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毳 《学理论》2010,(29):48-49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收入分配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人们整体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的同时,居民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而且越来越大。日益拉大的收入差距,迫切需要我们改革目前的收入分配政策,不仅要通过经济发展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更应该通过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关于以上问题,分成三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阐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对如何完善我国收入分配政策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如果将社会福利模式大而划之,分为"普救式"(主要是北欧和西欧)和"补救式"(主要是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两大类的话,那么,它们各有千秋。但是,在版图辽阔、发展水平层次不齐的客观条件下,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我国是不可能采取"普救式"福利模式的,因为其福利标准的设定是以中产阶层为基准,吸引社会底层向上团结与攀登,其中只有某些"合作主义"的因素可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左翼政党还是右翼政党都试图在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一方面,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先把蛋糕做大,仍是多数执政党的战略选择。能否促进和保障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衡量执政党执政绩效的最基本、最直观的标准,是执政党获取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源。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明确提出,经济发展是新加坡的唯一出路,也是党执政合法性的根基。西欧社会民主党总结自己的执政经验时也提出促进经济增长是党能够继续执政并贯彻自己的政治理念的首要条件。因为只有经济增长了,才能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旨在缩小贫富…  相似文献   

4.
《瞭望》2010,(21)
<正> "收入分配问题,早一些时间解决可能没有实力,太晚时间解决可能错失很多机会,导致问题积重难返,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正是时候" 进入本世纪以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都对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作出阐述,近年来"调高、扩中、提抵"目标日渐清晰,成为新时期指导收入分配改革的思想基础。从一定程度上说,收入增长与财富分配的过程往往就是利益博弈的过程,参与的主体越多,越容易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当前,我国参与收入分配的各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拉脱维亚共和国是波罗的海三国之一,它位于波罗的海东岸,毗邻爱沙尼亚、立陶宛、俄罗斯及白俄罗斯,领土面积6.45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拉脱维亚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西欧、北欧和俄罗斯的重要过境运输通道。拉脱维亚是最早参与"16+1合作"的国家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国。拉脱维亚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关系,国家领导人不仅参加每一次"16+1"领导人会晤,而且在会议上都与中国领导人举  相似文献   

6.
正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的10%群体和收入最低的10%群体的收入差距,已经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目前的23倍。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出台已刻不容缓。谁在搅动民众的"蛋糕"收入差距扩大一直刺痛着公众们敏感的神经。据新华网报道,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的10%群体和收入最低的10%群体的收入差距,已经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目前的23倍。而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2010年给出的结论是,中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  相似文献   

7.
朱向东  沈成宇 《理论探索》2011,(5):71-73,102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解决好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当前分配不公体现为: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收入下降、企业利润上升;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增幅大大低于GDP和财政收入增幅;二次分配造成了新的不公。分配不公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导致居民消费水平降低,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导致老百姓缺乏幸福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此,要采取大幅提高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的比重,恢复财政资金的公益本质职能,推动以分配公平为目标的税制改革,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打破行业垄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夏玲玲 《学理论》2012,(16):22-23
目前我国已经脱离了低收入国家行列,正处于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我们必须警惕"中等收入陷阱",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找到一条能够帮助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正确道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及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将对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促进内需型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项一鸣  蔡晓辉 《学理论》2012,(33):127-128
新中国改革开放已有三十多年,已进入"十二五"时期。回顾历史,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差异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地域间、城乡间、行业间的收入差异。就收入分配问题来谈一谈收入个人分配结构的改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12,(12):48
调节收入分配应当"补低为主、削高为辅"曹静韬、郝如玉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撰文指出,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进行收入分配调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收入分配调节过程中,税收一直被当作主要的调节工具而被寄予厚望。但是,由于税收"削高"的局限性和负面影响,其只能成为缩小贫富差距的辅助手段而非主要工具,我国当前进行收入分配调节也应以"补低为主、削高为辅作为主要原则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调整补低为主削高为辅的政策说到底更侧重于  相似文献   

11.
收入分配的问题,实际上是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公平和效率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将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了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最优平衡点,求得社会和谐,需要在政策上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12.
人均GDP正接近5000美元的中国,已经进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也进入了"增长陷阱"密布期。空间维度看,中国正面临"贫困性增长陷阱"之虑和"非均衡性增长陷阱"之忧;时间维度看,中国正面临"低福利、低消费陷阱"之困和"中等收入陷阱"之险。发展经济学在揭示"增长陷阱"这一现象后,提出了一个共同的口号"从增长中进行重新分配"即收入分配治理。中国在"陷阱"密布期的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绝不仅仅是简单地依靠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体系就能解决的,而必须内外兼治,差距与不公兼治,彻底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即国际上顺势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和建立新的国际贸易秩序,国内则需多种手段兼用,才能实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3.
在发达国家收入分配干预的理论与实践中,社会分配领域的问题早已超越了单纯经济学的范畴而成为一个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的范畴.这样一种超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使然,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要求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4.
刘雪颖  曹新 《求知》2010,(11):4-6
<正>一、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收入分配差距亟待缩小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也是我们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发展与差距将更加突出,并有进  相似文献   

15.
加薪与公平都重要赵裕凤(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近几年伴随着各企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职工收入层面的矛盾日益突出,而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持续扩大,将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上述矛盾实际上包括两个问题,一是收入分配不公,二是收入差距过大,这两个问题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收入分配不公,更多的是强调收入分配机会和过程的不平等;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更多的是反映分配结果的不平等。收入分配不公平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并使这个差距不断加大。我认为收入分配不公是影响职工收入分配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学会比较     
<正>学会正确的比较观,要多比不及己者,找到"平衡点";多比自己的不足,找到"动力源";多比人民大众,找到"坐标图"。比较是人们常做的事。有比较才有鉴别,到市场买货也要"货比三家"。之所以要比较,是因为人和事物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如果比较不当,也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因素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以前的劳动作为唯一的分配要素转变为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分配;由以前的政府主导型分配转变为市场主导型。在我国旧的分配体制被打破的同时,新的分配体制尚未建立起来,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问题、公务员收入分配不规范问题、农民工收入过低的问题等。深入研究和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分配严重失衡。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不足、权力寻租现象比较突出以及行业垄断等。根据"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精神,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平衡问题,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民生财政,治理腐败与权力寻租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管理滞后的突出矛盾造就了"城管"这一既遭百姓诟病、同时又是地方政府不可或缺的职能部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这些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研究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试图给出具体的改革路径,力求在政府管理的秩序需求与低收入人群的生存需要之间找到利益平衡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收入分配宏观调控的重点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变严重的分配不公应该是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要改变严重的分配不公状况必须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政府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既要重视第二次分配,更要重视第一次分配;政府既要确保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增加,又要重视调节过高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