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关于尊重教师,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对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意义非凡。一、“关键是教师”——关于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8页)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2.
梁建华  谭官德 《学理论》2012,(26):138-139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人才工作,要落实好"党管人才"原则,走出"管人"的思想误区,树立"服务"观念,积极服务人才、引导人才、关爱人才、分类用才、人尽其才,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制度自信"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是我国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主要表现在制度建立、制度创新和制度自觉的基础之上。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是领路人,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都是源于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邓小平的制度自信作为逻辑起点,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为我们坚定"制度自信"提供了理由。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教育理论 ,掌握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特质 ,对于加快发展我国教育事业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培养面向 2 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特征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 ,对教育事业一贯给予高度重视 ,始终把教育事业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要解决当前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培养足够数量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邓小平教育理论。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相似文献   

6.
1983年,邓小平同志在北京景山学校成立20周年之际,写下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著名题词。这既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也是新时期干部培训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三个面向”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民族的振兴,关键是要培养建设社会主义跨世纪的合格人才。而在各类人才中,干部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从当代世界发展和民族历史命运的高度,新时期的干部培训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战略指导方针。  干部培训要“面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陈彦霖  刘洋  张茂仁  高华 《学理论》2012,(16):256-257,282
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为建设能够培养高质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创先争优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之际,创新研究生党员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研究生党员和研究生党员教育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研究生党员能充分发挥特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提出创新研究生党员教育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它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人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对于完整、准确。科学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一代跨世纪的“四有”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拨乱反正,开创尊师重教的新局面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我们国家、社会和个人在价值理念方面的基本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归宿。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对于广大在校大学生来说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政课,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思想理论阵地,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思想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0.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特征,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是黑龙江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品牌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两部分构成即三年制高专起点的学生和五年制初专起点的学生,两种学制学生无论在职前还是职后呈现不同的特点。对高专和初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探究,目的是突破制约学生个人发展的瓶颈。培养掌握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和各种教育手段的高素质幼教人才,为社会输送有能力、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