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凯 《党政论坛》2014,(24):24-24
皮凯蒂的两个挑战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新著《二十一世纪资本论》,首先在经济学上挑战了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1950年代提出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分配将趋于平等的理论。库兹涅茨从农业和工业两部门的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同发展阶段出发,得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期会带来分配不平等加剧,但随着经济充分发展到较高水平的阶段,收入和财富分配会趋向平等的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2.
效率与平等这两个词,都有着很高的使用频率和广泛的含义。如果仅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所谓效率,一般是指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所谓平等,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行为主体之间平等的利益关系的体现。本文就是从经济意义上来讨论效率、平等与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关系。从国内和国际的经验来看,处理好效率与平等的关系,国家的经济就能持续增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低效率分析李卫华经济活动是人与自然界发生物质变换的直接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人与人发生诸多利益竞争和合作关系的交易过程。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在其《制度经济学》中,对人与人的交易活动作了较全面的解释,他认为交易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买卖的交易,即平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平等与效率的统一曹新平等与效率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而出现的一对矛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遵循效率原则得到了很大发展。然而,贫富差距的悬殊使平等原则在资本主义社会越来越流于形式。据此,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资源配置的"效率"原则和社会成员收入...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决策中,我们对处理平等与效率问题常感到棘手。例如,在工资奖金的分配上,求平等似乎就该尽量缩小差距,而要效率则需“拉开档次”作为刺激因素;在人事安排上,稳妥而又果敢地裁减“赋闲”的职工,无疑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保证,但这样做又好象与社会主义的平等不尽相符;为了提高经济效率,理应对经营不善、严重亏损的企业出示‘红牌”,而“砸”了这些企业职工的饭碗,又往往与人们的平等观念相抵触……这种平等与效率难得两全的境况,常常使决策者陷入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地步。而要在这种情况下作出合理的选择,自然需要正确排列平等与效率的价值等级,科学地审视平等的内涵和差别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调节平等与效率关系的价值方针。  相似文献   

6.
世界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霍尔瓦特提出了工人在经济上自我管理和公民在政治上自我治理的社会主义模式设计。该设计的逻辑线索清晰,即以劳动者在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同时实现平等作为理想社会的目标和原则,从而消灭了产生异化劳动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作为极少数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霍尔瓦特的理论促进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王晓青 《党政论坛》2001,(10):19-20
一、认识制度优劣的切入点 :公平与效率问题如 何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 ,涉及到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究竟谁优谁劣。这里 ,笔者提供了一个认识的切入点 ,即用公平与效率来衡量。公平与效率首先是一个经济学范畴 ,主要用来研究收入分配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西方经济学家曾为之下了一个两律悖反的结论 :公平与效率两者不可兼得 ,要么牺牲公平去追求效率 ;要么放弃效率去追求公平。这个偏执的结论当然是错误的。但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初期 ,事实上却都似乎印证了这个极端的结论。资本主…  相似文献   

8.
新制度经济学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泓 《党政论坛》2006,(4):46-47
新制度经济学(The new insti- tutionaI economics)是指以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教授为先驱的,以其拥护者奥列弗·威廉姆森、哈罗德·德姆塞茨、道格拉斯·诺斯、詹姆斯·布坎南、张五常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所形成的一个经济学派  相似文献   

9.
一、法律经济学的主要历程法律经济学 (EconomicsofLaw)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 ;它是法学和经济学科际整合的边缘学科。尽管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学问题一直可以追溯至贝卡利亚、边沁、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及阿道夫·瓦格纳甚至更早 ,还有 2 0世纪美国制度经济学派中最杰出的代表康芒斯 ,以及 2 0世纪 40年代初期芝加哥大学著名经济学家亨利·西蒙斯 (HenryC .Simons)及其后的迪雷克特 (AaronDirector)等等 ,…  相似文献   

10.
西方经济学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经济学对公平与效率有不同看法:第一类认为公平规则或机会平等能赋予最大的公平,“均等分配”会损失效率,导致更大的不平等;第二类认为效率本身不意味公平,市场缺陷要求政府按公平原则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第三类则提出,可以在不同的时期有所侧重,以动态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理论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在经济史上,特别是近代经济史,可以说,没有哪一个经济学流派,没有哪一位经济学家不企图说明经济危机问题,危机理论之多也就可想而知了。作为经济学巨匠的马克思和凯恩斯都认真地研究了经济危机问题,并分别建立了经济危机理论。本文将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2.
在最近召开的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首届年会上,经济学家们提出:经济科学应当走在现代化建设的前面。因此,经济科学亟需有一个大的发展。 初秋,景色秀丽的大连棒槌岛迎接了来自各地的二百多名经济科学工作者。这是建国以来经济学界的一次盛会。与会代表中,有经济学界的老前辈、著名经济学家陈翰笙、陈岱孙、孙冶方、严中平、骆耕漠、于光远等,也有许多已成为骨干力量的中青年经济学工作者。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从今年三月份成立到现在,已拥有二百二十七个团体会员。这届年会,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学界空前规模的一次大会师。 建国三十二年来,我国的经济科学研究工作是有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我国在对待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上,重点是研究处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战略的问题,这是一个带方向性的国策问题,从目前来看,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协调一致,这一观念已达成了共识。但是对于环境污染本身所存在的经济问题,虽然西方经济学家时有论述,但在我国却研究不多,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环境污染严重恶化和难以治理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办法。 一、社会成本的产生与增大及外部费用内部化 历来,在经济学上谈费用时,将经济主体为了维护在经营活动上所支付的费用,称之为私人成本。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把由于企业内部的努力,或者使其技术进步,或者因经济合理化而能获取利益,叫内  相似文献   

14.
科斯定理与我国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李长安一、对科斯定理的评价美籍经济学家罗纳德·H·科斯(Ronald·H·Coase)于1960年在《法学与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发展问题》的文章,对传统性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1966年施蒂格勒(G·Stigl...  相似文献   

15.
论“人学”在经济学中的基础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学术界,由于长期学科分化和对人学在经济学研究中重要作用的忽视,导致了经济学与人学研究的脱节。文章通过对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历程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进行深入的剖析之后,指出:经济学研究必须扎根于深厚的人学土壤之中,经济学家必须参与到人学研究中去,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必须建丘在科学的、符合中国实际的人学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6.
戴力 《瞭望》1996,(41)
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德国、日本经济起飞的经验时发现,这两个国家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国家经济、用2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经济腾飞的奇迹。现代经济学特别强调人力资本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高素质的劳动者对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8,(4)
林毅夫:出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1月20日媒体报道,世界银行总裁佐利克已决定任命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所主任林毅夫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出生于台湾,曾在军中服役,并在政治大学获得企业管理硕士学位,1979年投奔大陆后进入北大就读,获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1980年赴美国深造,1986年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8.
《理论视野》2005,(4):62-62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3月31日刊登经济学家刘国光的《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答辞》。刘国光在《答辞》中说,我们这一代经济学人,经历了计划与市场烈火与实践反复的锤炼。有人认为,现在尘埃已经落定,市场占了上风,计划不再时兴了。我不完全这样看。计划经济在前苏联、在中国,还是起过光辉历史作用的。但是,历史也证明,计划经济不能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评收入差别的“倒U型”理论马洪桥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一文中,提出收入差别"倒U型"假设理论。他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的稳定,然后...  相似文献   

20.
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在其名著《孤立国》中充分阐述了其经济思想。本文通过对杜能在经济学方法以及他在区位理论、地租和工资理论方面经济思想的简略介绍及评价 ,比较客观地说明了杜能及其《孤立国》在经济思想史上的贡献和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