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在市场经济改革以来的35年中,中国的平均增长率高达9.8%——这是前所未有的爆炸式增长。但有迹象表明,中国奇迹正在走向终点——或者至少经济增长正在放缓。自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的增长率一直在下降。2014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降到了相对较低的7.3%。随着2014年临近尾声,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将继续面临强劲的逆风,至少与前几十年相比是如此。2015年,决策者将制定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他们将面临一个基本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开年至今,世界经济一直在围绕着"美元加息"这个问题而波动。美元,就好比金庸小说里的大英雄乔峰,在货币的世界里,根本找不到对手。即便是欧元,也远远无法替代美元成为真正的"一号"避险货币。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在某种程度上讲,美元早已比美国经济本身  相似文献   

3.
<正>就在突然之间,中国的GDP增速下了一个台阶,从保持了十年之久的10%左右降到了8%以下。当下,徘徊中的中国经济正在苦苦寻觅走出谷底的路径。如何求解?近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道出了他的"解题思路"。求解经济突然减速背后原因中国的经济增速2012年之后猛然下降到8%以下,现在维持7%也出现困难。张军教授说,这个现象在文献中也极为少见,只有日本出现过。从中长期来讲,经济的增长速度会随着人均GDP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时期来,人们都关注着中国,特别是关注着中国的经济走势。纽约股市波动,说是中国经济造成的;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7%,说数据有水分,实际增长不到5%;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9%,全球议论中国破7。对中国的经济走势,人们可以做这样那样的分析和评论,但都改变不了中国稳中求进的坚定步伐。现在,可以让人们眼睛一亮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不仅为国务院编制规划纲要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基  相似文献   

5.
《瞭望》2010,(3)
<正> 率先反弹的中国经济今年将继续在增长上"领先一步",但政策重点还是在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上实现关键性突破 2009年中国经济的"V型"反弹,是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奇迹"的最新演绎。这个故事受到了一些质疑、批评甚至攻击,但"中国经济照耀全球"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636463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8.2%,高出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增速达8.1%,也快于第二产业的7.3%和第一产业的4.1%。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式迈入“服务化”时代,意味着中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2014年中国经济最大亮点,就是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居民收入有所增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而经济结构优化的最大明证就是服务业增速超过工业的同时,新增就业人口同步增加。  相似文献   

7.
<正>在新常态下,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能否实现?实现这个目标,靠什么?当经济转向中高速发展以后,中国经济增长还有哪些潜力可挖?3月10日,《中国经济周刊》专访知名经济专家郑新立,请他就当今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答疑释惑。抑制经济下行短期还是要依靠投资《中国经济周刊》: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而2014年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则是7.5%左右,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道路的发展轨迹和"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者的错判和失算"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者们的"中国崩溃"论之所以没有实现,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中国经济形势的错判和对中国道路发展轨迹的盲视。中国经济的增速在2010年时为10.4%,2011年时放缓至9.3%,2012年时放缓至7.8%,2013年时为7.7%,2014年时为7.4%,2015年时为6.9%,2016年上半年时为6.7%。在这段时  相似文献   

9.
《瞭望》2010,(37)
<正>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的舞台上,中国举办了奥运、世博盛宴,走过了新中国60年与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而在这个十年的尾声,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又将为整个中国展开一幅新的宏伟蓝图——"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中国将以新的发展思路走进下一个甲子。  相似文献   

10.
丁力 《团结》2011,(3):41-45
过去30年,中国维持了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在这一路上,有唱衰者,也有唱盛者。一个"唱"字,深得经济预测的精髓:它像是KTV的自娱自乐,总会有人"跑调"。这个大众喜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发展。"入世"15年,中国的发展同样给全球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源泉。2001年12月11日,这是一个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历史节点。因为就在这一天,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了世贸组织正式成员。时任该组织总干事麦克·穆尔极富远见  相似文献   

12.
阳春三月,中国再次进入政治季节。英国《金融时报》文章认为,中国“站在大国的门槛上”。在2007年春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上,透过外国媒体的视角和笔端,可以折射出一个变化中的中国形象。中国机遇“主流化”美国《商业周刊》曾经这样展望中国经济的“一跃而起”:汽车——到2008年,中国小型车的生产能力将达到每年870万辆,是预期购买人数的两倍;钢铁——2004年,中  相似文献   

13.
<正>"全年网络零售额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49.7%。"日前,商务部公布的这组统计数据,在整体相对"平淡"的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中,显得格外扎眼。我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短短四年间从2010年的5131亿元扩张到目前2.8万亿元的规模,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去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谈及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  相似文献   

14.
<正>新常态下的定海神针《瞭望》: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如何在连续增长下继续保持向上势头,为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撑?韩长赋: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在高起点上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2014年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的"十一连增",总产达到12142亿斤,比上年增加103.2亿斤,连续两年超过12000亿斤。农民增收实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将消费作为"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鼓励大众消费,控制‘三公’消费"。这是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再次将"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单列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新常态需要新动力。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万亿元,同比增长12%。全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比上年提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底,青岛市在山东较早提出了开展"平安青岛"创建活动,要求用两年的时间把这个被世人赞誉为"黄海明珠"的秀美城市打造成中国最稳定、最和谐、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平安青岛"的内涵与理念一旦根植于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就宛如一条巨龙有了灵魂,无疑是为它的崛起与腾飞插上了翅膀。和谐、稳定的发展机制,保证了青岛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态势,据对公众及投资岛城的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各界人士对其社会环境、特别是治安的满意率高达95%以上,被评为"2004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一和企业家最满意的城市。  相似文献   

17.
<正>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范围内曾先后出现过三个"全球制造业中心",无一例外都成为一度主导世界发展方向的发达国家:19世纪70年代的英国,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和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几乎与此同时,中国GDP占世界比重,自1820年32.9%的顶峰一路滑落,直至1990年触底。而后从1.83%的最低点开始陡峭急升,2014年达到13.3%,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3,(10):8-8
<正>中国经济"硬着陆"并未出现在过去20年里,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有时年增长率高达两位数。现在,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终结了吗?不。有关"中国硬着陆"的说法言过其实。中国在过去半年里仍然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速比从前减缓,但这不单有中国自己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欧洲的需求减弱。此外,经济增长放缓绝对也是有意为之。中国的新政府由此表明了推进经济改革的意愿;人们在反思过去那种咄咄逼人的经济增长方针。城镇化和国内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最近,在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的推动下,零售额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在消费领域之外,工业也在继续增长。对效率更高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需求会增加。这一方面是为了推动经济继续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鉴于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这个话题在中国越发受到重视。毋庸置疑,中国在今后20年面临巨大挑战——在经济上、政治上和社会上。但这是经济增长的代价,而中国的经济增长整体而言仍将显著超过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德国《商报》作者:卡斯珀·罗尔施泰德(德国汉高集团董事长)】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14,(9):32-34
<正>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最典型的特征之一。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并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每年新增1000多万就业人口。未来15年至20年,这种波澜壮阔的现象还将持续,这也将是我国下一轮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城镇化"是一个地道的"中国创造"。近年来,地方政府纷纷在实践中尝试适合当地发展的城镇化之路,成都以"三个集中"方式推进城镇化,重庆市推行"地票交易"和  相似文献   

20.
健君 《瞭望》2008,(12)
随着CPI数据在2月份达到8.7%的高位,国内消费者心理开始出现微妙变化。有的重点城市的豆油抢购现象,从一个侧面显示出通胀预期在涌动。现在,不论用温和还是过快来描述这场经济"流感",通胀压力越来越大的趋势,不仅徘徊在中国而且游荡在全球。这个时刻慌乱和紧张无济于事,摸清通胀"病毒"的源头是首要。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通胀最严重的时刻,毕生致力于货币研究的美国货币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