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卡拉瓦乔(1571-1610年)《圣马太蒙召》卡拉瓦乔,这位被很多人视作巴洛克运动开创者的乡下少年,终其一生,都在颠覆传统。他拒绝典范,重视经验,认为生活即是戏剧。他注重光影变幻,利用光线营造出戏剧效果,希望自己的画作能够平易近人。在《圣马太蒙召》中,卡拉瓦乔并未将蒙召的背景设在某个虚构的圣土,而是让耶稣在罗马昏暗的斗室中现身,税吏马太和他的朋友们围桌而坐,手上不时拨动税钱。桌子上方的暗影颇具  相似文献   

2.
刚过第三个本命年的青年画家刘存惠,绘画颇有灵气:学画一年就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作品,曾以一幅《江南春雨》在1988年“中国、日本国画互展”上获得唯一一枚金奖。他的画作《长城》,参加1990年中日美术交流协会举办的“中国  相似文献   

3.
蒲松龄,中国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的作者,他还著有《草虫篇》及画作《聊斋行乐图》。两部书的手稿及画作原件,历经数百年,至今有的完全散失,有的部分保存。对此,笔者对有关当事人进行了连续采访。年近80的离休干部刘伯涛回忆说,土改那年(1947)11月的一天,当时担任辽宁省西丰县政府秘书的刘伯涛带着两个人到离县城十余里路程的更刻乡忠  相似文献   

4.
不管他过去受过怎样的磨难,如今,他所得到的报偿却足以令多少画家羡慕不已: 1993年9月,他的作品《良宵》在香港拍卖,以836万港元创下了华人油画作品最高价; 一年后,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上,他的《女娲之歌》又以888.8万港元的价格售出,使这一纪录再上层楼。 如果说,艺术家的价值不能简单地以作品的售价来衡量,而应当看他能否留下或留下多少被永久保留的传世之作,那么,刘宇一所享有的“殊荣”也足以使他感到欣慰: 他的一幅重新复制的《良宵》,陈列于毛主席纪念堂;另一幅《人民万岁》则悬挂于天安门城楼。而他今年只有54岁。作为画家,艺术生命还很长,前程远大。 刘宇一凭着什么获得这样的成功? 让我们先看看他的两幅“代表作”:  相似文献   

5.
赵树理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具有新鲜朴素的民族特色,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犹如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卷,并由此而开创了一个文学流派“山药蛋派”.他的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作品成为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颗明珠.尤其是1943年9月出版的小说《小二黑结婚》立刻引起轰动,根据小说改编的地方戏、歌剧纷纷搬上舞台.《小二黑结婚》的出现是干百年来中国文坛发生彻底转变的报春花.  相似文献   

6.
香港著名大律师李福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曾参与过政治体制专题小组及居民的权利和义务专题小组的起草工作,为《香港基本法》的诞生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劳动,也和曾与他一同共事五年的内地草委们结下了深厚情谊。3月15日,他得知李后、萧蔚云、王叔文、吴建璠、许崇德等曾参与起草《香港基本法》的内地草委在珠海开会,当即风尘仆仆从香港赶来会面。抚今追昔,感慨万端。其间,他还欣然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这位曾经在香港司法界和政府机构供职34年的大律师说,《香港基本法》对于1997年后的香港来说,  相似文献   

7.
2004年5月,上海作家叶辛的电视体长篇小说《商贾将军》问世。叶辛曾经因知青题材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和《孽债》,以及由这两部作品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而驰名文坛。2004年3 月,他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又推出新作长篇小说《华都》。其实,他的文学作品很多,有如百花园里的繁花,各具姿彩罢了。笔者案头的这部《商贾将军》,便有一种特殊的意义:书中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沈殿成 《侨园》2004,(3):4-6
2003年,我国首次发行了《世界百名优秀企业家肖像邮票》,王绍基的肖像荣幸地人选了首辑的十六张之中。王绍基作为西班牙3E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由于创业成功,他已是著名的西班牙华人企业家。  相似文献   

9.
皑河 《民主》2014,(10):62-63
<正>2012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悦读天下书系海石子文丛书》中的第一本《史海泛舟》是河南作家协会会员申全贵的作品。申全贵是我的同乡,也是我敬仰的兄长。20世纪70年代初,他在武汉铁路局机务段工作时,就常有诗文作品在许多报刊上发表,我因和全贵兄的弟弟是中学同学所以知道这位从家乡走出的"作家"、"秀才",并读过他的作品,当时同样做着文学梦的我,私下将全贵兄引以为学习的榜样。后来全贵兄因婚姻回到家乡工作,在县政府做文字工作多年,担任过副县长、市工业局副局长等职务。他任副县长时,我们有过一次短暂的交流,我不知道全贵兄在艰苦繁杂的基层工作  相似文献   

10.
至善赘言在中学时代,我唱的美国歌曲多数是福斯特的作品。他的旋律总带着些“淡淡的哀愁”,情调近乎我国诗词中的“婉约”一派。在《古诗词新唱》中。我已经采用了他的两支曲子,原因就在这儿。这一回,我又用他的曲子给配上了晏几道的一首《蝶恋花》。《肯特基故家》本是  相似文献   

11.
张娜 《学理论》2012,(25):124-126
在19世纪的美国文坛,纳撒尼尔.霍桑无疑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与他同时代的著名作家艾伦.坡称他为"真正的天才",而梅尔维尔在1850年为霍桑写的书评中也认为他是"美国的莎士比亚"。在他众多的优秀作品中,《红字》无疑是一部经典之作。从叙事学这一较新的文学评论理论出发,分析《红字》中的叙事视角和叙事交流。霍桑时而在零焦距、外焦距和内焦距之间变换视角,营造热闹的全景场面,神秘的人物对话以及复杂的内心活动;时而他又停下来与读者交流,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与可读性。  相似文献   

12.
提起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这位“世界级”名人,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但他的传奇式经历,却还鲜为人知: 他1920年7月17日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曾在当地商学院攻读,对家族的纺织公司仅略感兴趣; 他1954年被任命负责西班牙奥委会的工作,1960年罗马奥运会和1964年东京奥运会时任西班牙体育代表团团长,1966年被任命为国际奥委会委员; 他当过国际奥委会的礼宾官,1974年至1978年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他从1977年起任西班牙驻苏联大使,并利用这个  相似文献   

13.
最有代表性的西班牙肖像画家当推委拉斯开兹,可以说他的人物画代表了西班牙绘画黄金时代的巅峰——将威尼斯和佛兰德斯画派的技巧、艺术观念和生活态度与西班牙人的审美眼光和艺术传统汇集一起,经过天才艺术家富有个人特色的诠释,使17世纪的西班牙艺术像饱满的鲜花一般全面绽放。委拉斯开兹无论在历史画或者充满神话色彩的绘画领域,还是在皇室、贵族和普通人物的肖像中,都显示出他对人物心灵的透彻观察和淋漓尽致的阐发。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经常提及,"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这让我想起一个《风中的木桶》故事,触及心底、发人深省.一位小男孩在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木桶,每天他都将木桶拭净摆齐.可令他委屈无奈的是,风常会把木桶吹得东倒西歪.父亲告诉小男孩:"要想木桶不被风吹倒,只有增加它的重量."于是,小男孩不辞辛劳挑井水注入空桶,那些盛满水的木桶再也没被风吹倒.同样的木桶,因没分量而经不起"风吹",加了重就岿然不动.故事启示我们,党员干部只有常为自己加重,增添在群众心中的分量,才能密切联系群众、真正赢得群众,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民意基础和可靠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5.
郁进 《瞭望》1988,(39)
读过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人,都会感到深深的激动。高尔基1923年读了这个出色的短篇,特意写信给罗曼·罗兰,托他向作者转致由衷的赞赏。茨威格这位深受读者喜爱的德语作家,以创作中短篇小说而获得广泛的声誉,有些作品还先后被摄制成电影电视。 茨威格不仅在诗歌、小说和戏剧方面取得优异的成就,他的传记作品也脍炙人口。传记作品在他的创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早在192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就出版过《罗曼·罗兰》。这是我国译介茨威格的第一部书。但他的传记绝大部分还没有中译。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6,(51)
高长青从少年时期就开始习书法学画画,到上世纪80年代便小有成就。1978年他创作的国画作品《晴雯补裘》被美国伊利诺伊州当作国礼收藏;1990年油画作品《北国风光》被台湾省隔山画馆收藏;同年,他的书法作品《小楷》被日本千代田俱乐部收藏;1996年获中国艺术博览会“美术新人新作”奖;同年,他的硕士毕业作品——壁画  相似文献   

17.
王斐 《学理论》2009,(18):83-84
作为“迷茫的一代”的代言人,美国作家欧内斯特&#183;海明威对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很多作品成了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尽管不是他的代表作,但是从这篇短篇小说中,海明威的写作特点,如:小说中硬汉形象的塑造、冰山理论以及他的语言特色,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一天的等待》中的人物塑造方法和语言特点及变异,对海明威的写作特点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Siri是什么     
在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人工智能》中,小男孩“大卫”是一个智能机器人,由于人类打开了他的“情感开关”,他懂得了如何去“爱”。然而,拥有“爱”的机器人无法被机器人和人类接受,  相似文献   

19.
1991年9月30日,当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的落棰砰然敲响,一幅《浔阳遗韵》的油画从底价20万港元叫起,最后以135.5万港元成交,创出当时的在世中国现代画家作品拍卖价的最高纪录.接着,1992年3月,一幅《夜宴》更以180万港元在佳士得拍卖成交,再次刷新纪录;仅仅过了两年多,纪录再次被刷新。1994年11月,中国嘉得国际拍卖会上,一幅西藏题材的力作《山地风》以286万元人民币高价拍出……令人称奇的是,这三幅油画均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屡创中国油画国际拍卖最高纪录的旅美华人画家陈逸飞。香港著名画廊万玉堂的主人麦克镝曾说:“在艺术界里,陈逸飞被喻为神秘的人;在传播媒界里,他被视为成功商人,一个艺术企业家。在过去数年的拍卖里,人人在集中注意他的作品的拍卖价,每个人只知道他很富有并且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也许,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近两年来,陈逸飞又把他  相似文献   

20.
邂逅海明威     
<正>我出生于1922年,今年(2009年)已87岁了。回首一生,我曾邂逅过不少名人,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抹灭的记忆。在西班牙接待台湾名人上世纪50年代初,我在西班牙陆军大学就读期间接待和接触过一些名人。首先到西班牙访问的是陈立夫夫妇。陈立夫到台湾后,对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感到痛心和灰心,决定不再过问政治,便跑到美国纽约搞实业,办了个养鸡场,不料养的几万只鸡因鸡瘟死光了,他十分沮丧,于是他到西班牙散心,并要我接待陪同。一天,我陪他玩到深夜,当我把他送回饭店时,他留我住下,夜半,我一觉醒来,见他仍坐在对面的床上,我问:"陈先生怎么还不休息?"他答道:"人老了总会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