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洋 《学理论》2014,(1):50-52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根据国际风云变幻的现实、国内革命与建设的经验,对整个国际关系基本格局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中华民族统一进程等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和创造性的构想,从而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思想基点,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心内容的国际战略思想体系。它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背景、内容、特征和意义方面全面、综合地分析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从对国际关系大局和时代特征的分析、把握出发,提出“和平与发展”已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确立反霸维和的外交目标,指导制定了对外开放等一系列的外交政策,体现了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和外交家的雄韬伟略和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3.
4.
邓小平的农村发展战略是深 深扎根于中国现实国情基 础上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的根本问题。由于建国后历次“左”的失误,到1978年底,中国广大农村,仍有几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这不能不引起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高度关注。邓小平复出以后,以其高瞻远瞩的目光考察了中国的现实国情,敏锐地抓住了农村问题这一关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重要环节,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提出了中国农村发展的大战略,从而为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及整个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问题指明了正确…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从一九五七年第一次莫斯科会谈,到六十年代前半期,中苏两党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算是那场争论的当事人之一,扮演了不是无足轻重的角色。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回过头来看,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发展我国高科技的战略思想福建师范大学何贻纶世纪之交,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正在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各国的生存与发展愈加取决于对世界高科技潮流的适应能力。早在80年代中期,邓小平就敏锐地洞察到这一点,提出了我国必须发展高科技的战略决策,并对此...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我们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自己的方针,所以才能取得胜利。过去我们以农村包围城市,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一点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里是没有的。现在我们还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相似文献   

8.
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几个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几个基本原则左凤荣邓小平对国际局势、中国对外战略与策略等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关于国际问题的文章占全书篇幅的1/3,其它绝大多数文章和讲话也涉及国际问题。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我们所处的国际历史环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不仅规划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而且对这一时期国际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给予了高度关注。他以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对国际关系矛盾的准确把握,以及对世界变局的透彻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鲜明地反映当今时代特征及国际关系战略态势的新的理论观点和主张,形成了完整的跨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观。这些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高科技的战略思想郑士杰,王卫华邓小平同志用深邃的战略眼光,站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高度强调: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造就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专家队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对我国确立...  相似文献   

11.
1989年9月4日,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邓小平在对国际形势作了精辟分析后,郑重交待:“对于国际形势,概况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在严重的国际性金融危机面前,中国之所以能处惊不变、一枝独秀,恰恰就在于我们遵循了邓小平对于国际局势的分析和战略指导方针。对动荡多变的世界局势,不要急于下判断、做决定,要冷静地进行分析、判断形势。这是因为,国际局…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战略家。在6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无论在党中央主持全局工作或是部门工作,还是在地方工作;无论是指挥革命战争,还是领导经济建设,总是顾全大局,有着鲜明的坚定的全局战略思想。他不仅以此谆谆教诲于人,而且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全局战略思想是邓小平思想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我们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除了缅怀他的不朽功勋,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外,更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因此,要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毛泽东著作同学习邓小平著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善于从大局出发,以宏观战略眼光看待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无论在国际风云变幻之际,还是在国内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他都能牢牢地把握住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新时期邓小平战略思想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是治国安邦的战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战略思想,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统揽全局、顾全大局的战略思维能力和领导水平。一、时代召唤:治国安邦的大战略“战略”原为军事术语,指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后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无产阶级革命和…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江泽民主席访俄、访美等成果所产生的战略效应,使世界各国更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更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中国在国际关系调整中的突出作用,一方面是国际各种战略力量顺应冷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潮流,调整各自对外关系包括对华关系的结果;另一方面更是我们坚持贯彻执行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硕果。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坚持用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指导我国的外交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这一思想,使我国在国际关系调整中取得了主动有利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王西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不仅领导我们实现了工作重点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而且亲自设计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战略理论,正确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又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这两段话,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指明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毫不动摇的战略意义。它集中的反映了邓小平的百年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邓小平关于中国的国际战略思想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一方面,“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另一方面,“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3页)邓小平坚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的原则,把“决不当头”与“有所作为”有机地统一起来,为我们正确制定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形成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独特风格。一、“决不当头”的思想源于对历史…  相似文献   

19.
论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战略思想是邓小平“三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农业是根本的战略思想,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想,科教兴农的战略思想及农业“两个飞跃”的战略思想等内容。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对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实现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来的.他是我国经济特区的缔造者。他不仅倡导建设经济特区,而且为经济特区建设提出了根本方针和完整的指导思想,又及时总结推广经济特区的经验,促进特区和全国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邓小平同志创办经济特区的决策和特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一系列的指示是正确的,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创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邓小平的经济特区建设思想,内容非常丰富,笔者认为,我们今天学习邓小平的经济特区建设思想,要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