定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命运。市场体制下检验企业经营效果的唯一标准就是企业效益的增减。这样,以“资”为本的企业“资本”理论在企业…  相似文献   

15.
去年 ,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一项改革措施 ,即从 2 0 0 0年 9月2 1日起 ,各种外币贷款利率及其计结息方式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以及资金的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 ;30 0万 (含 30 0万 )以上美元或等值其他外币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 ;30 0万以下美元或等值其他外币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银行业协会统一确定 ,各金融机构统一执行。这次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框架是 :先外币后本币 ;先贷款 ,后存款 ;先农村 ,后城市 ;先批发 ,后零售。一、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意义1.外币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是…  相似文献   

16.
刘仕国 《党政论坛》2014,(24):33-33
2014年9月4日,欧央行宣布了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传统手段和非传统手段齐上阵。自9月10日起,同时下调主要再融资利率、隔夜贷款利率、存款利率10个基点,分别至0.3%、0.05%和-0.2%。  相似文献   

17.
正要明白货币政策,需要搞清三个问题。适度灵活≠花样放水进入4月,央行又使出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PSL)、常备借贷便利(SLF)等货币政策工具,一方面补充市场流动性不足,另一方面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对于近期央行使用上述工具频率增大的原因,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有如下几点:一是季节性因素。二季度是传统的贷款旺季。二是灵活性考虑。相比于降低存  相似文献   

18.
民间融资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消极影响.所以,加强政策引导,强化监督约束机制,适当降低银行信贷准入门槛,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发展个人委托贷款,健全法规,规范引导民间融资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9,(23)
1998年5月14日公布的此办法规定,个人住房贷款的对象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条件是城镇居民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且有购房合同或协议,有还本付息的能力,信用良好,有购房所需资金30%的购房首期付款,有银行认可的贷款担保等。个人住房贷款期限由银行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20年。贷款利率则按法定贷款利率(不含浮动)减档执行。即贷款期限为1年期以下(含1年)的,执行半年以下(含半年)法定贷款利率;期限为1至3年的,执行6个月至1年期的法定贷款利率;期限为5至10年的,执行1至3年期法定贷款利率;期限在…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07,(3):44-44
美国:数百亿美元资助低收入家庭 美国连续几年的低息政策和股市低迷使得游资大量进入房地产业寻求高额回报,拉动了住房市场的繁荣并造成房价不断上涨。尽管美联储自2004年6月开始已经多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也在逐渐上升,但住房的销售量和价格并没有降下来,原因在于提升后的利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足以使住房市场降温。面对高扬的房价,低收入者只能求助于政府。美国联邦政府每年要为低收入阶层支出几百亿美元来资助他们的住房。据统计,在过去35年中美国政府的这类支出大约是1万亿美元,主要用于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