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人民性──兼论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唐贤兴,范伟峰,刘罕中国政治发展的最根本目的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这样的总体性背景下,十多年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政治发展。在我国,政治发展主要是由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所...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5)
20世纪80年代中国和苏联两大社会主义国家同时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以行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降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剧烈程度,为改革的平稳与有序提供了有力保障;苏联则以苏联共产党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从根本上否定了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最终导致亡党亡国的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与当代中国的政治选择─—兼论邓小平同志的政治观曾峻现代化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领域。现代化要求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又要求发展了的政治与之相适应。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有不同的模式和作法。全面把握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4.
论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刘济生,谭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邓小平紧紧把握历史前进的脉搏,以宏伟的气魄和坚定的意志,突破“左”的教条主义的束缚,结合中国的实际,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本文拟就学习、研究的一些体会作一初步的探讨。一...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任中平 《理论探讨》2005,39(2):30-32
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渗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政治思维与主张之中的科学体系,它指引着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成功。对邓小平的政治哲学思想可以从政治本质论、政治本体论、政治方法论、政治价值论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传统政治总是处于“内圣外王”幻觉的笼罩之中,一心想培养造就出英明无比的领导人。但“内圣外王”幻觉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面临着重重矛盾,它把天下兴亡的功过是非一概归到个人名下的做法只会接二连三地带来悲剧和苦难。邓小平则主张,第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不能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第二,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第三,要用包括能及时纠正错误、能正常移交权力、能提高社会生产力等内容的和平渐进方式完成改革开放大业。非常明显,邓小平的政治理论在根本上是与“内圣外王”幻觉大相径庭的,“内圣外王”幻觉从此走向终结,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景观正在中国诞生。  相似文献   

7.
一切时代都是政治时代,一切哲学都蕴含政治。我们的时代是文化繁荣与危险并进的时代,也是哲学形式政治化与内核虚无化的反错时代。对权力的依附,智者沦于上贵的使者,道德论的虚设,映现出政治伦理学的乏力。避开资本与权力批判的政治哲学亦是死亡哲学,有效"介入"现实政治进程才是政治哲学的生命。历史唯物主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的政治介入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政治型构与批判范式。  相似文献   

8.
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需要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的紧密结合与协同互动。当前,二者的深度结合与互动面临着党内制度法规建设有待加强、党员干部"精神之钙"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党内监督机制有缺陷、"规治"与"德治"衔接机制不完善等现实瓶颈。为此,要从制度安排、思想道德教育、监督体系设计、相互转化与对接机制构建等方面探索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对策,推动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的同频共振和协同发力,形成"善规"与"善德"互动互促的良好态势,从而实现不敢腐、不易腐、不愿腐、不想腐的目标,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9.
在创建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列宁对党的政治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在洞察社会发展趋势、领悟党的理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政治领导、从政治上驾驭经济发展、防范党内政治风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这一系列思想观点,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发展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政治家,对中国政治现代化作出了如下贡献:一、坚定不移地实行民主,扩大民主;二、完善政治制度,改革政治体制;三、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党政分开;四、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五、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废除职务终身制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明华 《理论探讨》2001,2(2):78-80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观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界定、价值目标的确立以及价值实现等几个方面。研究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思想 ,对于适应新形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春生在2006年第23期《理论前沿》中撰文指出,坚持依章治党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集中体现;是执政党维系党内政治秩序的可靠保证;是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根本举措;是党在执政条件下治党方式的发展和创新,也是实施依法执政和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历史经验充分表明,不仅要与时俱进修订和完善党章,而且更要严格遵守、贯彻、维护党章,依照党规党法办事,并以此建立正常、规范的党内生活。这样才能真正地对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提供保障,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以“求实、求是、求新”为典型特征,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灵魂,是邓小平理论整个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回顾和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理论,对于我们做好青年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完成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务实性是大家公认的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邓小平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要求我们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必须下定决心,急起直追,一定要深入专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知彼知己,力戒空谈。”他还深刻地总结了思想理论领域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要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在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中,务实性总是和效益原则相联系的。思想政治工作效益是体现其目  相似文献   

16.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需要在深入解析西方"宪政"话语的基础上超越西方"宪政"话语。理解西方"宪政",不能脱离其原初置身的特定"文明情境",如此方能避免掉入"普世价值论"或"阶级定性论"的窠臼,从而把握人类政治治理的基本问题,即主权者与法律的关系问题,理性与意志的平衡问题,国家能力、政府责任和法治的统一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应与解答体现了对西方"宪政"话语的超越,包括借鉴吸收了西方"宪政"话语的合理内核,在根本上是为了服务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即人民民主,强调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高度统一,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三位一体基本框架下进行法治建设,为实现"善治"而更加注重治理权的积极作用,基于中国文明情境而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195 6年后的 2 0年间 ,由于党没有很好地完成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角色转变 ,政治运动成为当时进行“阶级斗争”的主要方式 ,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邓小平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 ,从不同角度对政治运动的发展模式进行否定 ,并形成了自己的以法治建设为旨向的政治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18.
工业革命开启了现代性世界政治。资本主义是现代性世界政治的最核心要素。18~19世纪,西方国家在完成国内政治资本主义化的同时,开始了全球政治的资本主义化,即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进程。伴随这一过程,19世纪出现了为论证殖民统治合法性的赤裸裸的种族主义,即白人优越论。20世纪的自由主义民主普世价值论的实质依然是以一种文明取代其他文明。其间虽然遭遇到社会主义和民族自决权的反向运动,但由资本主义和白人优越论构成的过程性结构所演绎的结果,便是不平等性、霸权性的现状性结构,即所谓的国际制度。战后西方社会科学基本上是在以学术形式论证这种现状性结构的政治合法性。而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的社会科学,则把美国式学术当成了学问。中国的崛起将形成从中国出发的世界政治体系,相应地,这种从中国出发的过程性结构也正是建构自主性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9.
社会发展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但最主要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发展动力,实质就是用什么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大问题,但这个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邓小平理论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政治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来看,政治发展是一个导向自身消亡的过程.从政治系统发展的形态来看,政治发展特指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变迁.它既构成政治现代化的原因,也成为政治现代化的结果.执政党在政治系统由政治发展向政治现代化变迁中发挥重要作用.立足于当前的我国,政治发展应该是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未来走向,以政治现代化为当前走向;基本定位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治发展.立足于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普遍与特殊的比较,可以对和谐社会构建中政治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